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怎么写(快速掌握写作技巧)
如何写好论文,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从笔者长期担任广播电视论文论着责任编辑的体会来看,论文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论文甚至从内容到形式都不符合学术规范.因此,仍然有必要结合自己在编辑工作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来谈一谈,以期对广播电视或其他学科论文写作者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作用.一.学术探究的意义与方法什么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是学术?梁启超对此有过精辟的定义,他在学与术(1911)一文中指出: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探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技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治疾病,则医术也.……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学而不足以应用于术者,无益之学也;术而不以科学上之真理为基础者,欺世误人之术也.借用梁启超的话说,发现学科的真理谓之学,将真理应用于实践谓之术;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应用;探究成果如果不能应用于实践,就是无益的探究;实践如果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就会误入歧途.按照这样的逻辑,学术探究的根本意义就是追求真善美.这里的真即真理,是对探究对象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广播电视学术为例,这种总结.提升出来的规律性认知,已经超越了对于个别节目栏目的认知,而是具有普遍性或一般性的思想理论,因而可以用于指导广播电视实践.学术探究不但要求真,还要向善.学术探究之善并非狭义的道德伦理之善,而是一种广义的善,是指学术探究要有益于实践并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学术探究还体现为美.学术之美与艺术之美不同,艺术之美是感性的美,学术之美则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美,是一种内在的美.学术探究的最根本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广播电视学术探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高校和探究机构的大部分学者游离于行业实践之外,致使其探究成果不接地气,缺乏可操作性;而从业人员虽然长年累月在一线摸爬滚打,但由于缺乏深厚的理论学养,其探究多止于经验层次,很难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二.写什么:学术论文的选题要求学术论文的基本类型可以概括为两类:基础探究类论文和应用探究类论文.广播电视基础探究不考虑现实的.直接的.具体的应用目标,而是着眼于对探究对象自身本质的认识,揭示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应用探究则对某些具体的对象进行考察论证,探究基础理论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考虑到近年来见诸刊物或图书的广播电视论文以应用探究类居多,这里主要谈一谈应用探究类论文的选题.所谓选题,就是选择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选题对于论文写作的成败至关重要.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提炼出好的选题,必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一是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可聚焦于电视综艺节目低俗化的问题.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的问题.电视节目引进与原创的问题.抗日神剧的危害与对策.某个热门节目的受众剖析.突发事件的广播电视报道策略,等等.二是从政府工作报告.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中提出问题.比如,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关于媒体融合的选题明显增多.以我国知网检索篇名媒体融合为例,最早出现媒体融合主题的论文是在2000年,截至2013年,共计约有2000余篇关于媒体融合的论文,而在2014年则超过了1000篇,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都在2000篇以上.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例,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知网检索篇名供给侧改革,2015年接近600篇(其中有关广播电视供给侧改革的论文有20余篇),2016年则高达12000篇以上,而2013年和2014年分别只有两篇.可见,从政府文件中选题是比较普遍的做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论文选题应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首位,然而,在实际编辑工作中发现,一些论文稿件从选题上就偏离了这一要求.比如,有些论文不顾我国国情和社会制度.有的论文为非法设立的广播电视台或频道频率总结经验.有的论文推崇低俗的电视节目,等等.这样的论文显然是不可能编辑刊发的.三.