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C铆合剪铜线设备的装配、调试与改进
目录
引言 1
一、铆合剪铜线设备自动化的必要性及课题研究意义 2
二、铆合剪铜线设备的装配 2
(一)底座的组装 2
(二)旋转工位 3
(三)下压部分导向轴 4
(四)铆合工位调整块和压力计固定板 5
(五)剪切工位导轨和剪刀 5
三、设备整体结构 7
(一)扫描工位 8
(二)铆合工位 9
(三)夹剪工位 11
(四)旋转工位 12
(五)下压工位 13
(六)气路部分 13
四、动作流程 14
五、设备的调试 14
(一)显示屏上的调试 14
(二)下压和旋转之间的配合 15
(三)铆合工位的调试 15
(四)剪切工位的位置调整及加紧部分的修改 16
(五)治具的调节 16
(六)对于剪掉铜线的检测 18
六、设备的改进 18
(一)对于剪掉铜线检测的改进 18
(二)下压工位的改进方法 19
(三)提高剪刀使用寿命 19
(四)对于夹紧动作的修改 19
(五)设备效率的提高 20
总结 21
谢辞 22
参考文献 23
引言
马达转子作为汽车心脏发动机的一个关键配件,其功能是起动内燃机使其曲轴达到能进行点火或混合气燃烧的转速,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的起动,是汽车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起动系统将储存在蓄电池内的电能变成机械能,要实现这种功能必须使用起动机。起动机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功用由直流电动机产生动力,经传动机构带动发动机曲轴转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的起动。起动机在今后发展必须满足汽车品种、型式、规格不断增加和发动机、整车设计的优化与水平提高对起动机提出的更高的需求,并且要以能、环保为主题同时在可靠、安全、舒适等方面出现一次大的技术变革和突破。
电机由转子和定子组成,铆合剪铜线设备针对转子产品,在大规模生产线上,不仅解决劳动力上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一些技术及安全上的改进,换掉原先的动力原件,使得环保上有提高,更容易操作和安全,对于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并加以改进,。
本文通过铆合剪铜线设备对于非标自动化的整体概述,从生产过程,加工、安装、动作流程、调试及改进,对于本设备从装配、调试到生产等出现一系列问题经行解决,并根据解决的办法对于设备加以改进,提高使用寿命和效率。
一、铆合剪铜线设备自动化的必要性及课题研究意义
对于现如今的社会,自动化已经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大多数应用于大规模,大数量生产的行业中,取代了人力劳动,实现全面自动,使在极少数人的状况下,实现大规模生产。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本设备属于非标自动化设备(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非标准类的自动化设备)。
铆合剪铜线设备,是汽车马达生产线的一部分,他完成对其马达转子的铆合和剪铜线,对于人力来说完成不仅苦难费力,而且效率很难去提高,对于整个生产线上,如果需要大量人力,无论效益,完成效率和大批量的生产都不可能完成。对于铆合剪铜线不仅完成对转子铆合和铜线剪切,提高了效率,对于汽车马达的安全进行了保障。它对于现代汽车越来越需求的大批量生产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课题主要对于本设备主要从装配到调试到对设备进行改进先是设备的装配,在装配过程遇到的问题并对其解决,装配对于每一个工位,零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返修。装配完成之后设备的整体结构就出来了。对于设备在完成产品经行调试,对于在调试遇到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分析设备的机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对设备改进,使得设备动作稳定,更容易调节设备结构,并对设备动作进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二、铆合剪铜线设备的装配
