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二维动画的研究分析
本文的研究课题为基于信息传播对“时代记忆”题材表现技法的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现在生活在了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能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而时间倒流六十年,人们主要是通过写信和通电话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传播。人们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不断发生着改变。本课题将以两方面来研究,一是不同的年代中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二是人的成长过程中的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首先本文通过研究二维动画的背景,了解到了二维动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最终确定以二维动画的数字媒体表现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然后本文对信息传播的概念、分类、以及特点等理论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分析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二维动画的风格特点。从中找到对构思最终作品有帮助的地方,并运用到作品中去。短片将以讲述随着社交网络的变化一对情侣之间的感情发生的变化为主线,从中体现三代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二维动画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1
1.2基于信息传播对“时代记忆”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1
1.2.1 解放后中国人如何进行信息传播 1
1.2.2 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信息传播 2
1.3 为什么使用二维动画来表现“时代记忆”中的信息传播 3
1.4 基于信息传播对“时代记忆”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4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4
1.6 论文框架 4
第二章 信息传播的类别及其演变 6
2.1 信息传播的概念 6
2.1.1 什么叫做信息 6
2.1.2 什么叫做传播 6
2.1.3 信息传播的定义 7
2.2 信息传播的分类 7
2.3 信息传播的历史 8
第三章 国内外二维动画的研究分析 11
3.1 国内二维动画分析 11
3.1.1 剪纸形式 11
3.1.2 水墨形式 12
3.1.3 木偶形式 13
3.2 国外动画分析 14
3.2.1 夸张的美国二维动画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3.2.2 欧洲二维动画的特点 14
3.2.3 可爱的日本二维动画 15
3.3 国内外相关风格二维动画短片案例分析 15
3.4 二维动画未来发展的趋势 18
第四章 基于信息传播对“时代记忆”动画的概念的构思 19
4.1 设计中心 19
4.2 剧情构思 19
4.3 人物角色构思 21
4.4 用色及画面风格构思 21
第五章 作品的详细设计与制作 23
5.1 剧情的详细设计 23
5.2 人物及场景的整体风格设计 27
5.3各个分镜头的设计 29
5.4 短片的制作技术分析 30
第六章 总结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5
附录 36
第一章 绪论
1.1二维动画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传统二维动画,就是在平面上手绘的动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动画在艺术方面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但因为中国动画在商业方面缺乏竞争力,使之逐渐走向了衰败,使中国逐渐沦为动画加工厂。
传统文化对中国动画有很大的影响,美影厂在厂长郑伟的带领之下更是大力传扬民族传统,提出口号“探民族风格”,从此中国动画走上了一条光明之路,即建设民族风格。《大闹天宫》、《宝莲灯》更是把中国动画推到了巅峰。但是在1993年之后,中国动画市场成为了开放的市场,各国动画纷纷进入中国。这时,中国动画面对的压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内的原创动画技术只适合做短片,在大量国外长篇动画进入中国市场后,大量的市场被占领;二缺乏市场化操作,使动画回收缓慢,从而导致大量动画从业者流失。于是,中国动画开始模仿国外的人物造型风格,逐渐丧失了本国的味道。
所以,笔者认为中国要大力发展商业动画片,就要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味道,形成原创能力较强的大型动画公司,并发展相关的衍生品,这样才能使中国动画重获新生并长久发展下去。作为中国的接棒者,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动画需要重视和研究,本文中也会对中国动画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做研究。
1.2基于信息传播对“时代记忆”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我们常说:现在是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迅速普及,让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传播信息的便捷。然而,在互联网发展兴起之前,我们常用的信息传播方式仍然有很多,最开始的是面对面进行传播信息,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书信、电报、有限电话等等。
1.2.1 解放后中国人如何进行信息传播
新中国刚刚解放后,人们仍然使用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伴随着现代通讯的产生,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变得更加方便。下面为大家介绍五种比较常见的信息传播方式。
第一,面对面。这是最早的信息传播方式。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用肢体等简单方式交流,并沿用至今。但是它难以跨时间和跨地域进行信息传播。
第二,书信。自从东汉时期,蔡伦改革了造纸技术,使纸的售价变得低廉、并易于携带之后。“书信”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就广泛被使用,同样沿用至今。
第三,电报。它是最早使用电传播的、可靠的及时远距离信息传播方式,1877年,正是在中国使用,一直占据远距离通讯的霸主地位,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有线电话等逐渐占领市场后,电报就此渐渐没落。
第四,有线电话。1949年,中国有线电话的普遍率为0.05%,用户只有26万,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加快了基础电信设施的建设。直至今日,电话仍然存在。
第五,寻呼机。无线寻呼系统中的被叫用户接收机。20世纪80年代末,寻呼机在中国出现,1990年兴起,但随着手机的出现,逐渐走向没落。
1.2.2 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信息传播
1998年,我国的门户网站才兴起,我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最显著的一个优点就是使信息传播变得极为便利,人们可以自由地在网上选择各种方式进行信息的传播。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四款社交网络:
第一:腾讯QQ。1999年2月正式推出,11月注册用户数量突破6万,2003年QQ注册用户数量突破两亿,2008年则突破8亿大关。
第二:人人网。最初的名字叫“校内网”,它的用户以在校学生为主,所以限制了用户数量的发展。最巅峰时注册用户数量也没有过亿。
第三:新浪微博。2009年8月推出,仅在推出三年之后,注册用户数量就达到5.36亿。
