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本科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每个人做事最基本的原则.在校本科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是我们国家的栋梁.文章从诚信教育的含义和当下本科生诚信现状出发,论述了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对各方面的积极影响,强调应加强对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关键字:本科生;诚信;教育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enter">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为人处事最基本的准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教育则是依据诚信的内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大学校园是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最佳场所.是以,加强对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是我们此刻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一.诚信与诚信教育(一)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含义早期的时候,诚信是两个单独使用的名词,诚的定义是:说实话,也就是所说之事符合事实,后来,在中庸中,诚的含义也被提升到了个人品德修养的境界.至于信的含义,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信守承诺,是每个人都应该培养和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儒家的教学中对信也很重视.目前,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诚信一词,也就是诚实守信.所谓诚信,就是人与人相处时应当互相诚实,做到言行一致,遵守承诺,实践成约[1].诚信教育是指,各学校根据我们社会中对诚信的要求以及每个同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使学生从知.情.意.信.行等方面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而成为我们社会建设所需要的诚实守信的人的过程.本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是以必须对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予以重视和加强,使他们具备最基本的为人处世原则,为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二)在校本科生诚信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高考的逐年扩招,本科生人数逐年上升,相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自制.自我约束能力都有大幅度的下降.[2]虽然现在各高校已经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但是学生中还是会发生一些不诚信事情,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第一,考试作弊现象严重.校园存在的首要不诚实现象就是考试作弊,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校园,考试作弊现象越演越烈,校方不断禁止,甚至采取在校园网公布作弊者姓名或者作弊影响毕业等举措,但仍有学生铤而走险.尤其是本科生,学习上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降,考试的时候为了不挂科,他们就会选择作弊.更严重的是,部分大学对考试作弊采取宽容或者理所应当的态度.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帮助别人作弊,自己并没有作弊并不算是不诚信的行为.第二,不按时还或者以各种借口不还贷款.我们国家颁布了许多政策,支持贫穷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高等教育.部分同学在贷款的时候,都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毕业后会及时还贷,但是,近年来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出,有相当多的同学在毕业后,会以各种借口拖欠贷款或者为了躲避学校和银行的调查,采取很隐蔽地工作,更换自己的联系方式等来躲避还贷.长此以往下去,国家的助学贷款系统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对学生的终身个人信誉也会有不好的影响.在校本科生还会有说谎话.网络作假.学术作假等不诚信的表现.各高校已经发现此问题的严重性并努力采取应对举措,但是现状并不乐观,是以,迫在眉睫的事情还是各高校教育要加强对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二.(一)在校本科生人生观教育对本科生进行诚信教育,最基本的就是促使学生在人生观基础上形成诚信观念,同样,建设和谐诚信的社会,也需要有诚信人生观的人才.要使学生形成诚信的人生观,首先要教育学生取信于人,对事卖力负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相互的,自己对别人诚实才会得到别人的以诚相待,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随意许诺别人,一旦自己应允,就要尽力完成.自己的事情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认真负责,尽心尽力,最基本的就是在工作中,不做跳槽这类事.其次,要实现本科生诚信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必须重新审视本科生诚信教育的内容,全面了解本科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本科生诚信教育内容上注入背景精神,使传统本土化的诚信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国际化[3].(二)在校本科生道德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在我们国家,主要是指德育,通过一定的举措和教育使学生有道德情感和意志,同时他们的道德行为也符合市场经济的主流音符.道德必须在实践中习得并在实践中得以体现[4],对在校本科生进行道德观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了解在校本科生的道德水平以及他们的心理情况,然后遵循他们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制定相关的政策举措;熟悉学生的详细情况,对症下药,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了解学生和学校的情况,对他们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把全社会与学校奉行的道德观结合起来,以此来对本科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观教育.第二,学校要探究与探究道德观教育的基本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采取合适且科学的方法.道德观教育通常包括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几个方面,教育时要统筹这几个方面,同时采取因材施教.个别教育.理论灌输或者循序渐进等方法.