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开放平台的可视通信业务通信助理”的组网设计

软交换开放平台的可视通信业务通信助理”的组网设计[20200128195230]
【摘要】
由于移动电话业务的快速发展,移动电话业务对于固定电话业务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明显,固定电话业务正处于加速下滑的道路。而与移动终端相比较,传统固定电话终端固定的特性和简单的功能就是它的劣势之处。传统的固定电话业务如何进一步的发展,终端的演进方式已成为了各运营商研究的课题之一。
为研究实践固定电话软终端方式的可行性,中国联通公司研发了基于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的通信助理的业务。此业务是固定电话的补充业务,功能的扩展性更加强大,是一种结合互联网即时消息等应用的智能可视通信软终端,并且所需成本远远低于实物终端的置换成本。
本论文对于通信助理业务进行了定义,明确了该业务可以支持的各种功能。通信助理业务构建于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此平台可以承载多项基于NGN的新型业务,本论文对平台结构和接口的关系进行了规范,根据联通网络的现状及今后的业务发展制定了基于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的组网方案,并且对通信助理业务具体的组网方案进行了研究与规划。
ABSTRAC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phone business, mobile phone business for an alternative to fixed-line telephone business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fixed telephone service is in the accelerated decline of the road. And with the mobile terminal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fixed telephone terminal fixed characteristics and simple function is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fixed telephone business how to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way of the terminal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pics of the operator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esearch practice of fixed telephone soft terminal mode, China Unicom, the company developed a business based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assistant. This business is the complement of the fixed-line telephone business, functional scalability is more powerful, is a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s such as intelligent visual communication soft terminal, and the cost is much lower than the replacement cost of the physical terminal.
This thesis is defined for the communications assistant business, clear the various functions of the business can support. Communication assistant business building in the the softswitch open business platform, this platform can host a number of new services based on NGN, the papers relations platform architecture and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developed based on soft according to the the Unicom networks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business development exchange open business platform networking solution, and the research and planning of specific communication assistant business networking solutions.
目录
一、绪论 1
(一)背景 1
(二)通信助理业务的研究目标意义 1
1、与移动通信业务的竞争 1
2、与VOIP的关系 2
(三)论文结构 2
二、通信助理业务概述 2
(一)通信助理业务的定义 3
(二)业务功能 3
1、基本音频、视频通话功能 3
2、通讯簿功能 3
4、即时通讯功能 4
5、补充通话的功能 6
6、短信的功能 8
7、会议功能 8
(三)本章小结 8
三、通信助理业务的组网设计方案 9
(一) 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于网络上的位置 9
1、NGN业务平台和智能业务平台 9
2、 NGN业务平台和综合业务平台 10
(二) NGN业务平台的部署及组网 10
1、 国级业务平台 10
2、 省级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 11
3、 多省共设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 11
(三)通信助理业务的组网设计方案 11
1、层次化的组网方案 11
2、各同阶段业务发展的组网架构 13