(一)底座的组装
装配根据工程师的装配图经行装配,首先框架要给框架装装上脚杯和脚轮架下有四个重型地脚支撑,要把M16实心脚杯和环球脚轮装在地脚板上,如图1-1所示。
图1-1重型地脚
由于整个框架焊接好之后要拿去喷漆,这样就会把下面装脚杯和脚轮的螺纹覆盖,所以要拿M16的丝攻回一下牙。之后就是把两块支撑板装上,板装在框架上需要自己配孔,板装在框架上要水平,两侧露出架子的距离要一样,可以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然后用C形夹来夹住大板,然后打孔固定。侧面是不锈钢板,也需要自己配孔。
(二)旋转工位
之后就是装零部件,对于旋转工位,板中间有一个孔是装旋转工位的,旋转装工位用的是轴承,轴承装在杆上,由于之间的配合比较紧密,需要用锤子敲打下去,而且要保证轴承水平装下去,否则过程中会损坏轴承。之后就把轴承装在轴套里,在装轴承过程中要注意轴承装是有方向的,这个轴承一边是受力方向,要把受力方向装在里面,这个装配之前就要确认清楚,否则就拆掉重新装(因为装配轴承配合比较紧密,装上去是用锤子慢慢敲打),所以比较困难,如图1-2所示。
图1-2旋转部分
轴传动是利用皮带,所以要有齿轮,在齿轮装配就要用到键,因为在这个设备装配键不是标准件,也就是没有购买,需要自己磨。因为买的键是一个长的,也就是需要多少就截掉多少,用钢板尺量出需要键的长度,然后用角磨机经行切,然后拿到砂轮机上就行磨,但是和键槽配合的两个侧面就不能磨,需要配合的紧密,否则会有误差。
接下来就是把这个旋转的部分装在中间的孔中,因为在无论是轴、杆子和孔之间都要过盈配合,而部分与孔怎么也装不上去,之后只能把板拆下来,去精加工经行返修。因为板比较大,需要精度比较高,而且它们之间配合相差不是很大,最主要的是在这个设备中旋转工位比较重要,它需要和下压工位紧密配合,精度比较高,所以修改不能很大,只能到精加工CNC上就行返修,而且需要在CNC上用铣刀走一圈就可以了,修改的尺寸很小。还有的就是衬套和轴以及键之间的配合,也比较难装上去,可以用细的砂纸把轴和键去一下毛刺。在旋转工位上侧面有一个产品限位块,上面有两个突出部分,用来限制产品,确保产品很容易放进去,但是因为有毛刺,放下去比较困难,需要拿锉刀进行修改,但是不能修改过大,否则就起不到限位的作用,修改之后用砂纸保证圆滑。
(三)下压部分导向轴
在下压部分上,是两块立板支撑上面是一个气缸完成下压动作,对于立板下面与大板之间的组装和上面两个立板和上面的横板之间都是有销子的,下面的固定块是靠里面销子固定在板面上,因为下压部分和旋转工位之间的配合,所以装上销子,来完成精度。下面的旋转工位就已经固定死了,不能再做改动,自然导向轴,如图1-3所示。要求就必须高,镀镍处理,这个平行度和同心度要在两丝(0.02mm)以内,因为它要保住与旋转台在同一个中心,如果它没有保证,其它不可能以其为基准来调中心。
(三)铆合工位的调试
铆合动作靠的是电缸,而铆合电缸固定座下面一块板是横向的U型槽调整板可以前后移动,而电缸固定座也可以左右移动,因为移动位置不是很大,而且都是前后左右水平移动,靠人去移动很困难因此调整螺栓,锁在板上,螺栓放在调整块上,转动螺栓来移动位置,方便和利用精确微调。调到每个铆合部分压头和治具的横面水平,需要反复试几次。而是否铆紧,靠的就是对电缸前进位置进行调节,电缸靠伺服驱动器来控制,可以设置电缸的行程和位置,实现精准动作,而这个设备是由压力计和电缸前进,铆合提供的反作用力,由压力计反应压力,从而改变电缸行程。按压治具嵌在转子中,电缸压头顶在按压治具侧面,使其铆合紧,铆合一根铜线就使治具的每个侧面和压头平行,这样不仅铆的紧,而且美观。因为产品转子有十二根铜线,所以治具有十二个侧面。可以在触摸屏上调节压力,每铆合一根铜线就在触摸屏上改变压力从而改变电缸的行程,每铆紧一根铜线就记下压力值,一直反复。
引言 1
