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恋爱现状和引导策略
摘要:新背景的社会主要矛盾下本科生面临着很多的恋爱问题,正确的恋爱观对本科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新背景本科生的主体已经从90后转向95后00后,而恋爱是这一群体正在经历或即将面对的必选项.在一定程度上恋爱观反映着一个背景和社会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生恋爱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观对他们自身的生活.校园生活的建设甚至对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剖析调查本科生恋爱情况.恋爱心理.择偶条件等了解新背景本科生恋爱价值观,希望能从学生工作层面引导本科生树立科学的恋爱观,提升本科生的恋爱幸福指数.关键字:社会主要矛盾;本科生;恋爱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新背景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背景本科生作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主力军,对马斯诺需求层次中爱的需要也是中坚力量群体.恋爱价值观作为异性之间在相互培养爱情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受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颇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一种对本科生恋爱现象的评价.恩格斯认为恋爱是建立在彼此间互相倾慕的基础上,是一种惺惺相惜的状态.性心理学家霭理士则认为:恋爱是一种对爱的需求,能够产生一种情绪,实现自我屈服,目的就是满足爱的需求.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快餐背景.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本科生的数量与人们的文化素养水平并不完全成正比,外界思想不断渗入,新背景本科生恋爱已经是极普遍的现象.与此同时,他们的恋爱思想也悄悄发生了转变.新背景本科生在恋爱观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彰显着自己的个性,然而他们对恋爱还存在些许误区,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帮助他们一起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1本科生恋爱现状调查结果以河南某综合性高校为例,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到有效问卷269份.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性别比较为均衡,男生143份,女生126份;涉及的学科较多,其中理工科125份,文科108份,艺术类36份.调查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科专业间的平衡,同时也注重样本的随机性.1.1本科生的恋爱心理在恋爱动机上,53.13%的本科生是喜欢对方,希望以结婚为目的开始自己的恋爱;23.44%的本科生是为了促进学习,生活娱乐有人一起做伴;21.88%的本科生希望寻找寄托,排解自己的空虚寂寞;只有极少数的本科生认为自己谈恋爱只是为了跟风.炫耀资本,占比1.56%.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恋爱心理整体比较正常,趋于理性.1.2本科生的恋爱对象选择90.63%的本科生会看对方是否和自己兴趣相投,是否喜欢自己,比较看重相互间的感情.说明恋爱不仅是双方的交互性活动,也是与精神联系十分密切的活动,建立在对对方的爱的基础上.75.00%的本科生会看对方的自身修养和气质品味;51.56%的本科生会看对方的长相身材;29.69%的本科生会看对方的发展潜力;17.19%的本科生会看对方的家庭条件.64.06%的本科生希望大学能有一段美好的恋情,32.81%的本科生表示随缘,只有3.13%的本科生不希望谈恋爱.有53.13%的本科生的恋爱目的是结婚,而46.87%的本科生恋爱目的则是提升自己,可见本科生选择恋爱并不是盲目跟从,虽然有大部分学生希望拥有爱情,但是精神享受仍然占主导地位,物质基础的成分并不阻碍本科生获得爱情.1.3本科生恋爱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当前人们对于本科生谈恋爱的利弊一直很有争议.从本科生自身对恋爱利弊的认知.对自身影响的认知和对学业与恋爱关系的认知三方面进行考察.恋爱中两人是相互的,所以会占用彼此的个人时间,影响个人的兴趣爱好.在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两种声音,一部分人觉得大学期间谈恋爱值得,另一部分人觉得不如好好学习,提升自己.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很值得,这部分本科生占比84.38%.我们可以看出总体上本科生对恋爱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利弊关系上虽然有小部分本科生不能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但大部分还是能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能够认识到谈恋爱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一些影响,能够认识到学业的重要性.处于恋爱中的双方作为成年人不仅面临学业的问题,还面临着毕业后距离上分开如是否出国深造.是否异地.是否分手等各种现实问题.个性特点比较鲜明的新背景本科生面对感情问题也是比较自我.其中当爱情.考研或出国发生冲突如何选择时,57.81%的学生选择坚持自己的选择,只有14.06%的学生会选择追随对方.