(四)漫游方案 15
1、漫游用户的接入法 15
2、用户漫游计费管理 17
3、用户漫游设备要求 17
(五) 省际间互通性的方案 18
(六)本章小结 19
四、结束语 20
(一)论文总结 20
(二)展望未来 20
1、通信助理业务的拓展 20
2、 业务平台的未来方向 20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一、绪论
(一)背景
随着人们对于互联网业务的大量使用,人们日常通信的手段已逐渐被即时多媒体数据通信垄断。2000年时,网络电话(VOIP)已被少数人使用了,但是并没有迅速地发展起来,原因在于当时市场认知度与通话质量两个方面。但是由于使用互联网的用户越来越多与互联网的技术、网络视频、语音的技术的越加成熟,网络电话产品便快速地进入网民们的视线。
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便捷的为引进新型业务、减少运营所需的成本。因为网络电话对于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互联网的开放性不能满足网络电话的要求,电信业务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虽然满足了网络电话的高要求,但是他的单一性与业务控制的复杂性则局限了其业务的拓展。NGN(基于下一代网络技术)具有图像、文字、数据传送、语音视频等各种功能,并且电信网络上集质量与安全性极高的综合业务实现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技术基础了。而现在,中国联通对通信助理业务的实验是根据NGN网络技术现状和现在市场及本身的要求展开实施的。这绝对是一项具有质量保证并合数据、语音、视频为一体的多功能型综合业务。
(二)通信助理业务的研究目标意义
1、与移动通信业务的竞争
由于人们对于移动电话的使用越来越多,以及对固定电话的单一性业务的不满足,因此移动电话业务的使用率相比固定电话业务要高出许多,固定电话业务目前正处于岌岌可危的阶段。在便利性和功能性上,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有极大地差异。固定电话的特性决定了它不能移动电话一样可以随身携带,因此运营商开始探索丰富固定电话的终端功能,然而这样的固话终端,它的成本也在不断地增加,但对比成本更加高的移动电话,高成本的固定电话终端用户的接受度却非常低,固定电话终端功能的改革仍然受制于它固定的特性。于是如何让固定电话移动起来,有成为了另一个命题。
联通所研究的通信助理业务,是定位在对于固定电话的补充,它突破了原先仅在固定电话终端进行扩展的想法,现在用户除了拥有一部传统的固定电话外,还可以将固定电话移植到互联网中,通过软件实现视频、通话、即时消息等等的多种功能,由于实现了固定电话在互联网上无处不在的使用,也在一定地程度上实现了固话“移动”的功能,软终端的功能扩展性将更加强大,其成本比实物的成本也低很多。
2、与VOIP的关系
随着使用VOIP(网络电话)的用户群不断增加,国内的运营商们感觉到解决来自VOIP的威胁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因此联通研发通信助理业务的目的之一也是如何为了保有固定电话业务,如何应对来自于VOIP的竞争,如何处理VOIP与传统固话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论文结构
为实验通信助理业务对于固定通话业务的补充促进作用,且研究与网话产品关系的共同发展关系,中国联通进行了通信助理业务研发与试点工作。
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其主要工作的概括如下:
第一章绪论描述了通信业务助理的实施背景与研发此业务的目的,对于该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结构做了简要论述。
第二章介绍了通信业务的定义及需要实现的各种功能的细节,让大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通信助理业务的内容,对此业务可以更为感性地去认知,为后续介绍具体业务及网络方案的规划铺垫了基础。
第三章介绍了通信助理业务发展软交换平台的组网要求,根据业务发展的不同时期,提出从两层结构升级到三层结构的方案。
第四章为总结性章节。
二、通信助理业务概述
(一)通信助理业务的定义
通信助理业务是在NGN网络上提供的一种综合性智能业务,通过和固定号码绑定,用户原有的固定电话不再是仅能使用语音功能,而是同时添加了移动电话业务中短信功能、视频业务功能、互联网业务的即时消息,彻底地颠覆了传统固话的单一的功能、单一的业务的特性。通过通信助理业务可以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固定电话资源进行新业务、新领域的扩展,帮助固定电话关于宽带、移动以及语音视频的有益组合。
(二)业务功能
1、基本音频、视频通话功能
使用者可以在本地指定的地址范围内与任意联系人使用语音与视频功能。与移动电话的音频、视频通话功能使用方法一样,不同在于使用者是用通信助理的软终端或是使用绑定的终端来与联系人进行通话或视频的。
2、通讯簿功能
通讯薄中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个人通讯簿、好友通讯簿、公司通讯簿、共存通讯簿。使用者可以任意编辑好友通讯簿与个人通讯簿;而客户端则会根据使用者注册的信息自动更新企业通讯簿以及共存通讯簿的下载,并会即时同步。使用者同时还可以通过直接打开通讯簿来进行语音和视频等各种功能。
(1)公司通讯簿
公司通讯簿下载了使用者所在公司中所有职员联系人的信息,公司通讯簿会有公司专门负责Web管理界面的管理员进行维护与更新,使用者只能查看所在公司的职员联系人的信息,无权进行修改。
公司通讯簿还有分级与部门之间管理功能。系统会根据使用者所处级别和部门设定相应权限,使用者只能查看在设定权限范围之内的信息。
(2)公存通讯簿
公存通讯簿记录了服务部门以及公共安全的通信信息,如110、119、120、121、117、114等其他一些服务热线。用户无权更改此项信息。
(3)个人通讯簿
个人通讯簿用来保存使用者的联系人的信息,内容包括:通信助理号码、姓名、性别、生日、昵称、大头像、职业、公司、办公室、电子邮件、街道地址、城市、省/自治区、国家/地区、邮政编码、移动号码、家庭号码、办公号码、传真等相关信息。
个人通讯簿具有群组管理功能,使用者可以使用该功能对联系人进行分组管理。使用者可以在个人通讯簿中任意创建群组,并将不同联系人保存到不同群组中。
PS,使用者可以分一个名为“家人”的群组,然后把使用者家人的信息存入名为“家人”的群组中;用户也可以分一个名为“同学”的群组,然后把使用者同学的信息存入名为“同学”的群组中,以此类推,这样可以更好地查找与管理区分联系人.
