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生产线运行与维护
摘 要SMT生产线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是目前SMT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伴随我国通讯和计算机以及网络与电子类产品快速发展,促使SMT这一支撑高技术产品发展的基础技术,已经从技术性的探索走向成熟的实际生产应用阶段。SMT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元器件及其封装和编带形式、PCB、材料及辅料、设计、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设备及备件、工装、检测和管理等多种要素。本文就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做了较为详细介绍,为SMT已建生产线和待建生产线的运行、维护、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引言 2
一、SMT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 3
(一) SMT技术特点 3
(二) SMT的发展前景 3
二、SMT生产线的前期规划 4
(一)SMT相关设备选购 4
(二)SMT生产车间规划 4
(三)SMT生产线优化设计 5
三、SMT生产线人员 5
(一)SMT用人素质要求 5
(二)SMT技术人员储备机制 6
(三)SMT生产线对于技术人员的把控 6
四、SMT各个生产流程的有效把控 7
(一)SMT生产过程中印刷环节的把控 7
(二) 贴片加工环节的优化 11
(三) 回流焊接流程的介绍与把控 13
五、SMT生产线的系统维护 15
(一)SMT设备维护 15
(二)SMT系统维护设计 16
六、SMT生产线的综合管理 17
(一)SMT生产线产能控制 17
(二) SMT生产线动态管理 18
七、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引言
现如今,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应时代而发展起来的行业也跟着快速发展前进,像通讯行业,计算机行业,网络服务行业自己配套设施电子行业等。这一系列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SMT。SMT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中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由过去的应用场景单一,步步探索到如今的稳扎稳打,趋于成熟。应用场景也从过去的为数不多的企业扩展到了整个行业。
虽然SMT的核心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在应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还是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种是有能力有资质,已经引进SMT的企业。他们在设备的引进上花费了大量的财力,但是与自己的生产工艺有较大出入,不能进行无缝连接;生产中能源消耗太大,并且效率低下;利用它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设备使用人员不能进行及时的保养维护,使得设备经常出现故障,影响使用,从而导致闲置。
另一种是在技术上还没成熟,就急于引进设备。这种情况下也会面临相当多的问题。SMT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维修节点,避免设备过度使用造成损伤,但是又考虑到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耗费人力财力较大,因此一个对设备熟悉的操作人员把控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着重介绍了SMT在采购、安装、使用、维修、维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给操作人员作为一个参考,其中涉及到了设备的维护措施,设备的故障解决等相关知识。(SMT生产线见图11所示)
图11 SMT生产线
一、SMT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
(一) SMT技术特点
SMT翻译过来是表面组装技术,他的英文为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在电子元件组装这一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这一行业最常用的技术之一。电子组装行业中还有一项技术通孔插装技术,他的英文缩写是(THT),这一技术是行业内的传统工艺SMT和THT在差别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二者使用的基本原件、元器件、组装形式、焊接方式、生产工艺等。SMT之所以逐渐替代了通孔插装技术,主要因为它的下列特点:
特点一:电子产品体积小。作为电子产品体积越小携带越方便,表面组装技术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进行高密度组装,成品的体积大大减小,重量也随之减轻。SMCSMD的体积和重量仅是通孔插装技术中元器件的10%,可以直接安装在PCB的板面上。
特点二:缺陷率低。SMT中使用的SMCSMD引线很短甚至没有,并且是直接焊接在板面上的,接点数量少且稳定,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因此产品的缺陷率大大降低。
特点三:高频特性好。SMC和SMD焊接在板面上,引线牢固,并且少甚至没有,这种结构使得产品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很小,从而有着高频的特点。
特点四:生产效率高。SMT采用的是贴片方式进行生产,设备需求简单,仅需要一台主体设备就可以,通过更换机器配件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因而自动化比之SMT高,生产效率也相应提高。
特点五:可以降低成本。SMT 的用料跟传统的组装设备相比省30%甚至可以达到50%。之所以省料主要是其生产方式决定的。PCB的布线密度大、面积小,节约了PCB的使用和制造成本;SMC和SMD引线短甚至有的没有引线,这方面就降低了引线成本;引线少从而剪线工序使用少,节省能源消耗和设备损耗;频射特兴高,降低了调试成本;缺陷率低,即产品的耐用性好,降低了返修率,使得返修的成本下降。综合这一系列的特点,利用SMT设备生产的产品成本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电子产品行业的高速发展,而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则为更趋向于便携,因而电子产品越来越小,越来越方便携带和使用。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使得电子产品的生产技术高速发展,SMT技术也更趋于完善。
SMT的发展前景
SMT技术起源于美国,其技术上的高组装密度和高可靠性能方面,使其在军事装备领域和投资用电子终端产品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国SMT开始使用是在八十年代的初期,相较于其他国家属于起步晚的,第一条生产线是从当时的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引进的,用于生产彩电的零部件彩电调谐器。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了从事SMT设备生产的企业,并且不止一家,SMT生产设备的应用也将近百家企业,短短几年已经颇具规模。金融危机之后的2010年,中国的电子行业迅速崛起,SMT产业更是发展迅猛,整个SMT行业的眼光都由发达国家转而投向了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信息行业及其周边产业越发繁华,发展速度持续增长,跃居世界领先位置。信息行业带动电子制造业的发展,使得SMT技术高速发展,很快跃居世界前列,行业规模增长迅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从制造大国一步一个脚印,逐渐过渡到制造强国上去。
