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对重金属铅污染下土壤特性的影响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实验通过在辣椒种植土壤中加入醋酸铅,模仿重金属铅污染下的土壤环境,通过测定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从而探讨腐植酸对重金属铅污染下土壤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1)受到铅污染的辣椒种植土壤与不受污染的对照土壤相比,土壤中的各类养分均比对照要低,说明铅污染对土壤养分确实有减少的影响。(2)腐植酸处理过的铅污染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受到铅的刺激与腐植酸的作用是逐渐上升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随着腐植酸处理时
腐植酸对铅胁迫下辣椒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论文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腐植酸(0、300、500、700mg/L)对两种浓度铅离子(300、500mg/kg)胁迫下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铅污染水平下,腐殖酸均能修复土壤铅污染,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辣椒幼苗的生长状态。铅离子浓度相同时,处理间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根长、鲜重、干重、叶绿素、根系活力、膜透性、MDA含量、和POD含量随腐植酸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SOD酶的含量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2)在300mg/kg和500m
腐殖酸对基质养分含量和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为研究外源腐植酸对基于发酵床垫料蔬菜栽培基质的腐植酸及其它理化性质的变化和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基质栽培研究添加5 种不同水平的外源腐植酸对辣椒栽培的基质在定植期、苗期、开花座果期和成熟期时的基质腐植酸含量及其它理化性状的变化,并对辣椒在苗期开花座果期和成熟期的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表明,与空白处理相比,添加外源腐植酸的辣椒栽培基质在定植期苗期和开花结果期能显著提高基质腐植酸含量,并随外源腐植酸施入重量增加而增加;添加外源腐植酸的辣椒栽培基质在开花座
腐殖酸对铜污染下辣椒土壤特性的影响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以5%、10%、15% 腐殖酸添加到铜污染土壤中,研究其对土壤污染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向硫酸铜污染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腐殖酸可以提高土的养分含量和电导率,腐殖酸在5%时能降低过氧化氢酶的含量。腐殖酸加入量在15%时,对土壤中硫酸铜污染物的生态毒性的抑制效果最佳。有机质、有效磷在(200mg/kg)硫酸铜中修复最好,分别较对照(CK)提高了51.3%、43%,有效氮、有效钾、电导率、过氧化氢酶在(100mg/kg)硫酸铜中修复最好,分别较对照(CK)提高了53.7%、42%、
腐殖酸对铜污染下辣椒苗生长的影响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三种不同浓度(5g/kg、10g/kg、15g/kg)腐殖酸对2种不同浓度(100mg/kg、200mg/kg)铜污染土壤的修复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铜污染会使辣椒幼苗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使辣椒幼苗中丙二醛含量上升。但添加腐殖酸能减缓辣椒幼苗中丙二醛含量的上升速度。在三种不同浓度腐殖酸处理中,腐殖酸浓度为15g/kg处理时对土壤中铜污染修复效果普遍最佳。 关键词 铜污染,腐殖酸 ,
草莓灰霉病的菌种提取及侵染机理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重点介绍了灰霉病菌种如何提取和纯化,并通过设置不同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测其发病率以及一些生理指标来探讨其发病机理。试验发现:菌种的最佳提纯方法为平板划线法;最适菌种纯化培养的培养基为PSA培养基;草莓灰霉病发病的最适温度在20℃~25℃之间;最适湿度在90%以上,持续阴雨天发病会更严。因此本试验可以为设施草莓灰霉病的生态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灰霉病,菌种提取,菌种纯化,发病率,生理指标
菜用大豆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的菜用大豆在淮安地区种植采收后,其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本实验设计选取了6个菜用大豆品种(安豆203,濮豆955,蒙119807-2,农丰12,秋乐1205,中黄13(CK))在淮安地区种植,采收后对大豆进行室内考种,记录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单株荚数(有效,无效),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紫斑粒率,褐斑粒率,虫食粒率,完好粒率,种皮色,脐色,粒型,籽粒光泽以及小区计产。对这十几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菜用大豆株高与主茎节数呈显著
菜用大豆品种重要生物学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摘要:本试验引自不同地区的的5个夏播菜用大豆代表品种(HDO604-17-3、圣豆LU05、SK2026、SK2026、徐9302-A、)和一个对照品种(对照中黄13)为试验材料,对菜用大豆单株产量有关的17个生物学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菜用大豆品种生物学性状相关有明显差异,株高与主茎节数相关性显著,和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底荚高度与有效分枝有显著相关性,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有效单株荚数、无效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其他变量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单株粒重与亩
辣椒连作土壤和植株浸提液的自毒作用及其解除机理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文研究了土壤水浸液和植株浸提液对辣椒种子和幼苗的化感作用,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浸提液、植株浸提液和凹土吸附浸提液对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明显影响,这可能与发芽前期种皮的保护作用有关,种皮在吸涨阶段,对浸提液中的有效物质有吸附吸收作用,降低了浸提液中有效物质的浓度;凹土吸附浸提液能使辣椒株高和根体积增加,根系活力增强、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电导率和丙二醛的含量降低。露地土浸提液、连作土浸提液和植株浸
重金属铅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试验通过盆栽试验,对栽植辣椒的土壤施入梯度浓度的铅(0、300、500、700、900mg/kg),通过测定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研究不同浓度铅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土壤中酶活性大致上逐渐下降,并且在900mg/kg时,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而土壤中P、K养分含量逐渐下降,N含量随着Pb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中pH值和有机质含量受铅胁迫刺激,含量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而呈现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辣椒,铅胁迫,基本理化性质,土壤
重金属铅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试验通过盆栽试验,对栽种辣椒的土壤混入梯度浓度的铅(0、300、500、700、900mg/kg),通过测定辣椒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研究不同浓度铅对辣椒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辣椒的生长变得缓慢,浓度越高辣椒越小。MDA含量和膜透性以及根系活力随浓度的增高持续升高。叶绿素含量各处理相比对照上升缓慢,POD和SOD活性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现象。 关键词?辣椒,铅胁迫,生理指标,形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