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的工时管理系统在科室中的具体实现(源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大到云计算,云存储,小到一个手机的APP。近几年里,软件行业呈现出迅猛的长势,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企业投入到软件行业中。在企业开发项目的过程中,对项目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本课题介绍的可视化工时管理系统以科室的工时管理流程为基础,主要解决项目开发过程中工时统计和工时审核的需求,提升传统工时管理的效率。本论文以项目开发的流程为主线,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讨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系统需求分析 2
1.1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
1.2 需求描述 2
2 系统概要设计 3
2.1 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 3
2.1.1 易用性 3
2.1.2 可拓展性 3
2.1.3 可维护性 3
2.2 系统开发技术简介 3
2.2.1 Java Web 与MVC 3
2.2.2 Spring 4
2.2.3 MyBatis 4
2.2.4 Boostrap 4
2.2.5 Echarts 5
3 系统详细设计 5
3.1 流程设计 5
3.1.1 用户登陆 5
3.1.2 修改密码 6
3.1.3 工时填报 6
3.1.4 工时删除 7
3.1.5 工时修改 7
3.1.6 工时查询 8
3.1.7 工时审核 8
3.1.8 工时统计 9
3.2 数据库设计 9
3.2.1 员工表 9
3.2.2 部门表 10
3.2.3 项目表 10
3.2.4 模块表 10
3.2.5 事务类型表 11
3.2.6 工时信息表 11
4 功能实现 12
4.1 环境搭建 12
4.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配置maven 12
4.1.2 web.xml配置 14
4.1.3 spring配置 14
4.1.4 配置spring MVC 16
4.2 代码编写 16
4.2.1 前台 16
4.2.2 后台 17
5 功能测试 19
5.1 测试概述 19
5.2 测试结果界面展示 20
5.2.1 登陆界面 20
5.2.2 主界面 20
5.2.3 注销功能 21
5.2.4 修改密码 21
5.2.5 操作工时 22
5.2.6 统计工时 23
5.2.7 审核工时 23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3
可视化的工时管理系统在科室中的具体实现
引言
引言
目前,国内外的办公OA系统可以说是相当成熟,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国内比较出名的像阿里巴巴的钉钉,具备打卡、局域网交流等功能;本系统主要迎合科室内部工时管理的需求,用于提升项目管理效率,针对这方面的功能在目前的办公系统中还较为鲜见。
系统需求分析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现有的工时管理方式:每周各小组的成员将当周的工时信息写在Word文档或Excel表格上并通过局域网发给各自的组长,由组长对所有小组成员的工时信息进行审核,如发现有成员工时信息填报错误的,则打回给对应小组成员,让其进行修改后再进行审核,当所有成员工时信息正确无误后,将所有人的工时信息进行压缩打包,发送给科室的科长,科长统计科室所有人的工时信息,并对科室当周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
为了使本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科室工时管理效率,本系统需要解决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工时信息存储数据易丢失
所有的工时信息以文档的形式存储在个人PC磁盘上,由于个人PC的特点,往往会因为操作不当而造成数据丢失,且数据一旦丢失,完美恢复的可能性较低,所以工时信息采用这样的存储方式并不合适。本系统将所有的信息存储在服务器的关系型数据库中,由于服务器稳定性高,数据丢失概率极小,能够有效地解决数据存储安全性问题。
工时信息收集周期时间长
现有的工时信息收集流程严格按照科室人员体系的层次结构,从小组成员到组长再到科长,收集各环节上层对下层存在着强依赖关系,比如在组长未收集完所有组员的工时信息时,科长对该组的工时情况一无所知。本系统将原本的工时收集流程“压扁”,取消层级结构之间的依赖关系,为工时统计提供一个公共的平台。
工时审核流程繁琐
组长在工时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成员填报的工时信息有误时,则需要告诉该成员,并在成员修改后再进行重新审核,流程较繁琐。本系统由于对工时信息数据统一管理,数据只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避免了工时审核流程中工时信息数据频繁地在用户之间传输,大大简化了工时审核流程。
工时信息统计结果不易分析