一、铆合剪铜线设备自动化的必要性及课题研究意义 2
二、铆合剪铜线设备的装配 2
(一)底座的组装 2
(二)旋转工位 3
(三)下压部分导向轴 4
(四)铆合工位调整块和压力计固定板 5
(五)剪切工位导轨和剪刀 5
三、设备整体结构 7
(一)扫描工位 8
(二)铆合工位 9
(三)夹剪工位 11
(四)旋转工位 12
(五)下压工位 13
(六)气路部分 13
四、动作流程 14
五、设备的调试 14
(一)显示屏上的调试 14
(二)下压和旋转之间的配合 15
(三)铆合工位的调试 15
(四)剪切工位的位置调整及加紧部分的修改 16
(五)治具的调节 16
(六)对于剪掉铜线的检测 18
六、设备的改进 18
(一)对于剪掉铜线检测的改进 18
(二)下压工位的改进方法 19
(三)提高剪刀使用寿命 19
(四)对于夹紧动作的修改 19
(五)设备效率的提高 20
总结 21
谢辞 22
参考文献 23
引言
马达转子作为汽车心脏发动机的一个关键配件,其功能是起动内燃机使其曲轴达到能进行点火或混合气燃烧的转速,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的起动,是汽车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起动系统将储存在蓄电池内的电能变成机械能,要实现这种功能必须使用起动机。起动机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功用由直流电动机产生动力,经传动机构带动发动机曲轴转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的起动。起动机在今后发展必须满足汽车品种、型式、规格不断增加和发动机、整车设计的优化与水平提高对起动机提出的更高的需求,并且要以能、环保为主题同时在可靠、安全、舒适等方面出现一次大的技术变革和突破。
电机由转子和定子组成,铆合剪铜线设备针对转子产品,在大规模生产线上,不仅解决劳动力上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一些技术及安全上的改进,换掉原先的动力原件,使得环保上有提高,更容易操作和安全,对于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并加以改进,。
本文通过铆合剪铜线设备对于非标自动化的整体概述,从生产过程,加工、安装、动作流程、调试及改进,对于本设备从装配、调试到生产等出现一系列问题经行解决,并根据解决的办法对于设备加以改进,提高使用寿命和效率。
一、铆合剪铜线设备自动化的必要性及课题研究意义
对于现如今的社会,自动化已经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大多数应用于大规模,大数量生产的行业中,取代了人力劳动,实现全面自动,使在极少数人的状况下,实现大规模生产。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本设备属于非标自动化设备(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非标准类的自动化设备
铆合剪铜线设备,是汽车马达生产线的一部分,他完成对其马达转子的铆合和剪铜线,对于人力来说完成不仅苦难费力,而且效率很难去提高,对于整个生产线上,如果需要大量人力,无论效益,完成效率和大批量的生产都不可能完成。对于铆合剪铜线不仅完成对转子铆合和铜线剪切,提高了效率,对于汽车马达的安全进行了保障。它对于现代汽车越来越需求的大批量生产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课题主要对于本设备主要从装配到调试到对设备进行改进先是设备的装配,在装配过程遇到的问题并对其解决,装配对于每一个工位,零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返修。装配完成之后设备的整体结构就出来了。对于设备在完成产品经行调试,对于在调试遇到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分析设备的机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对设备改进,使得设备动作稳定,更容易调节设备结构,并对设备动作进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二、铆合剪铜线设备的装配