MIN容量:1000条以上。
(4)好友通讯簿
好友通讯簿是通讯簿中一个独立的通讯簿,是用于使用者与其他通讯助理使用者之间添加与联系的,它可以把在好友通讯簿中的在线好友状态即时发送给使用者,使用者可以向在线好友发送即时消息,传送文件等。
容量:依据不同分类分为20/50/100条不等。
3、同步通讯簿的数据
通信助理客户端软件能将业务服务器中的个人通讯簿数据与企业通讯簿数据下载到本地的机器中,同步通信数据是指将本地机器中通讯簿数据同步到业务服务器中。当业务服务器中通讯簿数据有变化时,通信助理客户端软件会自动把本地机器中通讯簿数据同步到业务服务器中,用户也可以通过操作通信助理客户端软件,手工同步通讯簿数据。
4、即时通讯功能
(1)状态显示的功能
通信助理能为使用者提供三种显示服务:第一是使用者在线状态,第二是使用者自定义状态,第三是使用者通话状态。
1o使用者在线状态
使用者在线状态是指使用通信助理的使用者和其关注的其他的通信助理使用者联是否在线的信息提供给使用者。使用者还可以通过通信助理服务器关注在线信息,来取得通信助理终端的即时状态。
通信助理业务使用者还能通过打开通讯簿立即发送关注显示状态的信息请求,而服务器则作为一次性关注的请求,并且只会返回所关注的通信助理业务使用者现状态一次。如果想要长期关注他需要把他加入好友通讯簿中。
2o使用者自定义状态
通信助理业务使用者可以像玩QQ一样选择自己的状态。PS:“隐身”、“忙碌”、“离线”、“离开”等信息提供给对方用户。
3o通话状态
通话助理业务使用者电话或绑定的号码的通信状态。PS:“你所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等信息,也可提供给其他通信助理业务的使用者。
(2)即时信息功能
即时信息功能:通信助理业务使用者之间进行消息的相互发送,也可以一个使用者发送消息给多个使用者。
1o即时信息的发送
通信助理使用者可以直接打开通讯簿或好友通讯簿中的的使用者发送信息,但是只可以相互发送文字类信息功能。并且发送信息的通信助理业务使用者必须是在线状态才可以发送信息,而收信者则无需在线也可。即时信息的保存时间是一个星期,每次最少能保存20条信息。
如果使用者发送即时信息给收信者,而此时收信者并不在线,但是使用者与收信者之间开通了短息互聊时,此时通信助理服务器会把即时信息转为短信发给收信者,收信者可用任意一种方式回复使用者。并且该消息将不会计入使用者的存储转发的即时消息的总数量。
使用者还可以对其他使用者进行群发。
2o即时信息的聊天记录
使用者与收信者之间发送和接受的即时信息都由通信助理客户端保存在使用者的本地机中。使用者可以像使用QQ一样,通过客户端来查看与管理即时信息的聊天记录。
3o即时信息的黑名单
通信助理使用者可以建立一份即时信息的黑名单,对于滤垃圾信息与令人厌恶的信息可以用黑名单来屏蔽。还可以通过信息的内容来建立黑名单来屏蔽。
5、补充通话的功能
(1)同号业务功能(即软终端与PSTN终端同号)
利用智能网的同号业务,实现通信助理软终端与PSTN终端的捆绑,客户端的语音业务以及短信业务显示的号码均是PSTN终端的号码。
(2)拨叫功能
拨叫功能是指使用者在通信助理客户端的软件上确定呼叫功能。通信助理的使用者登录上客户端的软件后,自主选择拨打号码和被呼叫号码,然后选择〈拨号〉按钮,即可以确定拨打号码和被呼叫号码之间的通话了。
使用者可以直接打开通讯录中的某位联系人确定呼叫功能。
使用者还可以直接对通话记录中显示的电话号码进行呼叫功能。
(3)通话显示功能
通信助理使用者能在通话记录中看到自己的未接电话、已接电话和已拨电话,以及各自拨打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等相关的明确信息。
(4)通话号码显示功能
当使用者有电话呼入时,会想显示呼入的号码,并且会在通讯簿中寻找是否是已存联系人。
(5)呼叫等待功能
当通信助理使用者A正与一位通信助理使用者B通话时,如果现在有另一位通信助理使用者C拨打通信助理使用者A,那么通信助理使用者C终端会听到“您拨打的用户正在通话中,请稍等”的语音提示,如果通信助理使用者C不挂断电话,当通信助理使用者A挂断原来的通话时,电话会再次来电,此时通信助理使用者A将会接入通信助理使用者C的电话。
(6)呼叫保持/恢复
当通信助理使用者A正与一位通信助理使用者B通话时,如果现在有另一位通信助理使用者C拨打通信助理使用者A,通信助理使用者A可以在选择“保持”功能,即保持另一位通信助理使用者C的通话,等结束与一位通信助理使用者B通话时便接听通信助理使用者C的来电。通信助理使用者C接听通信助理使用者C的来电时,则与一位通信助理使用者B通话将自动保持。
当通信助理使用者A正与一位通信助理使用者B通话时,通信助理使用者A也可自主选择保持与一位通信助理使用者B通话。
当通信助理使用者A正与一位通信助理使用者B通话时,与通信助理使用者C通话保持时,此时又有一个通信助理使用者D来电时,此时通信助理使用者A不可以接听任何来电,通信助理使用者A只能选择拒接或者前转。