怎么写:学术论文的形式要求好文章的标准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衡量一篇论文水平的高低,核心在于它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沿性,有什么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但是,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并不否认形式的作用.按照唯物辩证法,在承认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于内容的前提下,也承认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如果形式和内容不相适应,形式就会对内容起阻碍作用.这里主要谈谈论文结构中的一些问题.首先谈谈论文的标题,包括大标题和小标题.大标题即文眼,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概括论文中最重要的内容,要准确得体.简短精炼.醒目有吸引力,同时还要有学术性.以第二十五届和第二十六届我国新闻奖部分获奖论文的标题为例,媒体涉恐新闻的伦理探究网络新闻信息伤害的应对与规制新型主流媒体的内涵及打造路径法治新闻的数据挖掘与应用这些标题都符合学术论文标题的要求,应该说是不错的标题.但是也有一些标题不如人意,如在变革与坚守中加速前行,该文结合某广播电视集团的探索实践,谈广播电视必须坚守使命与责任,同时适应互联网新技术深化改革,但从标题上看不出哪个行业哪个单位在变革与坚守中前行.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万能标题,适用于任何领域,如经济领域.教育领域等.而且,加速前行也不是学术化的语言,更像是新闻报道类语言.再如一名图片编辑的遐想--大数据背景图片资源的检索与使用,主标题更像是散文标题,如果去掉主标题,以副标题作为标题,效果会更好.除了主标题,论文还应该有小标题.小标题是对本部分内容的概括和提炼,目的是便于读者阅读,也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很多读者阅读论文的顺序是先看大标题,接下来甚至连摘要和关键字都不看,而是直接看小标题,以此确定是否有必要阅读全文.接下来谈谈摘要与关键字.在编辑实践中发现,有的论文的摘要仅五六十个字,有的则长达七八百字;有的论文的关键字只有一两个,有的则多达十个八个;还有的把摘要写成了对论文的评语,而没有体现论文的基本内容.这些都是论文作者需要规范的.应用探究类论文篇幅一般都不长,我国新闻奖对参评论文的要求是在6000字以内.因此,论文的摘要应以200~300字为宜,太短不足以概括论文的核心内容,太长又起不到摘要的作用.关键字标示论文的关键内容.便于文献检索,以3~5个为宜.摘要和关键字的作用不仅是为了方便读者用最短的时间了解论文的内容,也是为了方便论文数据库尤其是一些只收录摘要并不收录全文的数据库收录,有利于学术论文的传播与交流,最大化地实现论文的学术价值.最后谈谈论文的语言和引文标注问题.如广播电视学术探究就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广播电视论文从标题到正文都应该使用规范严谨的学术语言,不宜散文化或新闻报道化,也不宜使用抓眼球囧怼草根同框玩法等网络词汇,更不可使用低俗粗鄙的网络语言.学术探究是在前人探究基础上的创新,离不开对前人探究成果的参考,因而必须标注引文和参考文献.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应用探究类论文的作者大多是广播电视一线的从业人员,或因对学术规范不够重视,或因缺乏严格的学术训练,很多稿件引用他人学术成果却不加以标注;有的期刊编辑为了省事,甚至将稿件原有的注释删去.这两种做法不仅不符合学术规范,也是对原创作者和读者不尊重.对学术缺乏敬畏感的表现.
是学术?梁启超对此有过精辟的定义,他在学与术(1911)一文中指出: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探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技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治疾病,则医术也.……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学而不足以应用于术者,无益之学也;术而不以科学上之真理为基础者,欺世误人之术也.借用梁启超的话说,发现学科的真理谓之学,将真理应用于实践谓之术;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应用;探究成果如果不能应用于实践,就是无益的探究;实践如果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就会误入歧途.按照这样的逻辑,学术探究的根本意义就是追求真善美.这里的真即真理,是对探究对象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广播电视学术为例,这种总结.提升出来的规律性认知,已经超越了对于个别节目栏目的认知,而是具有普遍性或一般性的思想理论,因而可以用于指导广播电视实践.学术探究不但要求真,还要向善.学术探究之善并非狭义的道德伦理之善,而是一种广义的善,是指学术探究要有益于实践并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学术探究还体现为美.学术之美与艺术之美不同,艺术之美是感性的美,学术之美则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美,是一种内在的美.学术探究的最根本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广播电视学术探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高校和探究机构的大部分学者游离于行业实践之外,致使其探究成果不接地气,缺乏可操作性;而从业人员虽然长年累月在一线摸爬滚打,但由于缺乏深厚的理论学养,其探究多止于经验层次,很难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二.写什么:学术论文的选题要求学术论文的基本类型可以概括为两类:基础探究类论文和应用探究类论文.广播电视基础探究不考虑现实的.直接的.具体的应用目标,而是着眼于对探究对象自身本质的认识,揭示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应用探究则对某些具体的对象进行考察论证,探究基础理论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考虑到近年来见诸刊物或图书的广播电视论文以应用探究类居多,这里主要谈一谈应用探究类论文的选题.