第四:微信。于2011年1月21日正式推出,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因此,为了让观众轻松地了解信息传播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二维动画的方式来体现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本文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并且希望让大家对越来越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它们在为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存在着哪些隐患。
1.3 为什么使用二维动画来表现“时代记忆”中的信息传播
现在网络上讲述有关信息传播方式的动画短片只有很少的数量,而在这少量的动画短片中也只讲述了其中一到两种信息传播方式,而且并不能表现出时代的特色。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二维动画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1
1.2基于信息传播对“时代记忆”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1
1.2.1 解放后中国人如何进行信息传播 1
1.2.2 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信息传播 2
1.3 为什么使用二维动画来表现“时代记忆”中的信息传播 3
1.4 基于信息传播对“时代记忆”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4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4
1.6 论文框架 4
第二章 信息传播的类别及其演变 6
2.1 信息传播的概念 6
2.1.1 什么叫做信息 6
2.1.2 什么叫做传播 6
2.1.3 信息传播的定义 7
2.2 信息传播的分类 7
2.3 信息传播的历史 8
第三章 国内外二维动画的研究分析 11
3.1 国内二维动画分析 11
3.1.1 剪纸形式 11
3.1.2 水墨形式 12
3.1.3 木偶形式 13
3.2 国外动画分析 14
3.2.1 夸张的美国二维动画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3.2.2 欧洲二维动画的特点 14
3.2.3 可爱的日本二维动画 15
3.3 国内外相关风格二维动画短片案例分析 15
3.4 二维动画未来发展的趋势 18
第四章 基于信息传播对“时代记忆”动画的概念的构思 19
4.1 设计中心 19
4.2 剧情构思 19
4.3 人物角色构思 21
4.4 用色及画面风格构思 21
第五章 作品的详细设计与制作 23
5.1 剧情的详细设计 23
5.2 人物及场景的整体风格设计 27
5.3各个分镜头的设计 29
5.4 短片的制作技术分析 30
第六章 总结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5
附录 36
第一章 绪论
1.1二维动画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传统二维动画,就是在平面上手绘的动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动画在艺术方面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但因为中国动画在商业方面缺乏竞争力,使之逐渐走向了衰败,使中国逐渐沦为动画加工厂。
传统文化对中国动画有很大的影响,美影厂在厂长郑伟的带领之下更是大力传扬民族传统,提出口号“探民族风格”,从此中国动画走上了一条光明之路,即建设民族风格。《大闹天宫》、《宝莲灯》更是把中国动画推到了巅峰。但是在1993年之后,中国动画市场成为了开放的市场,各国动画纷纷进入中国。这时,中国动画面对的压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内的原创动画技术只适合做短片,在大量国外长篇动画进入中国市场后,大量的市场被占领;二缺乏市场化操作,使动画回收缓慢,从而导致大量动画从业者流失。于是,中国动画开始模仿国外的人物造型风格,逐渐丧失了本国的味道。
所以,笔者认为中国要大力发展商业动画片,就要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味道,形成原创能力较强的大型动画公司,并发展相关的衍生品,这样才能使中国动画重获新生并长久发展下去。作为中国的接棒者,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动画需要重视和研究,本文中也会对中国动画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做研究。
1.2基于信息传播对“时代记忆”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我们常说:现在是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迅速普及,让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传播信息的便捷。然而,在互联网发展兴起之前,我们常用的信息传播方式仍然有很多,最开始的是面对面进行传播信息,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书信、电报、有限电话等等。
1.2.1 解放后中国人如何进行信息传播
新中国刚刚解放后,人们仍然使用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伴随着现代通讯的产生,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变得更加方便。下面为大家介绍五种比较常见的信息传播方式。
第一,面对面。这是最早的信息传播方式。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用肢体等简单方式交流,并沿用至今。但是它难以跨时间和跨地域进行信息传播。
第二,书信。自从东汉时期,蔡伦改革了造纸技术,使纸的售价变得低廉、并易于携带之后。“书信”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就广泛被使用,同样沿用至今。
第三,电报。它是最早使用电传播的、可靠的及时远距离信息传播方式,1877年,正是在中国使用,一直占据远距离通讯的霸主地位,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有线电话等逐渐占领市场后,电报就此渐渐没落。
第四,有线电话。1949年,中国有线电话的普遍率为0.05%,用户只有26万,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加快了基础电信设施的建设。直至今日,电话仍然存在。
第五,寻呼机。无线寻呼系统中的被叫用户接收机。20世纪80年代末,寻呼机在中国出现,1990年兴起,但随着手机的出现,逐渐走向没落。
1.2.2 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信息传播
1998年,我国的门户网站才兴起,我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最显著的一个优点就是使信息传播变得极为便利,人们可以自由地在网上选择各种方式进行信息的传播。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四款社交网络:
第一:腾讯QQ。1999年2月正式推出,11月注册用户数量突破6万,2003年QQ注册用户数量突破两亿,2008年则突破8亿大关。
第二:人人网。最初的名字叫“校内网”,它的用户以在校学生为主,所以限制了用户数量的发展。最巅峰时注册用户数量也没有过亿。
第三:新浪微博。2009年8月推出,仅在推出三年之后,注册用户数量就达到5.36亿。
第四:微信。于2011年1月21日正式推出,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因此,为了让观众轻松地了解信息传播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二维动画的方式来体现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本文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并且希望让大家对越来越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它们在为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存在着哪些隐患。
1.3 为什么使用二维动画来表现“时代记忆”中的信息传播
现在网络上讲述有关信息传播方式的动画短片只有很少的数量,而在这少量的动画短片中也只讲述了其中一到两种信息传播方式,而且并不能表现出时代的特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szmt/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