当通信助理使用者A正与一位通信助理使用者B通话时,与通信助理使用者C通话保持时,通信助理使用者A选择“恢复”菜单来恢复与通信助理使用者C的通话,同时正在通话的通信助理使用者B则会“保持”,即可以通过操作电话的按键选择及切换这两个通话,还可以分别或同时结束与他们的通话。如果通信助理使用者A恢复与被保持通信助理使用者B的通话并与被保持通信助理使用者B之前已存在视频,恢复通话后视频会自动打开。
通信助理使用者B可以与通信助理使用者B通话并保持通信助理使用者C的呼叫。
(7)通话前转的功能
1o遇忙前转
通信助理使用者可以通过通信助理终端来设一个号码(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等),当通信助理用户终端与绑定的终端都因事忙的时候,现在有一个新的来电时,服务器会将此来电前转至设置的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
2o无应答前转
通信助理使用者可以通过通信助理终端设一个电话号码(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等),当通信助理用户终端与绑定的终端都因事无应答时,现在有一个新的来电时,服务器会将此来电前转至设置的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
3o无条件前转
通信助理使用者可以通过通信助理终端设一个电话号码(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等),现在有一个新的来电时,服务器会将此来电前转至设置的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
4o振铃时用户配置前转
当有电话呼入的时候,通信助理客户端会在振铃的过程中,通信助理使用者可以通过通信助理终端设一个电话号码(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等),服务器会将此来电前转至设置的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
5o通话中用户配置前转
通信助理使用者可以在接听电话的过程中,通信助理使用者可以通过通信助理终端设一个电话号码(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等),服务器会将此来电前转至设置的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
(8)个性化回电铃音的功能
通信助理用户可以通过申请使用悦铃业务,登录业务管理网页对自己的回电铃音进行个性化地定制。
6、短信的功能
(1)短信的发送
通信助理业务使用者之间可以相互发送短信,也可以一个使用者发送短信给多个使用者,通信助理短信业务具有群发功能。
(2)短信的接收
短信可由客户端来进行接收,并包括通信助理业务使用者之间短信的接收、互联网对通信助理业务使用者的推送接收,可以存储离线短信,在收信客户端上线后能够及时地发送短信。
7、会议功能
即时多方会议:直接在通讯簿中找到与其会议人的电话号码,快速及时与会议人开始即时音视频的会议,并有控制简单小型会议的功能。
(三)本章小结
本章节主要阐述通信助理业务可以并应该需要完成的功能,其中有对各项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为之后的组网提供了要求。
首先需要保证固定电话的必备通话及一些补充的通话时业务功能,此外,通信助理中的即时信息的发送,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我们现在使用的QQ聊天软件,并且还具备一些多媒体的功能,其中的短信业务也是我们在聊天多了一点灵活性与色彩性,状态显示功能完美的实现了将联系人绑定于电脑终端上的固定电话在线等相应状态的查询;通讯簿对于使用者相当于是一个电子本,使用者可以根据联系人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并可以方便查找调用;视频电话则为使用者在距离上拉近了关系;呼叫记录功能可以随时地了解自己的通信状态,显示未接电话及时提醒用户,以防由于疏漏造成业务损失等等。
现有的基于下一代网络架构,为通信助理业务提供了调用其他增值业务的可能性,如IP Gentrex 等等,为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三、通信助理业务的组网设计方案
(一) 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于网络上的位置
1、NGN业务平台和智能业务平台
