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下纯钛与 ZrO2(CaO 稳定)铸型界面反应研究

电磁场下纯钛与 ZrO2(CaO 稳定)铸型界面反应研究
通过充分反应法,研究了电磁场下,钛熔体与 ZrO2(CaO 稳定)陶瓷界面反
应后金属一侧的组织形貌,并与重力场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电磁场下的界
面反应产物形貌与重力场下相差很大,且和重力场相比,电磁场下的界面反应进
程更快,反应程度也更为剧烈。依据热量和质量守恒定律,综合考虑电磁场、温
度场、浓度场、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电磁场下钛熔体与 ZrO2(CaO 稳定)
陶瓷界面反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接触时间、浇注温度、铸型预热温度对铸件中
氧浓度和反应层厚度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接触时间、浇
注温度、铸型预热温度的增加,界面反应层厚度也随之增大。
关键词 钛熔体;ZrO2(CaO 稳定);界面反应;数值模拟
1 引言.1
1.1 钛的特点及其性质 . 1
1.2 钛合金的应用. 2
1.3 氧化物陶瓷型壳. 4
1.4 影响界面反应的因素 . 4
1.5 研究内容. 5
2 钛熔体与陶瓷铸型界面反应产物形貌  5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5
2.2 实验方法 6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 3 数值模拟. 7
3.1 物理过程. 7
3.2 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 8
3.3 浓度场数学模型. 9
3.4 电磁场下的数学模型 . 9
3.3 等效导热系数与扩散系数的处理 . 10
3.4 感应线圈加热功率 . 10
3.5 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11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在地壳中,钛的含量接近 0.56%(质量分数),它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而在钛
金属中加入铝、钒、钼、铬等其它元素便形成了钛合金,又让它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结
构材料,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钛合金的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抗腐蚀
性能、高温力学性能、抗疲劳和蠕变性能都很好,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一种新型
的、很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结构材料[1]。
近几年,钛工业和钛的加工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钛合金的加工技术更加成熟,
钛合金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地方,比如航天航空、化工业、医用行业、冶金业。但是
钛的冶炼技术在现在还不是很容易,钛几乎与所有的耐火材料都能发生界面反应,从
而使铸件的表面质量大幅度降低,而 ZrO2 陶瓷材料现在被广泛应用于钛的铸造,ZrO2
陶瓷铸型材料相对于其他铸型材料有着许多优点,所以我们通过研究钛与 ZrO2 的界
面反应,从而得出界面反应的一般微观机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1.1 钛的特点及其性质
1.1.1 钛的特点
钛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它具有很多的优良性能。钛的密度为 4.54g/cm3,比钢
轻 43%,比金属镁稍重一些。机械强度却与钢相差不多,比铝大两倍,比镁大五倍。
钛耐高温,熔点 1942K,比黄金高近 1000K,比钢高近 500K [2]。
钛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金属。加热时能与 O2、N2、H2、S 和卤素等非金属作
用。但在常温下,钛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极薄的氧化物保护膜,可以抵抗强酸的作
用,表现出强的抗腐蚀性。因此,一般金属在酸、碱、盐的溶液中变得千疮百孔而钛
却安然无恙。钛的性能与所含碳、氮、氢、氧等杂质含量有关,最纯的碘化钛杂质含
量不超过 0.1%,但其强度低、塑性高。99.5%工业纯钛的性能为:密度 ρ=4.3g/cm3,
熔点为 1800℃,导热系数 λ 为 15.23W/(m.K),抗拉强度 σb 为 538MPa,伸长率 δ 为
24%,断面收缩率 ψ 为 24%,弹性模量 E 为 1.077×105MPa,硬度为 HB194[3]。
1.1.2 钛的化学与物理性质
(1)比强度高 钛合金的密度一般在 4.5g/cm3 左右,仅为钢的 60%,纯钛的强
度接近普通钢的强度。
(2)热强度高 使用温度比铝合金高几百度,在中等温度下仍能保持所要求的
强度,可在 450~50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钛合金在 150℃~500℃范围内仍有很高
的比强度。
(3)易吸气 钛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高温下易与碳、氮、氢、氧发生反应。
 (4)低温性能好 钛合金在低温和超低温下,仍能保持其力学性能。低温性能
好,间隙元素极低的钛合金,如 TA7,在-253℃下还能保持一定的塑性。因此,钛合
金也是一种重要的低温结构材料。
(5)抗蚀性好 钛合金在潮湿的大气和海水介质中工作,其抗蚀性远优于不锈
钢;对点蚀、酸蚀、应力腐蚀的抵抗力特别强;对碱、氯化物、氯的有机物品、硝酸、
硫酸等有优良的抗腐蚀能力。但钛对具有还原性氧及铬盐介质的抗蚀性差[4]。 (6)化学活性大 钛的化学活性大,与大气中 O、N、H、CO、CO2、水蒸气、
氨气等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含碳量大于 0.2%时,会在钛合金中形成硬质 TiC;温度
较高时,与 N 作用也会形成 TiN 硬质表层;在 600℃以上时,钛吸收氧形成硬度很高
的硬化层;氢含量上升,也会形成脆化层[5]。吸收气体而产生的硬脆表层深度可达 0.1~
0.15 mm,硬化程度为 20%~30%。钛的化学亲和性也大,易与摩擦表面产生粘附现
象。
(7)导热系数小、弹性模量小 钛的导热系数 λ=15.24W/(m.K)约为镍的 1/4,
铁的 1/5,铝的 1/14,而各种钛合金的导热系数比钛的导热系数约下降 50%。钛合金
的弹性模量约为钢的 1/2,故其刚性差、易变形,不宜制作细长杆和薄壁件,切削时
加工表面的回弹量很大,约为不锈钢的 2~3 倍,造成刀具后刀面的剧烈摩擦、粘附、
粘结磨损[5]。
1.2 钛合金的应用
1.2.1 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航天飞行器制造上选择金属材料的原则是:所选金属要密度较小、熔点高、耐高
温、不易氧化变质、硬度高、强度大。而钛合金因为具有高强度、高断裂韧性以及良
好的抗腐蚀性和可焊接性等性能,非常适合于航空航天业中。随着飞机机身越来越多
地采用复合材料结构,钛基材料用于机身的比例也将日益增大,因为钛与复合材料的
结合性能远远优于铝合金。例如:与铝合金相比,钛合金可使机身结构的寿命提高 60%。
钛合金极高的强度/密度比(达 20∶1,即重量可减轻 20%)为减轻大型构件的重量提
供了解决方案。此外,钛合金固有的高耐蚀性(与钢材相比)也可以节省飞机日常运
行和维护保养的成本[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jscl/46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