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路72号基坑支护设计【字数:9008】

摘 要拟建场地总建筑面积38817.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208.1 m2, 地下建筑面积15609.7 m2 。场地内规划建设5栋2-4F 创意办公楼, 建筑高度10.40-16.80m,室内设计±0.00 标高为12.80m,室外场坪标高为12.50m。场地下设-2F 整体地下车库,开挖深度自±0.00 标高(12.80m)下10.60m。本设计主要介绍了北京西路72号工程中的基坑设计过程和结果,第一章节介绍了工程的一些信息,中间部分介绍的是基坑工程中涉及的土压力、嵌固深度、配筋、抗倾覆抗隆起等计算和验算,后面一部分主要说明了本基坑监测的要求以及内容。本工程的支护方式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支撑方式,设计过程中通过手算与理正电算的比对,选择了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排桩长度和配筋。
目录
第一章 设计资料 1
1.1 工程概况 1
1.2 场地环境 1
1.3土层信息 1
1.4区域地质构造 2
第二章 方案比选 4
2.1 支护体系的组成 4
2.2 几种常见支护体系 4
2.2.1钻孔灌注桩 4
2.2.2钻孔咬合桩 4
2.2.3 地下连续墙 5
2.3 方案对比分析及选择 5
第三章 基坑围护结构计算 6
3.1 AB段相关计算 6
3.1.1相关计算参数 6
3.1.2计算各层土压 7
3.1.3计算各层土压合力 12
3.1.4计算支反力 15
3.1.5嵌固深度计算 20
3.1.6最大弯矩计算 23
3.1.7桩身配筋计算 27
3.1.8抗隆起计算 28
3.1.9抗倾覆计算 29
3.2 BC段相关计算 31
3.2.1相关计算参数 31
3.2.2计算各层土压 33
3.2.3计算各层土压合力 35
3.2.4计算支反力 38
3.2.5嵌固深度计算 41
3.2.6最大弯矩计算 43
3.2.7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身配筋计算 46
3.2.8抗隆起计算 47
3.2.9 抗倾覆计算 48
第四章 基坑监测内容和监测要求 50
4.1监测内容 50
4.2监测要求 50
4.3基坑开挖应急措施 51
第五章 图纸 52
结束语 53
致 谢 54
参考文献: 55
第一章 设计资料
工程概况
本工程拟建场地总建筑面积38817.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208.1 m2, 地下建筑面积15609.7 m2 。场地内规划建设5 栋24F 创意办公楼, 建筑高度10.4016.80m,室内设计±0.00 标高为12.80m,室外场坪标高为12.50m。场地下设2F 整体地下车库,开挖深度自±0.00 标高(12.80m)下10.60m。拟建建筑为框架结构, 最大柱网间距为8.4m×8.4m ,建筑荷载尚未明确,拟采用天然地基。
场地环境
拟建场地位于北京西路与虎踞北路交叉口“石城现代艺术创意园”内,场地四周均邻近原有建筑物,现状环境较为复杂。场地内尚有少量原有建筑物尚未拆除。
拟建场地北侧邻近江苏省化工系统家属楼及活动广场,与场地之间以围墙分隔; 场地南侧邻近36F保留建筑物,与基坑边线最近距离10m左右;场地西侧靠近原有1F 建筑物,最近距离4m左右;场地东侧为江苏省委用地,地势较拟建场地高,与拟建场地之间以围墙及挡土墙分隔。
1.3土层信息
11,杂填土:土质颜色杂乱,主要构成为粘性土、碎砖、碎石, 填龄大于 10 年,表层局部为 1020cm 混凝土路面。
12,素填土:土质颜色主要为黄褐色和灰褐色,是可塑性土,局部是软塑性土,主要构成为粉质粘土,参杂少量碎石,填龄大于 10 年。
12a,淤泥质填土:灰黑色,流塑,主要由淤泥及淤泥质粉质粘土组成,含生活垃圾和腐殖物,具有腥臭味,填龄大于 10 年。
21,粉质粘土:土质颜色为灰褐色,是可塑性土,局部是软塑性土,土体有灰色粘土条纹,土体结构比较差,略微带有光泽,土的干强度为中,韧性为中。
22,粉质粘土:土质颜色为褐灰色和灰色,是软塑性土,局部是流塑性土,略微带有光泽,土的干强度为中,韧性为中。
31,粉质粘土:土质颜色为黄褐色,是可塑性土,土质含有铁锰氧化物,略微带有光泽,干强度为中,韧性为中。
32,粉质粘土:土质颜色为黄褐色,是硬塑性土,局部是可塑性土,土质含铁锰结核,略微带有光泽,干强度为中,韧性为中。
32a,粉质粘土:土质颜色黄褐色,是可塑性土,土质含铁锰氧化物,略微带有光泽,干强度为中,韧性为中。
全风化安山质凝灰岩:颜色是褐色和褐黄色,岩体结构完全风化破坏,岩芯呈土柱状, 含风化岩碎屑(块),顶部局部含 20%25%左右卵砾石,直径 26cm 左右,最大超过8cm,石英质。
4a,卵砾石:颜色杂乱,骨架颗粒含量为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硬塑粉质粘土及风化岩屑充填,卵砾石直径在 26cm 左右,磨圆度一般,成分为石英岩及石英砂岩。
51,强风化安山质凝灰岩:岩体颜色呈现褐紫色、黄褐色和黑灰色,岩体结构基本风化破坏, 碎块状及柱状岩芯,并且含中等的风化岩块,遇水容易导致软化,属于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V 级。
51a,中等风化安山质凝灰岩:灰黄色、褐灰色,短柱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多呈闭合状,裂隙面由方解石充填,岩芯较完整,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IV 级。
52,中等风化安山质凝灰岩:褐紫色、褐灰色、灰色,短柱状及长柱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多呈闭合状,裂隙面由方解石及石英充填,岩芯较完整,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IV 级。
52a,中等风化安山质凝灰岩:绿灰色、黑灰色,碎块状及短柱状,节理裂隙大量发育,裂隙多呈张裂型及斜向贯穿型,岩芯破碎,岩质软硬不均,岩体强度较低(局部含强度较高的岩块),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1.4区域地质构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39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