网络智能发展初期,NGN与智能两个平台之间分别独立地,两个业务平台分别是由NGN和供应方平台负责业务的触发和接续控制。现在在网络智能已经发展成熟环境下,NGN可同时通过会话初始化协议、应用层通信协 议消息和NGN与智能网两平台之间互通性。
由于对NGN业务平台的不断推动与设计,该业务中的语音呼叫涉及的业务支持应用层通信协 议的访问,并且实现了与公共交换电话网 络交换机的汇接以及和NGN开放业务平台的连接,如下图3-1所示。
NGN和智能两个平台之间将可能会进行长时间发展与融合。
图3-1 NGN平台与智能平台的之间关系图
2、 NGN业务平台和综合业务平台
NGN业务平台初期以注重多媒体功能为主,与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之间提供的内容联系很小,所以NGN业务平台和综合业务平台之间采用松散集成的模式,即有NGN业务平台的业务管理与集成功能,又有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对接完成数据之间共享,并解决缺少信息的问题。因为NGN业务平台和综合业务平台之间采用松散集成的模式,所以NGN业务平台和综合业务平台之间只要同步相关数据即可,此外NGN开放业务平台依旧能够独立实施业务功能。
引现在仍需丰富NGN业务,因此NGN业务平台与综合业务平台需要更加的融合在一起。故要求NGN开放业务平台的管理能力可以结合市场要求分离更紧密的融入综合业务平台的管理平台之中;为满足综合业务平台相关接口的要求则需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的能力与应用服务器集合。
(二) NGN业务平台的部署及组网
NGN业务平台采用了两级部署,分为国级业务平台与省级业务平台。
关于全国的业务平台的设立与管理。在实物上,是可考虑单独设立,也可考虑与省平台共同设立。而省级业务平台采取的则是省与省之间集中的设立。省级业务平台对于被其覆盖地区的所有使用者都提供业务。如下图3-2所示:
图3-2 NGN业务平台的部署图
1、 国级业务平台
国级业务的平台是都依据不同的业务,有以下两种情况:
(1)国级业务平台不实现业务功能
功能逻辑分别由各省的应用平台来进行负责的,PS:通信助理业务功能。现在国级业务平台可以提供为使用者以下四项功能:
1o使用者的辅助存储业务的用户认证信息;
2o使用者的辅助存储各省的业务平台的数据;
3o使用者根据办理业务时的注册来查询请求,返回使用者归属地的业务平台信息;
4o使用者辅助查询跨省用户的信息,如使用者所在位置查询等等。
(2)国级业务平台实现业务功能
只有全国的业务平台与省级的业务平台具备相等的能力并且相互独立时才能完成国级业务平台实现业务功能。省内用户的业务在省级业务平台中实现,而跨省用户的业务则应用于全国的业务平台中实现,如IP Centrex业务。
2、 省级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
省级业务平台负责管理本省的业务用户数据,实现用户的鉴权、网管、计费、业务流程、认证等各项功能。
省级业务平台增加新任务应用时,需要上报给全国的业务平台,上报的数据包括用户的数据信息,增加新业务的服务器注册信息,以确保全网用户数据的同步,满足业务互通的需要。
省级业务平台和本省内的软交换系统相连接,覆盖了本省的所有用户。
3、 多省共设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
多省共设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负责管理管辖区域内所有业务的用户数据,实现用户的鉴权、网管、计费、业务流程、认证等各项功能。
多省共设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增加新任务应用时,也需上报给全国的业务平台。
多省共设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需要和各省软交换系统相互连通,如某省还为建设软交换网络,那么该省很可能会缺失部分业务功能。
(三)通信助理业务的组网设计方案
1、层次化的组网方案
根据中国联通的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架构,业务组网是由业务层、网络控制层和业务接入层三层实现的。如图3-3所示:
图3-3业务组网的结构图
业务层负责业务的生成、控制和管理,NGN(下一代网络)基础能力集提供的基础业务能力通过组合调用可以生成各种丰富的业务。为了满足业务管理功能的需要,业务能力集还提供了完善的业务受理、业务计费和网管等功能,并且和现网BOSS系统相连接。网络控制层采用了NGN软交换的技术,承载于IP网络之上,利用了业务的灵活部署和区域渗透。业务接入层则是涵盖了各种的IP接入方式,包括NGN、PLMN等各种用户的类型。
在实际的网络工程建设中,则可以分层次组网。
