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Zn20Al焊丝焊接2A01铝合金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研究了80Zn-20Al钎料的显微组织、铺展性能、2A01铝合金焊缝显微组织以及钎焊接头力学性能。铺展试验结果表明,510℃时铺展面积为210.10mm2,520℃时为221.86mm2,530℃时为236.01 mm2。随着实验温度的提高,铺展面积增大。钎焊接头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接强度可达到138.36MPa,搭接强度可以达到131.57MPa。钎缝显微组织分析表明,钎缝内的枝状组织为共析组织,共析组织周围为黑白相间的铝基固溶体与锌基固溶体构成。 关键词
TB3合金微弧氧化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课题选用微弧氧化技术(MAO),在TB3合金基体表面制备氧化陶瓷膜。通过XRD分析膜层的相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膜层的表面形貌,用摩擦磨损实验机进行摩擦性能测试,研究经过不同条件微弧氧化处理的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测量基体和微弧氧化处理后试样的接触角探究亲水性的变化,利用全浸试验法探究微弧氧化处理的样品的耐腐蚀性能。 结果表明:TB3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的最佳电压为450V,最佳时间为20min,此时试样的摩擦性能也是最好的;氧化膜层的厚度会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而变厚,但存在极
Ti2.5Cu微弧氧化及其表面性能的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课题选用微弧氧化技术(MAO),在Ti-2.5Cu基体表面制备TiO2氧化膜。通过XRD分析膜层的相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膜层的表面形貌;用摩擦磨损实验机进行摩擦性能测试,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磨痕形貌,研究不同工艺对摩擦系数和磨痕形貌的影响;利用全浸试验研究TiO2氧化层在生理盐水中的耐腐蚀性能,并与Ti-2.5Cu基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微弧氧化后的膜层中出现金红石及锐钛矿TiO2相,与基体相比,膜层的亲水性和耐蚀性变好,550V-10min进行微弧氧化时,其膜层的致密度
Ti6Al4V合金表面超疏水涂层的制备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文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对Ti-6Al-4V合金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微弧氧化工艺参数对TiO2表面形貌的影响,并通过对微弧氧化膜层进行疏水性处理,考察了PFOTS溶液浓度和试样浸泡时间对薄膜与水滴之间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6Al-4V合金微弧氧化的最佳电参数为正向电压440V、频率为500Hz、氧化时间为5min;超疏水处理过程中的浸泡时间为3h、溶液浓度为0.075%时接触角最大。此外,在微弧氧化最佳电参数下制备的TiO2薄膜,其硬度值由基体时的220HV提高到5
医用钛材表面顺序接枝聚乙二醇及REDV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钛及其合金材料由于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在骨替代材料、血管支架等医疗器械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其表面生物相容性却有待提高。本课题主要采用顺序接枝的方法依次在钛表面接枝聚乙二醇和REDV(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来赋予材料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以及特异性促内皮细胞生长的能力,并对改性后材料的亲疏水性、表面化学结构、内皮细胞生长性能和血液相容性进行研究。 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的分析表明,材料表面成功地固定了聚乙二醇和REDV;表面改
多孔TiMo合金的微弧氧化表面改性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文采用微弧氧化对多孔Ti-Mo合金表面进行改性,研究Mo元素含量、造孔剂添加量、造孔剂粒径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多孔Ti-Mo合金中Mo元素含量的增多,微弧氧化前后的硬度均先升后降,且微弧后合金硬度相较微弧前提高近一倍;而Mo元素含量对合金的减摩性及耐蚀性影响并不大。随着造孔剂添加量增大,微弧前合金硬度呈增长趋势,而微弧后硬度则先增后减;当造孔剂添加量在0%~ 15%时,造孔剂添加量越少,耐蚀性越好;但造孔剂添加量对合金减摩性影响不大。随着造孔剂
多巴胺修饰氧化石墨烯在抗凝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钛及其合金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生理腐蚀性能,在血液接触材料方面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应用,但其表面抗凝血性能不足。本课题采用多巴胺修饰氧化石墨烯对钛合金表面进行改性,从而提高材料的抗凝血性能。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的分析表明在钛表面成功的沉积了多巴胺和氧化石墨烯,水接触角的测量证实改性后材料表面的亲水性显著提高。采用血小板黏附实验对材料的抗凝血性能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的血小板粘附数量大大减少,血小板聚集程度以及变形程度也大大减少,表明
大尺度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机制的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有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本课题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作为原料,研究钛酸四丁酯的浓度对制备的二氧化钛颗粒的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出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金相主要为锐钛矿。颗粒大小分布均匀,颗粒 彼此间有一定的团聚,合成的二氧化钛颗粒粒径分别为:220nm、310nm、 410nm、450nm、738nm和870nm。研究表明颗粒的粒径随着钛酸四丁酯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随着浓度的增加,颗粒的粒径也随之增加。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溶胶-凝
层层自组装载肝素石墨烯涂层的抗凝血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石墨烯由于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以装载药物,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本课题以医用钛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层层自组装(LBL)的方法在材料表面制备载肝素的氧化石墨烯涂层,并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层层自组装方法成功地在钛生物材料表面制备了载肝素的氧化石墨烯涂层;水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层-层自组装表面改性后材料表面亲水性提高;血小板粘附性实验表明,层-层自组装改性后材料的抗凝血性能提高。内皮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氧
材料表面巯烯聚合改性及其血液相容性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点击化学一经提出后,由于其简便、高效、高选择性的特点而迅速成为了功能性生物医用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合成的新方法。随着科研者对点击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反应的类型逐渐被开发出来,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本文将从巯基-烯点击反应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出发,介绍了巯基-烯点击反应的机理和应用,并通过巯烯聚合反应在硅片表面接枝具有优异表面抗污性能的甲基丙烯酰乙基磺基甜菜碱(SBMA),实现抗凝硅片表面的构建,并详细考查了其表面的血液相容性。通过单体浓度和紫外接枝时间的不同对巯烯聚
材料表面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微图形的制备及评价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现代治疗手段主要是介入支架治疗冠心病。但是,由于支架材料的表面抗凝血性不足,以及抗增生药物引起的内皮愈合延迟,往往导致术后支架植入的失败。 为了改善支架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本文通过在不锈钢材料表面固定多巴胺,然后采用硫酸软骨素和多聚赖氨酸的纳米颗粒,利用微接触印刷技术,在样品表面制备呈微图形化分布的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从而达到提高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能有效的固定在材料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