当整个科室的工时信息收集完成后,所得到的只是大量的数据,而进行工时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从这些工时信息中获得科室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项目进展,使用人工收集,则在收集完数据后需要进行手动统计和分析,整个过程费时费力。本系统对一些重要统计信息的统计工作交由计算机进行处理,这样不仅能够做到统计效率高,还可以进行实时统计。
需求描述
为了满足科室工时管理的需要,在仔细研究了工时管理流程后,整理出了工时管理至少有如下需求: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系统需求分析 2
1.1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
1.2 需求描述 2
2 系统概要设计 3
2.1 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 3
2.1.1 易用性 3
2.1.2 可拓展性 3
2.1.3 可维护性 3
2.2 系统开发技术简介 3
2.2.1 Java Web 与MVC 3
2.2.2 Spring 4
2.2.3 MyBatis 4
2.2.4 Boostrap 4
2.2.5 Echarts 5
3 系统详细设计 5
3.1 流程设计 5
3.1.1 用户登陆 5
3.1.2 修改密码 6
3.1.3 工时填报 6
3.1.4 工时删除 7
3.1.5 工时修改 7
3.1.6 工时查询 8
3.1.7 工时审核 8
3.1.8 工时统计 9
3.2 数据库设计 9
3.2.1 员工表 9
3.2.2 部门表 10
3.2.3 项目表 10
3.2.4 模块表 10
3.2.5 事务类型表 11
3.2.6 工时信息表 11
4 功能实现 12
4.1 环境搭建 12
4.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配置maven 12
4.1.2 web.xml配置 14
4.1.3 spring配置 14
4.1.4 配置spring MVC 16
4.2 代码编写 16
4.2.1 前台 16
4.2.2 后台 17
5 功能测试 19
5.1 测试概述 19
5.2 测试结果界面展示 20
5.2.1 登陆界面 20
5.2.2 主界面 20
5.2.3 注销功能 21
5.2.4 修改密码 21
5.2.5 操作工时 22
5.2.6 统计工时 23
5.2.7 审核工时 23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3
可视化的工时管理系统在科室中的具体实现
引言
引言
目前,国内外的办公OA系统可以说是相当成熟,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国内比较出名的像阿里巴巴的钉钉,具备打卡、局域网交流等功能;本系统主要迎合科室内部工时管理的需求,用于提升项目管理效率,针对这方面的功能在目前的办公系统中还较为鲜见。
系统需求分析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现有的工时管理方式:每周各小组的成员将当周的工时信息写在Word文档或Excel表格上并通过局域网发给各自的组长,由组长对所有小组成员的工时信息进行审核,如发现有成员工时信息填报错误的,则打回给对应小组成员,让其进行修改后再进行审核,当所有成员工时信息正确无误后,将所有人的工时信息进行压缩打包,发送给科室的科长,科长统计科室所有人的工时信息,并对科室当周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
为了使本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科室工时管理效率,本系统需要解决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工时信息存储数据易丢失
所有的工时信息以文档的形式存储在个人PC磁盘上,由于个人PC的特点,往往会因为操作不当而造成数据丢失,且数据一旦丢失,完美恢复的可能性较低,所以工时信息采用这样的存储方式并不合适。本系统将所有的信息存储在服务器的关系型数据库中,由于服务器稳定性高,数据丢失概率极小,能够有效地解决数据存储安全性问题。
工时信息收集周期时间长
现有的工时信息收集流程严格按照科室人员体系的层次结构,从小组成员到组长再到科长,收集各环节上层对下层存在着强依赖关系,比如在组长未收集完所有组员的工时信息时,科长对该组的工时情况一无所知。本系统将原本的工时收集流程“压扁”,取消层级结构之间的依赖关系,为工时统计提供一个公共的平台。
工时审核流程繁琐
组长在工时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成员填报的工时信息有误时,则需要告诉该成员,并在成员修改后再进行重新审核,流程较繁琐。本系统由于对工时信息数据统一管理,数据只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避免了工时审核流程中工时信息数据频繁地在用户之间传输,大大简化了工时审核流程。
工时信息统计结果不易分析
当整个科室的工时信息收集完成后,所得到的只是大量的数据,而进行工时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从这些工时信息中获得科室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项目进展,使用人工收集,则在收集完数据后需要进行手动统计和分析,整个过程费时费力。本系统对一些重要统计信息的统计工作交由计算机进行处理,这样不仅能够做到统计效率高,还可以进行实时统计。
需求描述
为了满足科室工时管理的需要,在仔细研究了工时管理流程后,整理出了工时管理至少有如下需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