(1)业务能力层组网
业务能力层的规划是组网的关键,业务的需求与业务能力集是应相匹配的,如即时信息能力集、在线能力等,并要有足够的IP地址来赋予新业务能力集,如视频会议能力集的加入和业务逐渐的发展形成新的能力集。
如何正确配置业务能力集,需先着手业务管理能力集的部署,并完成与营帐、工单和计费系统之间的联系。
业务应用服务器,如:CA服务器、会议服务器,是根据用户量以及业务访问量来进行配置的,通过主配置来保证业务的不间断性。
除此以外,为了维护业务平台的安全性和数据的机密性,我们通过划分子网的方式将各设备之间的通讯隔离一达到目的。
1o业务能力集的子网有即时信息、在线、群组等业务功能。
2o业务应用的子网有群组服务器、网页服务器、下载及更新服务器等服务器。
(2)网络控制层的组网
网络控制层必须具备使用者数据的灵活性、发生网络的故障定位要准和根据未来发展的扩展等能力。随着通信助理业务的应用发展,我们将省会城市部署一对NGN,在各个重要的城市中部署中继媒体网关,方便业务的快速普及(见上图3-3)。此外,在业务的重点城市中部署NGN系统,构成省级的业务平台与地市级网络控制平台的两级构架。
NGN系统是依据容量进行相对应的配置的,实现与业务平台的联通,同时软交换系统必须实现和已有网络各系统之间的联通,以下为主要的互通点:
1o软交换系统和现网SIP 7号信令网之间通过ISUP协议进行互通;
2o软交换系统和SDC间采用的MAP++协议进行互通;
3o软交换系统作为SSP,和现网SCP以INAP协议进行互通;
4o中继网关通过E1和STM接口与PSTN局连接,实现了话务互通;对于只部署有中继网关的城市,为了实现SIP用户和当地PSTN用户的语音联通,中继媒体网关应与当地PSTN汇接局或者长途局连接。
(3)接入层的组网
要求首先了解现存接入网络的状况和其可造性,如公司专有网络,更好改善业务的接入。接入层组网是按部就班的步骤工作,他是根据不断加入新接入方式、新使用者的方法来完成业务的多样化。
2、各同阶段业务发展的组网架构
(1)起始业务发展的两级组网架构
业务发展刚萌芽是,其规模尚小并扩展的范围小,故可以按照省到地、市的两级架构来进行组网方案,如下图3-4所示:
图3-4 两级架构的组网图
组网的几点说明:
1o为了配合用户量进行灵活的选择故选择CA业务服务器是可以,在地市级能够配置多台服务器。用户注册的时候首先要向集群服务器查询,获得推荐的CA服务器的地址,然后再继续进行业务注册。
2o考虑到各地市的业务部署时,因为业务需求或网络设备的不同(如采用的软交换的设备厂家的不同),所以业务客户端也会有不同的版本的需要;即使在同样的地方,根据业务的推广,新增加的功能,同样也需要版本升级工作,所以下载更新服务器可以部署到地市级。
3o通话管理服务器在核心旁边部署,以满足全网CA用户和绑定固定电话的呼叫状况的查询。通话管理服务器还可以支持和多个同号SCP的的相互联接。
4o为了满足用户在互联网网络上的应用,需要在互联网网络和下一代网络之间部署IBP设备和CA服务器,以满足客户端从互联网的接入。
(2)发展期业务规模的三级组网架构
在发展业务的规模后,为了实现各省之间平台的互通,可以根据集团-省-地市的三级架构进行组网,如下图3-5所示:
图3-5 三级架构的组网示意图
因为在平台上放置了集群组的管理服务器,实现了使用者的认证,收集了关于不同服务器的性能信息,向平台提供用户的注册属地以及位置的信息查询方法。
(四)漫游方案
1、漫游用户的接入法
用户在外地漫游时使用持有信令控制协议软终端,如果只通过互联网远程接入实现软终端在归属软交换的注册,会对实施业务发生影响,不能正常使用该业务。
若全国下一代网络实施成功,业务使用者应将会以就近原则地接入下一代网络中,实现业务最大限度的在下一代网络中的传输。为了配合用户的就近原则接入并且不影响当地软交换用户正常业务的注册使用,需要在全网内规划部署用于漫游的SBC或IBP,结合DNS的路由数据的设置,以实现用户的漫游业务的应用。
用户就近原则接入NGN网络的连接方案有以下几种:
方案一:如下图3-6所示,用户通过互联网DNS查询,获得了运行商当地的IBP地址,来接入当地的下一代网络,IBP通过进行软终端域名的解析,获得了用户归属的软交换地址,来实现用户到归属软交换的注册。
方案一在进行网络部署时,要得到当地运营商的配合以及管理,在全国的网管系统尚未建立之前,不适合采用此方案。现在,漫游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通过归属地IBP注册到归属地的软交换中。
图3-6 漫游用户通过Internet网络接入的连接方案示意图
方案二:如下图3-7所示,用户拜访地IP地址接入联通后通过专线接入下一代网络(如用户所在网和下一代网络之间存在光纤直联或者通过DSLAM获得拜访地的下一代网络的IP地址),现在,用户可以通过NGN DNS来查询并获得归属地的漫游SBC的地址,并且可以通过注册来到归属地软交换。