所谓选题,就是选择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选题对于论文写作的成败至关重要.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提炼出好的选题,必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一是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可聚焦于电视综艺节目低俗化的问题.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的问题.电视节目引进与原创的问题.抗日神剧的危害与对策.某个热门节目的受众剖析.突发事件的广播电视报道策略,等等.二是从政府工作报告.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中提出问题.比如,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关于媒体融合的选题明显增多.以我国知网检索篇名媒体融合为例,最早出现媒体融合主题的论文是在2000年,截至2013年,共计约有2000余篇关于媒体融合的论文,而在2014年则超过了1000篇,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都在2000篇以上.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例,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知网检索篇名供给侧改革,2015年接近600篇(其中有关广播电视供给侧改革的论文有20余篇),2016年则高达12000篇以上,而2013年和2014年分别只有两篇.可见,从政府文件中选题是比较普遍的做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论文选题应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首位,然而,在实际编辑工作中发现,一些论文稿件从选题上就偏离了这一要求.比如,有些论文不顾我国国情和社会制度.有的论文为非法设立的广播电视台或频道频率总结经验.有的论文推崇低俗的电视节目,等等.这样的论文显然是不可能编辑刊发的.三.怎么写:学术论文的形式要求好文章的标准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衡量一篇论文水平的高低,核心在于它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沿性,有什么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但是,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并不否认形式的作用.按照唯物辩证法,在承认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于内容的前提下,也承认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如果形式和内容不相适应,形式就会对内容起阻碍作用.这里主要谈谈论文结构中的一些问题.首先谈谈论文的标题,包括大标题和小标题.大标题即文眼,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概括论文中最重要的内容,要准确得体.简短精炼.醒目有吸引力,同时还要有学术性.以第二十五届和第二十六届我国新闻奖部分获奖论文的标题为例,媒体涉恐新闻的伦理探究网络新闻信息伤害的应对与规制新型主流媒体的内涵及打造路径法治新闻的数据挖掘与应用这些标题都符合学术论文标题的要求,应该说是不错的标题.但是也有一些标题不如人意,如在变革与坚守中加速前行,该文结合某广播电视集团的探索实践,谈广播电视必须坚守使命与责任,同时适应互联网新技术深化改革,但从标题上看不出哪个行业哪个单位在变革与坚守中前行.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万能标题,适用于任何领域,如经济领域.教育领域等.而且,加速前行也不是学术化的语言,更像是新闻报道类语言.再如一名图片编辑的遐想--大数据背景图片资源的检索与使用,主标题更像是散文标题,如果去掉主标题,以副标题作为标题,效果会更好.除了主标题,论文还应该有小标题.小标题是对本部分内容的概括和提炼,目的是便于读者阅读,也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很多读者阅读论文的顺序是先看大标题,接下来甚至连摘要和关键字都不看,而是直接看小标题,以此确定是否有必要阅读全文.接下来谈谈摘要与关键字.在编辑实践中发现,有的论文的摘要仅五六十个字,有的则长达七八百字;有的论文的关键字只有一两个,有的则多达十个八个;还有的把摘要写成了对论文的评语,而没有体现论文的基本内容.这些都是论文作者需要规范的.应用探究类论文篇幅一般都不长,我国新闻奖对参评论文的要求是在6000字以内.因此,论文的摘要应以200~300字为宜,太短不足以概括论文的核心内容,太长又起不到摘要的作用.关键字标示论文的关键内容.便于文献检索,以3~5个为宜.摘要和关键字的作用不仅是为了方便读者用最短的时间了解论文的内容,也是为了方便论文数据库尤其是一些只收录摘要并不收录全文的数据库收录,有利于学术论文的传播与交流,最大化地实现论文的学术价值.最后谈谈论文的语言和引文标注问题.如广播电视学术探究就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广播电视论文从标题到正文都应该使用规范严谨的学术语言,不宜散文化或新闻报道化,也不宜使用抓眼球囧怼草根同框玩法等网络词汇,更不可使用低俗粗鄙的网络语言.学术探究是在前人探究基础上的创新,离不开对前人探究成果的参考,因而必须标注引文和参考文献.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应用探究类论文的作者大多是广播电视一线的从业人员,或因对学术规范不够重视,或因缺乏严格的学术训练,很多稿件引用他人学术成果却不加以标注;有的期刊编辑为了省事,甚至将稿件原有的注释删去.这两种做法不仅不符合学术规范,也是对原创作者和读者不尊重.对学术缺乏敬畏感的表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xzjq/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