(一)底座的组装
装配根据工程师的装配图经行装配,首先框架要给框架装装上脚杯和脚轮架下有四个重型地脚支撑,要把M16实心脚杯和环球脚轮装在地脚板上,如图1-1所示。
图1-1重型地脚
由于整个框架焊接好之后要拿去喷漆,这样就会把下面装脚杯和脚轮的螺纹覆盖,所以要拿M16的丝攻回一下牙。之后就是把两块支撑板装上,板装在框架上需要自己配孔,板装在框架上要水平,两侧露出架子的距离要一样,可以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然后用C形夹来夹住大板,然后打孔固定。侧面是不锈钢板,也需要自己配孔。
(二)旋转工位
之后就是装零部件,对于旋转工位,板中间有一个孔是装旋转工位的,旋转装工位用的是轴承,轴承装在杆上,由于之间的配合比较紧密,需要用锤子敲打下去,而且要保证轴承水平装下去,否则过程中会损坏轴承。之后就把轴承装在轴套里,在装轴承过程中要注意轴承装是有方向的,这个轴承一边是受力方向,要把受力方向装在里面,这个装配之前就要确认清楚,否则就拆掉重新装(因为装配轴承配合比较紧密,装上去是用锤子慢慢敲打),所以比较困难,如图1-2所示。
图1-2旋转部分
轴传动是利用皮带,所以要有齿轮,在齿轮装配就要用到键,因为在这个设备装配键不是标准件,也就是没有购买,需要自己磨。因为买的键是一个长的,也就是需要多少就截掉多少,用钢板尺量出需要键的长度,然后用角磨机经行切,然后拿到砂轮机上就行磨,但是和键槽配合的两个侧面就不能磨,需要配合的紧密,否则会有误差。
接下来就是把这个旋转的部分装在中间的孔中,因为在无论是轴、杆子和孔之间都要过盈配合,而部分与孔怎么也装不上去,之后只能把板拆下来,去精加工经行返修。因为板比较大,需要精度比较高,而且它们之间配合相差不是很大,最主要的是在这个设备中旋转工位比较重要,它需要和下压工位紧密配合,精度比较高,所以修改不能很大,只能到精加工CNC上就行返修,而且需要在CNC上用铣刀走一圈就可以了,修改的尺寸很小。还有的就是衬套和轴以及键之间的配合,也比较难装上去,可以用细的砂纸把轴和键去一下毛刺。在旋转工位上侧面有一个产品限位块,上面有两个突出部分,用来限制产品,确保产品很容易放进去,但是因为有毛刺,放下去比较困难,需要拿锉刀进行修改,但是不能修改过大,否则就起不到限位的作用,修改之后用砂纸保证圆滑。
(三)下压部分导向轴
在下压部分上,是两块立板支撑上面是一个气缸完成下压动作,对于立板下面与大板之间的组装和上面两个立板和上面的横板之间都是有销子的,下面的固定块是靠里面销子固定在板面上,因为下压部分和旋转工位之间的配合,所以装上销子,来完成精度。下面的旋转工位就已经固定死了,不能再做改动,自然导向轴,如图1-3所示。要求就必须高,镀镍处理,这个平行度和同心度要在两丝(0.02mm)以内,因为它要保住与旋转台在同一个中心,如果它没有保证,其它不可能以其为基准来调中心。
(三)铆合工位的调试
铆合动作靠的是电缸,而铆合电缸固定座下面一块板是横向的U型槽调整板可以前后移动,而电缸固定座也可以左右移动,因为移动位置不是很大,而且都是前后左右水平移动,靠人去移动很困难因此调整螺栓,锁在板上,螺栓放在调整块上,转动螺栓来移动位置,方便和利用精确微调。调到每个铆合部分压头和治具的横面水平,需要反复试几次。而是否铆紧,靠的就是对电缸前进位置进行调节,电缸靠伺服驱动器来控制,可以设置电缸的行程和位置,实现精准动作,而这个设备是由压力计和电缸前进,铆合提供的反作用力,由压力计反应压力,从而改变电缸行程。按压治具嵌在转子中,电缸压头顶在按压治具侧面,使其铆合紧,铆合一根铜线就使治具的每个侧面和压头平行,这样不仅铆的紧,而且美观。因为产品转子有十二根铜线,所以治具有十二个侧面。可以在触摸屏上调节压力,每铆合一根铜线就在触摸屏上改变压力从而改变电缸的行程,每铆紧一根铜线就记下压力值,一直反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jdgc/1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