图3-7 漫游用户通过联通专线接入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2、用户漫游计费管理
为区分用户本地的使用与漫游使用,需要在用户的话单中体现地址区域的信息,即在用户语音业务的话单中,提取用户接入下一代网络的网络时获得的IP地址,根据下一代网络的全网的IP地址的划分规则,区分用户是漫游还是归属地接入。
3、用户漫游设备要求
为了满足计费管理的要求,漫游SBC/IBP设备可以将用户接入时的IP地址传送至宽带软交换处,宽带软交换在呼叫CDR的话单中,记录了用户地址的信息,其应用与脱机处理中。
为了满足用户通过拜访地SBC/IBP注册到归属地的软交换中,对于漫游SBC/IBP,和软交换有下列几点要求:
1.漫游SBC传送终端用户的IP地址。
2.软交换能够识别漫游SBC/IBP传输的地址信息,并且记录在CDR的话单中。
3.软终端能够支持域名、密码、SIP URI、漫游等选项信息的输入。
(五) 省际间互通性的方案
由于通信助理业务在各个省的发展,必须考虑省际之间业务的互通性,如IM信息的互通,好友列表的状态显示等等。
此时,可以利用软交换系统来完成区域间用户路由的功能,由控制层协调业务层来完成全网业务。该方案的优势在于:循照相关技术的标准体系(如OMA),有利于未来业务的拓展和平滑渐进。
业务举例:如下图3-8所示,如果用户终端1向跨省用户2发送IM消息,IM消息会先发送到本省的软交换系统中,此时系统发现用户2为外省用户,后通过查询DNS服务器,确定用户2的归属省的软交换系统,1省软交换系统会将IM信息转发到2省的软交换系统中,最后由2省的系统实现IM信息向用户终端2的发送。
图3-8 终端省级互通的示意图
这个方案对于网络设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如:
1.软交换设备要求支持“Single Sign-On”,即统一用户鉴权注册的功能,并在注册完成后将用户注册的信息反馈给应用服务器(可以配置于软交换设备)。
2.针对IM的即时信息与呈现等业务,软交换设备要支持相关业务数据的路由与转发功能,如PUSBLISH/MESSAGE/NOTIFY/SUBSCRIBE等SIP信息。信息的路由还可以采用用ENUM DNS等查询方式实现。
(六)本章小结
此章节主要讲述了通信助理业务平台的组网设计方案,根据集团网络的现有状况,定位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与其他业务平台间的关系,并且详细描述了通信助理业务的软交换开放业务平台的组网要求,提出层次化组网的方案,以及漫游与省际互通的方案。
四、结束语
(一)论文总结
本论文主要简述了通信助理业务的实现方案并对网络组织的总体价格进行了一些规划,根据不同时期发展的业务的具体情况,对业务如何组织、网络如何分层进行了划分。
通过通信助理业务的产品规划,我从中受益颇丰。现对工作成果有几下几点总结:
1、对通信助理业务进行了定义,明确了通信助理业务需要实现各功能的具体要求。
2、根据平台的灵活性、开放性的设计要求,设计软交换业务平台的结构,并且对业务的流程进行了划分。
3、明确了通信助理业务的业务层、网络控制层、接入层组网的三层结构。
(二)展望未来
1、通信助理业务的拓展
联通公司是联通和网通集成后发展的,现在的联通已经同时集成了固定电话网络和移动电话网络业务,通信助理业务应实施与移动电话如何发展。现在移动所发展的飞信,主打的是即时信息功能与短信功能,两者之间大同小异,都是属于一种业务。通信助理业务和移动电话网的结合将会改变联通与移动竞争。
2、 业务平台的未来方向
开放业务平台是参考和采用了IP多媒体子系统业务体系的构架,业务应用对IP多媒体子系统业务的能力进行了融合,并且同时拥有网络业务能力,向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发展的能力有迈进里一步。因为新增业务功能的出现,业务应用可以通过标准的接口来调用新增的业务功能。
业务平台的架构中,群组、即时信息、在线等功能都是采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组织推荐的IP多媒体子系统相关的技术标准;拨号、进程间通信、视频语音会议、来电管理等功能和网络控制层的接口都是采用的IETF RFC 3261定义的信令控制协议的标准。
软交换网络向IP多媒体子系统架构演变时,与音视频会话相关的业务能力集会随网络于IP多媒体子系统架构进行演变,平台的接口中信令控制协议也需进行相应的拓展,方便适应IP多媒体子系统的业务网络的应用需求,和音视频会话不相关的业务能力集则可以直接应用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架构中。
