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2O3掺杂ZrO2超细粉的制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文主要采用ZrOCl2·8H2O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以去离子水作为溶剂,经过液相沉淀法制备了掺杂不同摩尔比例Al2O3的二氧化锆前驱体沉淀,并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煅烧制备二氧化锆粉体,利用 XRD、SEM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增高二氧化锆粉末粒径逐渐增大,并且四方相体积分数也逐渐增大;随着掺杂氧化铝量的增多,二氧化锆粉末粒径逐渐减小,四方相体积分数含量先增大后减小。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锆,液相沉淀法,掺杂氧化铝

AZ31镁合金表面复合处理及其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镁合金由于其较差的耐蚀性和在人体中的较快的腐蚀速度很难在生物医用领域有所应用。本文通过微弧氧化和羟基磷灰石(HA)凝胶涂覆对AZ31B镁合金进行表面改性以获得有较好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复合膜层。对所获得的镁合金进行HA凝胶涂覆封孔处理,用XRD、SEM进行物相和形貌分析,通过极化曲线测试复合处理后镁合金的耐蚀性。 结果表明:微弧氧化法获得的镁合金表面为多孔的蜂窝状陶瓷膜层。通过改变电压,时间频率和占空比寻找最佳的参数组合。当微弧氧化的电压为400 V,时间为3 min,频率

AZ31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处理及其生物摩擦学性能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镁合金耐蚀性较差,在人体中的磨损速度过快,限制了其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本文以AZ31B镁合金为基体,研究了微弧氧化参数对最终膜层表面形貌、厚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并且以GCr15球为对磨件,采用多功能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了频率和电压等参数对微弧氧化涂层在模拟体液中的生物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微弧氧化的电压、时间、脉冲频率和占空比分别为400 V、3 min、700 Hz和50 %时,得到的微弧氧化膜层较为平整,表面形貌裂纹较少,孔径小,孔隙率高,膜层厚度适中。镁合

AZ31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处理及其耐蚀性能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镁合金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因其比强度高、密度小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镁合金的腐蚀速度过快制约了材料的临床应用。本文选取不同的微弧氧化工艺参数,对AZ31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利用SEM观察膜层的表面形貌,利用涡流测厚仪测试膜层的厚度。最后通过电化学实验和全浸实验评价膜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 AZ31 镁合金经微弧氧化改性后,可以在其表面得到了一层多孔结构的陶瓷涂层。在所有的工艺参数中,以电压和氧化时间对微弧氧化膜层的耐蚀性影响较大,占空比和频率对膜层耐蚀性

CaOMgO掺杂ZrO2超细粉的制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文主要采用ZrOCl2·8H2O为原料,并于其掺杂CaCl2和MgCl2,氨水为沉淀剂,以去离子水作为溶剂,经过共沉淀法制备掺杂不同浓度的CaCl2和MgCl2的二氧化锆前驱体沉淀,并在不同的温度进行煅烧制备出二氧化锆粉体,利用 XRD、SEM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ZrO2粉体粒度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四方相ZrO2的体积分数也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掺杂CaO和MgO进一步减少了ZrO2粉体的粒度,提高了四方相的体积分数。 关键词 二氧化锆

Ti6Al4V表面微纳二级结构构建及超疏水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文主要采用喷砂-水热法、喷砂-酸碱蚀法和喷砂-阳极氧化法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构建微纳二级复合结构,使用低表面能物质FAS(十七氟硅烷)修饰后可获得超疏水表面。利用SEM和静态接触角测量等测试方法分析了三种方法制备的钛合金的表面形态和超疏水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热反应的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疏水表面的静态接触角逐渐增加,200°C和8h时静态接触角达到最大值。在阳极氧化中,随着阳极氧化电压的升高,纳米管的直径不断增加,电压增大到20V时纳米管直径达到最大值。反应持续

TiNi合金表面微纳二级结构构建及超疏水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文采用阳极氧化法在TiNi合金基体上制备了不同形貌的TiO2薄膜,探究阳极氧化电压与氧化时间两个不同参数对TiO2薄膜微观结构与形貌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纳米管薄膜的形貌结构及其超疏水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阳极氧化使得试样与水的静态接触角变大,疏水表面水滴的接触角达到142°左右,试样从亲水型表面变成疏水型表面。在阳极氧化过程中,若保持氧化时间不变,随着氧化电压的增大,纳米管孔径与壁厚则不断变大;若保持氧化电压不变,随着钛表面氧化时间的

TiO2纳米结构的多孔化设计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采用水热法制备具有多孔TiO2微球,且TiO2微球晶型均为锐钛矿相。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钛酸四丁酯的浓度,分析水热法制备TiO2微球时,钛酸四丁酯的浓度对制备TiO2微球的影响。制备了含SiO2的TiO2微球,利用SiO2溶于HF的性质,将含SiO2的TiO2微球放入HF中浸泡,去除SiO2,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TiO2微球,测试所制备TiO2纳米结构光催化性能。实验表明:本文采用的水热法可制备均匀TiO2微球,其晶型为锐钛矿相。且制备的TiO2微球球径比较均匀,表面光滑。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具有特定孔道结构,具有密度小、大的比表面积的特点,因而它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吸附性和光学性能,目前已成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热点研究材料。本文采用双亲性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模板剂,通过正硅酸四乙酯的水解合成方法来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然后对介孔二氧化纳米颗粒进行氨基化和羧基化表面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电镜(TEM)观察显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形貌分散呈近圆形,粒径比较均一,孔道规则;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

掺杂αA12O3晶种的氧化铝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课题同时引入高能离子轰击和 α-A12O3晶种添加两种途径。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 316L 不锈钢表面制备含有α-A12O3晶种的铝涂层,然后,通过等离子氧化制备α-A12O3涂层。通过小角度 X 射线衍射(GAXRD)、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涂层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及显微形貌,最后研究不同因素对氧化涂层的结合力、硬度、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α-A12O3晶种使形成α-A12O3涂层所需的温度显著

有序ZnO纳米棒和纳米片复合光电极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课题是以ZnO纳米棒和纳米片的复合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硝酸锌(Zn(NO3)2·6H2O)和氟化铵(NH4F)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在导电玻璃(FTO)表面制备纳米ZnO。制备过程中,导电玻璃事先在其导电膜面浸润乙酸锌溶液晾干后放入管式炉中加热至400℃,然后在其表面进行ZnF(OH)纳米棒的生长。通过XRD分析样品退火前后的物相,并采用SEM和T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的水热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水热反应时间越长,制备出的纳米结构越好,电流密度也越大,光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