盐胁迫对海滨雀稗草坪质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摘要:在一定盐胁迫下,用杂交狗牙根(Tifway)、半细叶结缕草(马尼拉草)以及兰引3号结缕草等三种暖季型草坪草种作为参照,对海滨雀稗“Seaspry”及海滨雀稗“Salam”的形态指标草坪质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等5项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海滨雀稗草种的耐盐性在参试的5个暖季型草种中是最好的,其中Seaspry略低于Salam,用500mmol/L的盐浓度处理35天时,Salam草种的叶绿素含量和草坪质量两个指标的下降幅度是五个草种中最小的,且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幅度也是五个草种里最小的,SOD活

白三叶对2种稗草的化感效应研究

摘要:为探明白三叶(Trifolium?repens?)的化感作用机制,测定了白三叶海发品种(Trifolium?repens L. cv. Haifa?)的浸提液对长芒稗(Echinochloa caudata Roshev.)和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 miti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浸提液对无芒稗和长芒稗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单株苗干重和根干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浸提液显著抑制长芒稗的苗高、根长(P﹤0.05);显著抑制无

施磷肥对甜高粱苗期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摘要:甜高粱是我国传统的饲料作物和新型能源作物,合理施肥有利于提高其生物产量,缓解我国饲草和能源的紧张局面,减少生态污染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磷对甜高粱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了盆栽、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磷量对甜高粱苗期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甜高粱的株高、可溶性糖含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均有提高,总根长、根表面积在播种前施磷的提高更为明显。盆栽实验中,当施磷量小于25mg/kg时,甜高粱处于低磷状态,对植株的株高、总根长、根表面积影响不明显;大田实验中,当施磷量为6

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通过遮阴网叠加模拟不同光强梯度,探讨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遮阴强度增加,0.1mmol/l NO+5mg/l ABA和0.5mmol/lNO+10mg/lABA处理下(p<0.05),紫花苜蓿茎、叶及单株相对生长速率分别呈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和上升趋势(p<0.05)。随光强减弱,0.1mmol/lNO+5mg/lABA和0.5mmol/lNO+10mg/lABA处理下,紫花苜蓿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

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光合特性与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通过遮阴网叠加模拟光强梯度,探讨外源NO-ABA对弱光胁迫下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与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遮阴程度增加,各处理中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a/b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处理间变幅较大;L1和L2条件下,0.5 mmol/l NO+10 mg/l ABA处理明显提高紫花苜蓿幼苗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p<0.05)。随光强减弱,各NO-ABA处理间Pn和CE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Ci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L

南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格局及与水热因子关系分析

摘要:利用MODIS NDVI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分类数据,基于改进的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 模型对2001-2010年中国南方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行估算,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10年间中国南方草地年NPP的平均值为197.5gCm-2a-1,且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由南到北递减的分布特征。十年间NPP呈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2.84。(2)不同草地类型NPP有所不同,稀疏灌丛、多树草原、稀树草原、典型草原、永久湿地10年NPP平均值分别为166.

乳酸菌提高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无添加(CK)、混合乳酸菌制剂(由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组合而成,YG)、布氏乳酸菌(LB)、A21乳酸菌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青贮65天后,评价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开窖后有氧放置144 h后,评价苜蓿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B组的pH值、丙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显著(P<0.001)降低,乳酸含量、乳酸和乙酸比显著(P<0.001)增加; YG组的pH值、乙酸、丙酸、丁酸、氨态氮的含量均最低(P

两种牧草混合青贮发酵特性的研究及微生物多样性初探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混合比例对紫花苜蓿和多花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特性的影响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存在的差异,本实验将紫花苜蓿和多花黑麦草按质量比为0:10;2:8;4:6;6:4;8:2;10:0进行混合青贮后对其发酵特性进行测定,又通过分子生物学中的酚氯仿提取法、碘化钠提取法、试剂盒法分别对青贮饲料进行DNA的提取实验比较,测定了不同比例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混合青贮后所含微生物的DNA浓度,并对产物进行扩增以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增加,pH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

不同镁浓度对豆科牧草产量品质和化学计量学的影响

摘要:由于南方所处的生物气候条件和镁元素特殊的化学特征, 因而红壤镁的缺乏是南方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为明确镁肥对豆科牧草的影响,本文借助于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镁浓度对饲用大豆的产量、品质和化学计量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镁肥可以显著提高大豆的生物量、粗蛋白、叶绿素、以及镁、钾和铜元素的含量,但对中性洗涤纤维无显著影响;然而,过量镁肥的施用会抑制大豆叶片中钙、锰和锌元素的含量。本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镁肥对提高饲用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有显著作用。

不同镁浓度对禾本科牧草产量品质和化学计量学的影响

摘要:镁元素是植物必需大量元素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镁肥对禾本科牧草产量、品质以及化学计量学的影响,并探讨禾本科牧草适宜的镁肥用量。本研究以饲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对饲用玉米施加不同浓度的镁肥来探讨以上问题。结果表明:镁肥对牧草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是适量的镁肥能够提高禾本科牧草固碳;低浓度镁肥对饲用玉米植株内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但高浓度镁肥降低蛋白质的含量,而且镁肥对纤维素含量也无明显影响。此外,随着镁浓度的增加,玉米镁元素显著增加,而磷、钙、镁和铜先增加后降低,而对钾和

不同播期处理对稻田套播黑麦草产量及有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摘要: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K.)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农区一种重要的饲料作物。农区种草符合国家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导向,粮经饲统筹发展是一种新型现代农业模式。“水稻/黑麦草”套作模式既能够延长黑麦草越冬之前的生长期,又能充分利用水热资源,但有关稻田套播黑麦草不同播期对产量及相关生物学、营养指标的研究较少或不系统。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播期(10月8号、10月16号、11月3号)“水稻/黑麦草”套作模式下的黑麦草产量、形态指标以及营养指标。结果表明,较早的播期下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