通信助理业务朝IP多媒体子系统演变的目标方案如下图4-1所示,由于该业务的是一种的不断发展增多和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不断地成熟,该业务向IP多媒体子系统演变的正一步一步的变化,使通信助理业务全部转移接入IP多媒体子系统的网络下,并且可以重用初始的IP多媒体子系统设备方案。
图4-1 通信助理业务朝IMS演变的目标方案
客户端与IMS核心网间的F3接口和IMS核心网与业务能力集间的G3接口都是采用的SIP协议;业务应用与业务能力集间的B3接口采用的是SIP协议和HTTP协议;业务应用与客户端间的E3接口采用的是内部协议。
除此之外,为了配合核心网的改进与通信助理客户端的升级,集群服务器、CA服务器也需要有相应的升级,网管系统与计费也需要升级使符合IMS的相关规定。
通信助理用户可以先从客户端登陆,在鉴权认证通过后,下载更新服务器会自动地帮助用户完成通信助理业务朝IMS演化的目标方案版的客户端的升级与安装这样保证了不间断通信助理业务的运营也不会改变用户业务的体验。
致谢
这项设计是在我们的导师钱涛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努力完成的。在我设计遇到问题时候,钱涛老师总是一一耐心的为我讲解分析,从不嫌烦。从这次论文设计的选题到资料收集,以及最后论文设计的修改,在过程中我耗费了钱涛老师许许多多的宝时间与精力,在这里我要向钱涛老师表示非常衷心地感谢!谢谢你,钱涛老师。钱涛老师非常严谨的教学态度,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与极高责任心都使我受益颇丰!
除此之外,我还要感谢和我同一小组的王小丽同学,是你在我设计的过程中和我一起研究与探讨问题,并总是能够及时地给予我意见,并且可以指出我设计中存在的错误,使我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把设计顺利的进行下去,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或许我不会这样顺利地结稿,在此非常感谢你!王小丽同学,谢谢你!
两年的艰苦跋涉,两个月的精心准备,当毕业论文终于到了画上句号的时候,我如释重负。在这次的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并不轻松,压力常常出现,总是担心这担心那的。这是我第一次花费如此长的时间与精力去完成一份非常意义的论文,期间遇到了许多问题与烦恼,但是当论文曲终落幕之后,留下的滋味是值得我时常回味的。
当我敲完这篇论文的最后一个字符,在回过头去重新细细阅读这已不陌生的文字,我感触颇多。虽然我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但这次经验对于我来说,却是很弥足珍贵的。它是无数谆谆教诲、关爱与帮助的成果!
最后在这里对我要对所有帮助我完成此论文的老师与同学再次表示深深的谢意,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的这么快,这么好!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赵强.基于软交换的NGN技术与应用开发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2月
[2]桂海源等.IP电话技术与软交换.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3]张磊等.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组网技术.人民电邮出版社.2005年5月
[4]唐雄燕庞韶敏.软交换网络—技术与应用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
[5]赵学军.软交换技术问答.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11月
[6]张智江等.基于IMS融合、开放的下一代网络.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2月
[7]毕厚杰\李秀川.IMS与下一代网络.人民邮电出版.2006年12月
[8]张智江等.IMS业务关键技术与实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2月
[9]赵慧玲\叶华等.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11月
[10] 知网资料
[11] 百度文库资料
[12] 道客巴巴资料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43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