第三,应该重视的是每个阶段的在校本科生情况都不一样,需要及时发现和化解对他们进行道德观教育时的矛盾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三)在校本科生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就是指人们在参与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个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5]本科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参与者,是社会的代表,因此对在校本科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以及文明礼貌等是社会公德最主要的内容.人作为社会的一员,由于受外界社会环境因素和主体内在因素的复杂影响,在很多时候,个人的知.情.意.行诸要素在发展方向上并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为知与行之间的矛盾.[6]正是这种知与行之间的矛盾导致在校本科生出现明知故犯破坏公共财物的事件,例如校园共享单车的破坏等.鉴于此,对在校本科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就要从这几个角度去思考.首先,应该优化校园的社会公德氛围,学校的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其次,要把社会公德教育穿插进学生平常的思想教育的课程中来,丰富学生的社会公德知识,宣传我们中华民族诚信的传统文化,引导本科生诚信遵照社会公德行事;再次,对在校本科生进行公德教育时要注重教育的方式,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所以不能硬性说教让他们死记硬背.最后,要成立一定的实践基地,指导本科生进行亲身实践,例如学校积极支持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鼓励本科生介入社区的服务活动,这样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己的社会公德修养训练,在此过程中利于本科生接触社会,将所学的理论常识联系实际,通过一系列服务活动向人民大众学习,提高自己的社会公德修养.只有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加强本科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才会有利于我们建设和谐的社会和国家.三.加强在校本科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诚信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加强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不仅对本科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有帮助,也能够反映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学校社会等有积极的意义,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明天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一)在校本科生诚信教育对本科生现在以及将来的意义本科生平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就是诚信,但是在本科生接受诚信教育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纰漏,例如:在自我意识强化过程中‘个人主义’.‘狭义的功利主义’的消极作用不可忽视;还有追求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念和一些不健康的享乐主义心态都要引起重视,[7]这些会影响他们的就业和将来.第一,加强本科生诚信教育对本科生目前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意义.在校本科生的使命首先便是学习,对本科生进行诚信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大学就如缩小版的社会,在大学里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处,只有对别人诚信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诚实相待.第二,诚实守信可以帮助本科生扩展本身的就业市场.据数据显示,2017年高校毕业生有795多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既影响到本科生的将来生活,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好的工作不是高文凭.高技能就可以得到的,还要求本科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修养.只有加强在校本科生诚信教育,提高本科生的素质,诚信对人,认真负责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样本科生的就业前景才会越来越好.(二)本科生诚信教育对学校的影响在校本科生诚信教育是现在大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加强对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对于学校的校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大学是学生踏入社会前最重要的一步,对在校本科生进行诚信教育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例如学术作假或者测试作弊等不良现象就会明显减小,同时会增进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学校的校风建设有积极的影响,能提高学校的声誉,吸引更多的生源.第二,对于学校的其他机制体制的运行都有非常乐观的影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学生个人的自身修养,他们就能自觉主动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违纪事件就会减少.另外通过这样的教育,本科生会对自己的学习认真负责,对自己的社团部门工作尽心尽责,学校的各个机构就能够正常运行,减少矛盾和摩擦.同时对学校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实施也有良好的影响.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就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这样对于学生的利益和学校的各项帮助举措的顺利进行就产生了好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9]本科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有责任.有义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本科生的健康成长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重视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因而在大学的生活中应该学会诚信做人,以德立身,诚信对人,加强在校本科生诚信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各个高校都应该予以重视.参考文献[1]卢屏.论本科生的诚信教育[J].赣南师范学报,2005,26(2):23-25.[2]陈丹,曹绍平.论本科生诚信问题的成因及价值引导策略[J].传承,2008(6):66-66.[3]胡钦太.重构本科生诚信教育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3(1):62-64.[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9.