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30j型电缆制作及故障分析
目录
引言 1
一、电缆的用途 1
二、产品标志代号 1
三、J30J电缆的制作流程 2
(一)制作文件 2
(二)配料 2
(三)下线 2
(四)剥线、穿线、压接 2
(五)装入、打底、调高低 3
(六)灌胶 4
(七)翻铆或组装 4
(八)线束 5
(九)焊接 6
(十)入库 6
四、J30J型电缆制作中常见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6
(一)J30J型电缆制作中常见的问题 6
(二)J30J型电缆制作中常见问题的原因 7
(三)J30J型电缆制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7
五、J30J型电缆主要技术特征 10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谢辞 13
附录一 14
引言
电缆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无论是简单的日常生活还是高科技的航天事业都在运用。航天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为了梦想,我们应该去了解航天事业,而电缆在航天事业中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应该对电缆要有所了解。电缆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用途,制作方法也大有不同。本文主要叙述航天事业所运用的电缆中的一个类型,J30J型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流程以及故障分析。
一、电缆的用途
传输电流和传输信号。传输电流最主要的控制技术性能指标是导体电阻、耐压性能等;传输信号最主要的控制技术性能指标是传输性能——特性阻抗衰减乃串音等,当然传输信号主要也靠电流(电磁波)做载体。J30J型电缆可应用于航空事业、各类军用电子设备的电路连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特别适用于安装空间小,要求重量轻的场合。
二、产品标志代号
J30J--X--TJ/ZK --X --X --X --X
L1 L2 L3 L4 L5 L6 L7
L1--设计序号
L2--接触件芯数
L3--连接器与接触件种类:TJ—插头装插针 ZK—插座装插孔 ZJ—插座装插针 TK—插头装插孔
L4--表示接触件端接形式:不表示—压接 -S焊接 -N直插印制板 -W弯插印制板
L5--锁紧件类别
L6--表面涂覆:镀镍或镀镉
L7--改型
三、J30J电缆的制作流程
(一)制作文件
根据客户的要求,技术员做出相应的技术文件。包括制作产品所需要的连接器类型、导线的类型、制作的流程要求、接线关系、防护套的类型以及生产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辅料的类型等。
(二)配料
操作人员根据文件要求配料,一般有接触件、连接器、螺钉、螺母、垫圈、弹垫、橡胶垫、基座、外壳等。
(三)下线
根据文件要求下相应的导线,主要看导线的类型、长度、线径、颜色等。
(四)剥线、穿线、压接
1.剥线。
(1)手工剥线(如图3-1所示)。持上岗证人员根据技术员的文件要求,将热剥器的参数设置好,再剥线。热剥刀的参数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长则导线剥长,芯线就会露在外面,会造成短路;太短压接就不容易压紧,接触件易脱落。剥线要注意不要剥断丝,剥断丝后面穿线就有难度,容易漏丝、堆丝,而且尽量不要剥散芯线,降低穿线的难度。
图3-1 剥线
(2)激光剥线。首先要调好机器的参数,然后将导线要剥的另一端理齐放在板子上固定好,踩一下触发器,再装第二块板子,装好第一块板子上的导线也已经剥好,将板子取下,放入第二块板子,把取下的导线绑好,以此重复。激光剥线固然快,且好穿,但一般用于剥长、大批量的导线,双绞或多交线不适用激光剥线;导线太短或太粗也不行,因为不好装板子;第二头一般不适合是因为第一天已经做好,防护套也装上了,不方便装板子,但并不是一定的;小批量的要不停的调参数,太费时。
