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支座的加工工艺及组合夹具的设计(附件)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机械占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贡献。机械的各种零件在各个工业企业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车床在机械行业非常常见,左支座就是车床上的一个重要零件。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组合夹具为它提供良好的加工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左支座的工艺是我这次重点研究的对象,对于这个零件的外形,要用AutoCAD和三维软件绘制出来,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每一个孔,每一个槽和每一个面是如何成形的,如何在保证最好的加工精度上安排最好的加工顺序,这里也涉及到组合夹具的设计,不同的孔和槽有不同的要求,它们也对应着不同的组合夹具。总而言之,本次课题主要有四套夹具:镗削80孔,钻削21的孔,铣削5mm的横向槽,钻M8的螺纹孔底孔。关键词 组合夹具,左支座,加工工艺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设计目的 1
1.2 课题设计任务 1
2 左支座零件的机械分析以及毛坯的确定 2
2.1 左支座的机械作用和相关工艺分析 2
2.2 左支座零件的毛坯的确定 3
3 左支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4
3.1 零件工艺过程中要考虑的的相关问题 4
3.2 左支座零件基准的选择 5
3.3 左支座的机械工艺路线分析和制定 6
3.4 机械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以及毛坯余量的确定 8
4 机械工序设计以及确定基本用量和基本时间 11
4.1 选择加工的设备以及刀具、量具和夹具 11
4.2 确定切削用量和切削时间 12
5 组合夹具的设计 21
5.1 钻削耳部21孔的组合夹具 22
5.2 镗削80H9孔的组合夹具 22
5.3 铣削5mm宽的横向槽组合夹具 23
5.4 钻削M8螺纹孔的组合夹具 24
结论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1 引言
在生活过程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1 钻削耳部21孔的组合夹具 22
5.2 镗削80H9孔的组合夹具 22
5.3 铣削5mm宽的横向槽组合夹具 23
5.4 钻削M8螺纹孔的组合夹具 24
结论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1 引言
在生活过程中,不同的零件有不同的指标:所用的材质,大小,外形结构和技术要求等的不同,即便是一样的零件,现在也不会在一个机床上,实施简单的一种加工方法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需要设计者编写相关的工艺步骤并进行审核才能实施。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考虑零件本身的相关要求,还要注意周围的加工环境,在设计过程中要进一步分析零件的作用和装配要求等,编写一套完整的加工工艺过程,同时也要注意加工过程中的先后次序,并加以记录。实际加工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本身,装配,环境等,最后,将它们进行整理,编写出最为合适的加工工艺方案。
1.1 课题设计目的
1. 要求学会运用大学所学习的课程,例如:工程制图(含AutoCAD),机械原理和机械加工技术等,将理论知识进行熟悉理解并能融会贯通,对于制定的零件进行具体的学习分析,了解它的作用,对它的外形测量研究,然后规划整理,设计出合适的加工工艺和组合夹具(包括定位加紧)。然后通过生产实习,从中所学到有关实践知识,明白如何更加经济的加工出一个零件,如何提高生产率。
2. 查询有关“组合夹具”的资料,例如发展现状和整体趋势,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提升机械设计的实践能力。
3. 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加以整理,进一步熟悉有关技术资料。
1. 2 课题设计任务
1. 完成SolidWorks左支座零件图以及AutoCAD毛坯图。
2. 编写左支座的相关机械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工序卡。
3. 设计相关工序的组合夹具,并绘制组合夹具图纸。
4. 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2 左支座零件的机械分析以及毛坯的确定
2. 1 左支座的机械作用和相关工艺分析
本次课题所给的是车床上的左支座,如下图2.1所示。通过查相关资料知道,这个零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因来自纵向和横向5mm宽的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它的耳部21mm的孔可以穿过M20的螺栓的其中一端,在螺栓的另一端,可以和25H7()mm的锪孔配合,然后再运用相关的工具,例如杆件等来拧紧螺母,可以使它们固定位置,还要夹紧,便可安装在80H9()mm的大孔心轴位置,固定并紧固。
图2.1 左支座零件图主视图
一般来说,车床上的左支座有两个方向的加工面,它们相互之间也有必要指定的相对位置要求,具体研究为如下内容:
第一,以80H9()mm的内孔为加工中心的加工内容:
这一组的加工内容包括80H9()孔的端面以及底面的内圆倒角,底面四个13的通孔和20的沉头孔,两个中心对称的10的锥销孔,M8H7的螺纹底孔还有尺寸为5mm的纵槽。其中要主要加工80H9()mm的孔,内部粗糙度要求为1.6μm。其大端端面相对于80mm孔的轴线有指定的位置要求,垂直度偏移要小于0.03mm。
第二,以零件耳部的孔(25H7)为加工中心的加工内容:
这一方向组的加工内容就是耳部上的各个尺寸的通孔和锪孔,具体包括21mm的通孔,还有38mm的沉头锪孔,43mm的沉头锪孔,外加零件底座上M10-7H的螺纹孔的底孔。铣削方面还包括5mm的横向槽。这里面精度要求最高的是25H7的锪孔,加工时要重点加工。