[6]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赵永熹,王华昕.论当代本科生的价值取向[M].北京:我国人事出版社,2003: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9]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enter">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为人处事最基本的准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教育则是依据诚信的内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大学校园是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最佳场所.是以,加强对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是我们此刻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一.诚信与诚信教育(一)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含义早期的时候,诚信是两个单独使用的名词,诚的定义是:说实话,也就是所说之事符合事实,后来,在中庸中,诚的含义也被提升到了个人品德修养的境界.至于信的含义,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信守承诺,是每个人都应该培养和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儒家的教学中对信也很重视.目前,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诚信一词,也就是诚实守信.所谓诚信,就是人与人相处时应当互相诚实,做到言行一致,遵守承诺,实践成约[1].诚信教育是指,各学校根据我们社会中对诚信的要求以及每个同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使学生从知.情.意.信.行等方面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而成为我们社会建设所需要的诚实守信的人的过程.本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是以必须对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予以重视和加强,使他们具备最基本的为人处世原则,为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二)在校本科生诚信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高考的逐年扩招,本科生人数逐年上升,相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自制.自我约束能力都有大幅度的下降.[2]虽然现在各高校已经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但是学生中还是会发生一些不诚信事情,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第一,考试作弊现象严重.校园存在的首要不诚实现象就是考试作弊,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校园,考试作弊现象越演越烈,校方不断禁止,甚至采取在校园网公布作弊者姓名或者作弊影响毕业等举措,但仍有学生铤而走险.尤其是本科生,学习上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降,考试的时候为了不挂科,他们就会选择作弊.更严重的是,部分大学对考试作弊采取宽容或者理所应当的态度.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帮助别人作弊,自己并没有作弊并不算是不诚信的行为.第二,不按时还或者以各种借口不还贷款.我们国家颁布了许多政策,支持贫穷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高等教育.部分同学在贷款的时候,都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毕业后会及时还贷,但是,近年来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出,有相当多的同学在毕业后,会以各种借口拖欠贷款或者为了躲避学校和银行的调查,采取很隐蔽地工作,更换自己的联系方式等来躲避还贷.长此以往下去,国家的助学贷款系统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对学生的终身个人信誉也会有不好的影响.在校本科生还会有说谎话.网络作假.学术作假等不诚信的表现.各高校已经发现此问题的严重性并努力采取应对举措,但是现状并不乐观,是以,迫在眉睫的事情还是各高校教育要加强对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二.(一)在校本科生人生观教育对本科生进行诚信教育,最基本的就是促使学生在人生观基础上形成诚信观念,同样,建设和谐诚信的社会,也需要有诚信人生观的人才.要使学生形成诚信的人生观,首先要教育学生取信于人,对事卖力负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相互的,自己对别人诚实才会得到别人的以诚相待,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随意许诺别人,一旦自己应允,就要尽力完成.自己的事情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认真负责,尽心尽力,最基本的就是在工作中,不做跳槽这类事.其次,要实现本科生诚信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必须重新审视本科生诚信教育的内容,全面了解本科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本科生诚信教育内容上注入背景精神,使传统本土化的诚信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国际化[3].(二)在校本科生道德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在我们国家,主要是指德育,通过一定的举措和教育使学生有道德情感和意志,同时他们的道德行为也符合市场经济的主流音符.道德必须在实践中习得并在实践中得以体现[4],对在校本科生进行道德观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了解在校本科生的道德水平以及他们的心理情况,然后遵循他们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制定相关的政策举措;熟悉学生的详细情况,对症下药,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了解学生和学校的情况,对他们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把全社会与学校奉行的道德观结合起来,以此来对本科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观教育.第二,学校要探究与探究道德观教育的基本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采取合适且科学的方法.道德观教育通常包括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几个方面,教育时要统筹这几个方面,同时采取因材施教.个别教育.理论灌输或者循序渐进等方法.第三,应该重视的是每个阶段的在校本科生情况都不一样,需要及时发现和化解对他们进行道德观教育时的矛盾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三)在校本科生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就是指人们在参与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个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5]本科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参与者,是社会的代表,因此对在校本科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以及文明礼貌等是社会公德最主要的内容.