2.穿线(如图3-2所示)。穿线就是将导线线芯装入文件要求的接触件内。不要出现漏丝、堆丝,漏丝、堆丝,会导致短路。穿好接触件的导线要朝上放置,防止接触件掉落。
图3-2 穿线
3.压接。压接前要测拉力、调到相应接触件的模子,调好后才可以开始压接,将接触件放入模具内开始压接。压接痕迹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则易压不到线芯,接触件容易脱落,费时费力又浪费接触件;过低容易压伤导线。
(五)装入、打底、调高低
1.装入。检查导线是否漏芯线,破损;基座有无毛刺。装导线过长或第二头的要看文件是否要先套热缩管、线夹、尾罩等。
(1)装插头(针 TJ)(如图3-3所示)。
a.无接线关系。找到相对应芯数的TJ的夹具,装上基座,将压接好接触件的导线装入基座内。
b.有接线关系。找到相对应芯数的TJ的夹具,装上基座,按照技术文件的要求装入导线,装入时要看清孔位号(TJ与ZK空位顺序相反),导线的颜色、长度、型号等,千万不能装错。如若发现错误,应立即改正,减少返工数量。
图3-3 装入
(2)装插座(孔 ZK)。装入插孔前,要先粘接外壳。粘接外壳时先要检查外壳是否良好,有无损伤,标刻是否错误、歪斜、模糊,如有这些现象,应停止操作,向班组长或现场技术员报告。检查外壳良好再粘接,先将基座放入外壳内,再称DG-3S胶。用调胶棒将胶调匀后,用灌胶棒蘸一点胶放入基座与外壳的相接处,或将胶放入针管内,将针头压扁后把胶推到基座与外壳的相接处,粘接好后放入80度烘箱,30分钟后取出。
a.无接线关系。找到相对应芯数的ZK的夹具,装上粘接好的外壳,将压接好接触件的导线装入基座内。
b.有接线关系。找到相对应芯数的ZK的夹具,装上粘接好的外壳,按照技术文件的要求装入导线。
2.打底。先看文件要用什么胶,一般打DG-3S胶,称胶的比例是A/B=1.5/1,调好的胶只能用30分钟,胶干了就不能用了。
(1)打TJ的底。先用吹风机预热,再用灌胶棒挑胶放在接触件根部,用吹风机吹匀,每个接触件根部都要有胶。胶也不能太多,太多了调高低就调不动了,当然,也不能太少了,太少就粘不住导线了,就没起到固定的作用。打完底要用酒精清洗基座外围。
图3-7 绑扎(中间绑扎)
4.缠生料带。就是用生料带将导线包起来。
引言 1
一、电缆的用途 1
二、产品标志代号 1
三、J30J电缆的制作流程 2
(一)制作文件 2
(二)配料 2
(三)下线 2
(四)剥线、穿线、压接 2
(五)装入、打底、调高低 3
(六)灌胶 4
(七)翻铆或组装 4
(八)线束 5
(九)焊接 6
(十)入库 6
四、J30J型电缆制作中常见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6
(一)J30J型电缆制作中常见的问题 6
(二)J30J型电缆制作中常见问题的原因 7
(三)J30J型电缆制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7
五、J30J型电缆主要技术特征 10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谢辞 13
附录一 14
引言
电缆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无论是简单的日常生活还是高科技的航天事业都在运用。航天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为了梦想,我们应该去了解航天事业,而电缆在航天事业中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应该对电缆要有所了解。电缆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用途,制作方法也大有不同。本文主要叙述航天事业所运用的电缆中的一个类型,J30J型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流程以及故障分析。
一、电缆的用途
传输电流和传输信号。传输电流最主要的控制技术性能指标是导体电阻、耐压性能等;传输信号最主要的控制技术性能指标是传输性能——特性阻抗衰减乃串音等,当然传输信号主要也靠电流(电磁波)做载体。J30J型电缆可应用于航空事业、各类军用电子设备的电路连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特别适用于安装空间小,要求重量轻的场合。