同时,在问题是否为双方未来发展进行沟通以及做相应努力方面,大家普遍表示有所沟通,但是努力不够.2本科生恋爱现状剖析综合以上的数据,发现大多数本科生都想在大学里面谈恋爱,其中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最多,希望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对象,并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对方了解并磨合与沟通,在处理恋爱和学业的冲突时大部分人选择了后者,说明大多数人对于恋爱还是有正确认识的,作为学生应该把学业放在第一位,但是仍有部分学生面对恋爱带来的经济压力,还是会想方设法去填补空缺,一小部分学生会选择校园贷来满足虚荣心,但大多数学生经济来源还是依赖父母,亦有部分学生通过做兼职供给日常开支,认为过多的为对象花钱还是不应该的.以上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个正确的恋爱价值观,但是一小部分学生在恋爱带来的影响和恋爱与兴趣和学业之间的平衡出现了偏差.3本科生恋爱观引导三毛在书中说过:爱情不是必需,少了它心中却也荒凉.本科生的爱情,不一定是必需,但是少了爱情,本科生的生活多少就添了一丝荒凉.因次,加强本科生恋爱观念的引导尤为重要.3.1本科生客观面对恋爱本科生应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识到学习仍是本科生活的主业,应该平衡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及时调整好恋爱产生的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建立良好的恋爱关系,使双方可以相互促进学业.本科生不应该因为恋爱而荒废学业,也不能因为内心的空虚而选择告别单身生活,应尊重爱情,尊重彼此.本科生情侣之间应时刻保持理智,学会更多的包容.理解与坦诚,这样的恋爱才能持续发展.本科生应更注重恋人的道德品质,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的契合,一见钟情固然令人向往,但不要仅仅以貌取人,对待彼此的未来应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同时也应该避免盲目攀比而造成的铺张浪费,甚至因为攀比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情况.本科生应培养自尊自爱意识,掌握必要的性知识,保护自己.3.2高校应加强教育与引导高校应重点关注本科生的恋爱情况,适时展开恋爱教育课程,通过讲解恋爱行为道德规范和恋爱实例剖析,教育当代本科生面对恋爱失败的正确举措,培养学生良好的恋爱观.其次,高校可注重性教育的学习,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性知识,引导学生理性地对待性冲动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学校应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引领本科生走向更加健康.积极的校园生活,让本科生意识到大学并不只有谈恋爱,还有更加有趣的生活等待着本科生的参与.借此充分展现本科生才华,找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也学会正确合理地认识和处理恋爱中的各种问题.4结语新背景本科生的主体已经从90后转向95后00后,而恋爱是这一群体正在经历或即将面对的必选项.在一定程度上恋爱观反映着一个背景和社会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生恋爱观对他们自身的生活.校园生活的建设甚至对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转型,新背景本科生的恋爱观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时刻关注本科生思想精神动态.重视当代本科生的恋爱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恋爱观刻不容缓.参考文献[1]王丽丽.95后本科生恋爱观探析[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8.[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英]蔼理士善.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4]马晓利,王鑫,卜慧楠.90后本科生恋爱观现状调查及对策探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报,2014,31(3):40-41,47.[5]李辰洋.思想政治教育对本科生恋爱观发展演变的影响究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报,2018,30(5):5-11.[6]何桂明,陈佩妮,胡晓丽,等.改革开放以来本科生恋爱观演变轨迹的探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报,2008(1):75-76.[7]覃勤.当代本科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剖析———以重庆财经职业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7(11):39.[8]宋泽莲.从本科生婚恋观探究高校婚恋教育现状及改革方向[J].云南社会主义学报,2014(2):127-128.[9]彭瑾,周松.90后本科生恋爱观现状调查与对策剖析———对乐山师范部分学生的调查[J].群文天地,2012(14):237.
观对他们自身的生活.校园生活的建设甚至对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剖析调查本科生恋爱情况.恋爱心理.择偶条件等了解新背景本科生恋爱价值观,希望能从学生工作层面引导本科生树立科学的恋爱观,提升本科生的恋爱幸福指数.关键字:社会主要矛盾;本科生;恋爱价值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xzjq/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