其发展历史见表1所示。
表1 SMT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960—1975):小型化,不成规模,混合集成电路,主要涉及产品为计算器、石英表
引言 2
一、SMT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 3
(一) SMT技术特点 3
(二) SMT的发展前景 3
二、SMT生产线的前期规划 4
(一)SMT相关设备选购 4
(二)SMT生产车间规划 4
(三)SMT生产线优化设计 5
三、SMT生产线人员 5
(一)SMT用人素质要求 5
(二)SMT技术人员储备机制 6
(三)SMT生产线对于技术人员的把控 6
四、SMT各个生产流程的有效把控 7
(一)SMT生产过程中印刷环节的把控 7
(二) 贴片加工环节的优化 11
(三) 回流焊接流程的介绍与把控 13
五、SMT生产线的系统维护 15
(一)SMT设备维护 15
(二)SMT系统维护设计 16
六、SMT生产线的综合管理 17
(一)SMT生产线产能控制 17
(二) SMT生产线动态管理 18
七、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引言
现如今,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应时代而发展起来的行业也跟着快速发展前进,像通讯行业,计算机行业,网络服务行业自己配套设施电子行业等。这一系列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SMT。SMT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中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由过去的应用场景单一,步步探索到如今的稳扎稳打,趋于成熟。应用场景也从过去的为数不多的企业扩展到了整个行业。
虽然SMT的核心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在应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还是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种是有能力有资质,已经引进SMT的企业。他们在设备的引进上花费了大量的财力,但是与自己的生产工艺有较大出入,不能进行无缝连接;生产中能源消耗太大,并且效率低下;利用它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设备使用人员不能进行及时的保养维护,使得设备经常出现故障,影响使用,从而导致闲置。
另一种是在技术上还没成熟,就急于引进设备。这种情况下也会面临相当多的问题。SMT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维修节点,避免设备过度使用造成损伤,但是又考虑到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耗费人力财力较大,因此一个对设备熟悉的操作人员把控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着重介绍了SMT在采购、安装、使用、维修、维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给操作人员作为一个参考,其中涉及到了设备的维护措施,设备的故障解决等相关知识。(SMT生产线见图11所示)
图11 SMT生产线
一、SMT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
(一) SMT技术特点
SMT翻译过来是表面组装技术,他的英文为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在电子元件组装这一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这一行业最常用的技术之一。电子组装行业中还有一项技术通孔插装技术,他的英文缩写是(THT),这一技术是行业内的传统工艺SMT和THT在差别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二者使用的基本原件、元器件、组装形式、焊接方式、生产工艺等。SMT之所以逐渐替代了通孔插装技术,主要因为它的下列特点:
特点一:电子产品体积小。作为电子产品体积越小携带越方便,表面组装技术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进行高密度组装,成品的体积大大减小,重量也随之减轻。SMCSMD的体积和重量仅是通孔插装技术中元器件的10%,可以直接安装在PCB的板面上。
特点二:缺陷率低。SMT中使用的SMCSMD引线很短甚至没有,并且是直接焊接在板面上的,接点数量少且稳定,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因此产品的缺陷率大大降低。
特点三:高频特性好。SMC和SMD焊接在板面上,引线牢固,并且少甚至没有,这种结构使得产品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很小,从而有着高频的特点。
特点四:生产效率高。SMT采用的是贴片方式进行生产,设备需求简单,仅需要一台主体设备就可以,通过更换机器配件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因而自动化比之SMT高,生产效率也相应提高。
特点五:可以降低成本。SMT 的用料跟传统的组装设备相比省30%甚至可以达到50%。之所以省料主要是其生产方式决定的。PCB的布线密度大、面积小,节约了PCB的使用和制造成本;SMC和SMD引线短甚至有的没有引线,这方面就降低了引线成本;引线少从而剪线工序使用少,节省能源消耗和设备损耗;频射特兴高,降低了调试成本;缺陷率低,即产品的耐用性好,降低了返修率,使得返修的成本下降。综合这一系列的特点,利用SMT设备生产的产品成本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电子产品行业的高速发展,而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则为更趋向于便携,因而电子产品越来越小,越来越方便携带和使用。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使得电子产品的生产技术高速发展,SMT技术也更趋于完善。
SMT的发展前景
SMT技术起源于美国,其技术上的高组装密度和高可靠性能方面,使其在军事装备领域和投资用电子终端产品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国SMT开始使用是在八十年代的初期,相较于其他国家属于起步晚的,第一条生产线是从当时的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引进的,用于生产彩电的零部件彩电调谐器。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了从事SMT设备生产的企业,并且不止一家,SMT生产设备的应用也将近百家企业,短短几年已经颇具规模。金融危机之后的2010年,中国的电子行业迅速崛起,SMT产业更是发展迅猛,整个SMT行业的眼光都由发达国家转而投向了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信息行业及其周边产业越发繁华,发展速度持续增长,跃居世界领先位置。信息行业带动电子制造业的发展,使得SMT技术高速发展,很快跃居世界前列,行业规模增长迅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从制造大国一步一个脚印,逐渐过渡到制造强国上去。
其发展历史见表1所示。
表1 SMT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960—1975):小型化,不成规模,混合集成电路,主要涉及产品为计算器、石英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