人作为社会的一员,由于受外界社会环境因素和主体内在因素的复杂影响,在很多时候,个人的知.情.意.行诸要素在发展方向上并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为知与行之间的矛盾.[6]正是这种知与行之间的矛盾导致在校本科生出现明知故犯破坏公共财物的事件,例如校园共享单车的破坏等.鉴于此,对在校本科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就要从这几个角度去思考.首先,应该优化校园的社会公德氛围,学校的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其次,要把社会公德教育穿插进学生平常的思想教育的课程中来,丰富学生的社会公德知识,宣传我们中华民族诚信的传统文化,引导本科生诚信遵照社会公德行事;再次,对在校本科生进行公德教育时要注重教育的方式,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所以不能硬性说教让他们死记硬背.最后,要成立一定的实践基地,指导本科生进行亲身实践,例如学校积极支持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鼓励本科生介入社区的服务活动,这样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己的社会公德修养训练,在此过程中利于本科生接触社会,将所学的理论常识联系实际,通过一系列服务活动向人民大众学习,提高自己的社会公德修养.只有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加强本科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才会有利于我们建设和谐的社会和国家.三.加强在校本科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诚信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加强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不仅对本科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有帮助,也能够反映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学校社会等有积极的意义,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明天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一)在校本科生诚信教育对本科生现在以及将来的意义本科生平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就是诚信,但是在本科生接受诚信教育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纰漏,例如:在自我意识强化过程中‘个人主义’.‘狭义的功利主义’的消极作用不可忽视;还有追求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念和一些不健康的享乐主义心态都要引起重视,[7]这些会影响他们的就业和将来.第一,加强本科生诚信教育对本科生目前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意义.在校本科生的使命首先便是学习,对本科生进行诚信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大学就如缩小版的社会,在大学里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处,只有对别人诚信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诚实相待.第二,诚实守信可以帮助本科生扩展本身的就业市场.据数据显示,2017年高校毕业生有795多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既影响到本科生的将来生活,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好的工作不是高文凭.高技能就可以得到的,还要求本科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修养.只有加强在校本科生诚信教育,提高本科生的素质,诚信对人,认真负责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样本科生的就业前景才会越来越好.(二)本科生诚信教育对学校的影响在校本科生诚信教育是现在大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加强对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对于学校的校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大学是学生踏入社会前最重要的一步,对在校本科生进行诚信教育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例如学术作假或者测试作弊等不良现象就会明显减小,同时会增进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学校的校风建设有积极的影响,能提高学校的声誉,吸引更多的生源.第二,对于学校的其他机制体制的运行都有非常乐观的影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学生个人的自身修养,他们就能自觉主动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违纪事件就会减少.另外通过这样的教育,本科生会对自己的学习认真负责,对自己的社团部门工作尽心尽责,学校的各个机构就能够正常运行,减少矛盾和摩擦.同时对学校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实施也有良好的影响.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就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这样对于学生的利益和学校的各项帮助举措的顺利进行就产生了好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9]本科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有责任.有义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本科生的健康成长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重视在校本科生的诚信教育.因而在大学的生活中应该学会诚信做人,以德立身,诚信对人,加强在校本科生诚信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各个高校都应该予以重视.参考文献[1]卢屏.论本科生的诚信教育[J].赣南师范学报,2005,26(2):23-25.[2]陈丹,曹绍平.论本科生诚信问题的成因及价值引导策略[J].传承,2008(6):66-66.[3]胡钦太.重构本科生诚信教育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3(1):62-64.[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9.[6]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赵永熹,王华昕.论当代本科生的价值取向[M].北京:我国人事出版社,2003: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9]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xzjq/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