二、产品标志代号
J30J--X--TJ/ZK --X --X --X --X
L1 L2 L3 L4 L5 L6 L7
L1--设计序号
L2--接触件芯数
L3--连接器与接触件种类:TJ—插头装插针 ZK—插座装插孔 ZJ—插座装插针 TK—插头装插孔
L4--表示接触件端接形式:不表示—压接 -S焊接 -N直插印制板 -W弯插印制板
L5--锁紧件类别
L6--表面涂覆:镀镍或镀镉
L7--改型
三、J30J电缆的制作流程
(一)制作文件
根据客户的要求,技术员做出相应的技术文件。包括制作产品所需要的连接器类型、导线的类型、制作的流程要求、接线关系、防护套的类型以及生产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辅料的类型等。
(二)配料
操作人员根据文件要求配料,一般有接触件、连接器、螺钉、螺母、垫圈、弹垫、橡胶垫、基座、外壳等。
(三)下线
根据文件要求下相应的导线,主要看导线的类型、长度、线径、颜色等。
(四)剥线、穿线、压接
1.剥线。
(1)手工剥线(如图3-1所示)。持上岗证人员根据技术员的文件要求,将热剥器的参数设置好,再剥线。热剥刀的参数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长则导线剥长,芯线就会露在外面,会造成短路;太短压接就不容易压紧,接触件易脱落。剥线要注意不要剥断丝,剥断丝后面穿线就有难度,容易漏丝、堆丝,而且尽量不要剥散芯线,降低穿线的难度。
图3-1 剥线
(2)激光剥线。首先要调好机器的参数,然后将导线要剥的另一端理齐放在板子上固定好,踩一下触发器,再装第二块板子,装好第一块板子上的导线也已经剥好,将板子取下,放入第二块板子,把取下的导线绑好,以此重复。激光剥线固然快,且好穿,但一般用于剥长、大批量的导线,双绞或多交线不适用激光剥线;导线太短或太粗也不行,因为不好装板子;第二头一般不适合是因为第一天已经做好,防护套也装上了,不方便装板子,但并不是一定的;小批量的要不停的调参数,太费时。
2.穿线(如图3-2所示)。穿线就是将导线线芯装入文件要求的接触件内。不要出现漏丝、堆丝,漏丝、堆丝,会导致短路。穿好接触件的导线要朝上放置,防止接触件掉落。
图3-2 穿线
3.压接。压接前要测拉力、调到相应接触件的模子,调好后才可以开始压接,将接触件放入模具内开始压接。压接痕迹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则易压不到线芯,接触件容易脱落,费时费力又浪费接触件;过低容易压伤导线。
(五)装入、打底、调高低
1.装入。检查导线是否漏芯线,破损;基座有无毛刺。装导线过长或第二头的要看文件是否要先套热缩管、线夹、尾罩等。
(1)装插头(针 TJ)(如图3-3所示)。
a.无接线关系。找到相对应芯数的TJ的夹具,装上基座,将压接好接触件的导线装入基座内。
b.有接线关系。找到相对应芯数的TJ的夹具,装上基座,按照技术文件的要求装入导线,装入时要看清孔位号(TJ与ZK空位顺序相反),导线的颜色、长度、型号等,千万不能装错。如若发现错误,应立即改正,减少返工数量。
图3-3 装入
(2)装插座(孔 ZK)。装入插孔前,要先粘接外壳。粘接外壳时先要检查外壳是否良好,有无损伤,标刻是否错误、歪斜、模糊,如有这些现象,应停止操作,向班组长或现场技术员报告。检查外壳良好再粘接,先将基座放入外壳内,再称DG-3S胶。用调胶棒将胶调匀后,用灌胶棒蘸一点胶放入基座与外壳的相接处,或将胶放入针管内,将针头压扁后把胶推到基座与外壳的相接处,粘接好后放入80度烘箱,30分钟后取出。
a.无接线关系。找到相对应芯数的ZK的夹具,装上粘接好的外壳,将压接好接触件的导线装入基座内。
b.有接线关系。找到相对应芯数的ZK的夹具,装上粘接好的外壳,按照技术文件的要求装入导线。
2.打底。先看文件要用什么胶,一般打DG-3S胶,称胶的比例是A/B=1.5/1,调好的胶只能用30分钟,胶干了就不能用了。
(1)打TJ的底。先用吹风机预热,再用灌胶棒挑胶放在接触件根部,用吹风机吹匀,每个接触件根部都要有胶。胶也不能太多,太多了调高低就调不动了,当然,也不能太少了,太少就粘不住导线了,就没起到固定的作用。打完底要用酒精清洗基座外围。
图3-7 绑扎(中间绑扎)
4.缠生料带。就是用生料带将导线包起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