2. 2 左支座零件的毛坯确定
2.2.1 零件的毛坯制造,尺寸确定和后续的热处理
在普通机械加工过程中,HT200铸铁十分常见,原因是它可以承受一定的载荷和剪切,因此灰铸铁在工作过程中显得较为稳定。通过对零件的外形分析,本次课题的左支座零件的外形适中,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左支座的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因此要采用砂型铸造成型,铸造成型的效率较高,在批量生产中运用广泛,不仅可以对零件的加工质量得以保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综上所述,确定初始成型方法为砂型铸造。
在成批量的普通铸件中,大部分灰铸铁中的碳元素的存在方式是石墨,石墨的片状形式对左支座本身的剪切作用力较大,这样很容易会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求要提升灰铸铁的物理力学性能,安排合适的后续热处理,一般会采用退火的方法,以便机械切削加工。
2.2.2 零件毛坯结构的确定
左支座毛坯的铸造方法为金属膜砂型铸造,其中80mm的孔需要铸造出,需要安放型芯,之后为了能够减去残余应力,要安排人工时效。
左支座零件图的外形轮廓尺寸,长度方向165.5mm,高度方向100mm,宽度方向104mm,零件的最大外形轮廓尺寸为
1 绪论 1
1.1 课题设计目的 1
1.2 课题设计任务 1
2 左支座零件的机械分析以及毛坯的确定 2
2.1 左支座的机械作用和相关工艺分析 2
2.2 左支座零件的毛坯的确定 3
3 左支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4
3.1 零件工艺过程中要考虑的的相关问题 4
3.2 左支座零件基准的选择 5
3.3 左支座的机械工艺路线分析和制定 6
3.4 机械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以及毛坯余量的确定 8
4 机械工序设计以及确定基本用量和基本时间 11
4.1 选择加工的设备以及刀具、量具和夹具 11
4.2 确定切削用量和切削时间 12
5 组合夹具的设计 21
5.1 钻削耳部21孔的组合夹具 22
5.2 镗削80H9孔的组合夹具 22
5.3 铣削5mm宽的横向槽组合夹具 23
5.4 钻削M8螺纹孔的组合夹具 24
结论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1 引言
在生活过程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1 钻削耳部21孔的组合夹具 22
5.2 镗削80H9孔的组合夹具 22
5.3 铣削5mm宽的横向槽组合夹具 23
5.4 钻削M8螺纹孔的组合夹具 24
结论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1 引言
在生活过程中,不同的零件有不同的指标:所用的材质,大小,外形结构和技术要求等的不同,即便是一样的零件,现在也不会在一个机床上,实施简单的一种加工方法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需要设计者编写相关的工艺步骤并进行审核才能实施。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考虑零件本身的相关要求,还要注意周围的加工环境,在设计过程中要进一步分析零件的作用和装配要求等,编写一套完整的加工工艺过程,同时也要注意加工过程中的先后次序,并加以记录。实际加工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本身,装配,环境等,最后,将它们进行整理,编写出最为合适的加工工艺方案。
1.1 课题设计目的
1. 要求学会运用大学所学习的课程,例如:工程制图(含AutoCAD),机械原理和机械加工技术等,将理论知识进行熟悉理解并能融会贯通,对于制定的零件进行具体的学习分析,了解它的作用,对它的外形测量研究,然后规划整理,设计出合适的加工工艺和组合夹具(包括定位加紧)。然后通过生产实习,从中所学到有关实践知识,明白如何更加经济的加工出一个零件,如何提高生产率。
2. 查询有关“组合夹具”的资料,例如发展现状和整体趋势,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提升机械设计的实践能力。
3. 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加以整理,进一步熟悉有关技术资料。
1. 2 课题设计任务
1. 完成SolidWorks左支座零件图以及AutoCAD毛坯图。
2. 编写左支座的相关机械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工序卡。
3. 设计相关工序的组合夹具,并绘制组合夹具图纸。
4. 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2 左支座零件的机械分析以及毛坯的确定
2. 1 左支座的机械作用和相关工艺分析
本次课题所给的是车床上的左支座,如下图2.1所示。通过查相关资料知道,这个零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因来自纵向和横向5mm宽的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它的耳部21mm的孔可以穿过M20的螺栓的其中一端,在螺栓的另一端,可以和25H7()mm的锪孔配合,然后再运用相关的工具,例如杆件等来拧紧螺母,可以使它们固定位置,还要夹紧,便可安装在80H9()mm的大孔心轴位置,固定并紧固。
图2.1 左支座零件图主视图
一般来说,车床上的左支座有两个方向的加工面,它们相互之间也有必要指定的相对位置要求,具体研究为如下内容:
第一,以80H9()mm的内孔为加工中心的加工内容:
这一组的加工内容包括80H9()孔的端面以及底面的内圆倒角,底面四个13的通孔和20的沉头孔,两个中心对称的10的锥销孔,M8H7的螺纹底孔还有尺寸为5mm的纵槽。其中要主要加工80H9()mm的孔,内部粗糙度要求为1.6μm。其大端端面相对于80mm孔的轴线有指定的位置要求,垂直度偏移要小于0.03mm。
第二,以零件耳部的孔(25H7)为加工中心的加工内容:
这一方向组的加工内容就是耳部上的各个尺寸的通孔和锪孔,具体包括21mm的通孔,还有38mm的沉头锪孔,43mm的沉头锪孔,外加零件底座上M10-7H的螺纹孔的底孔。铣削方面还包括5mm的横向槽。这里面精度要求最高的是25H7的锪孔,加工时要重点加工。
2. 2 左支座零件的毛坯确定
2.2.1 零件的毛坯制造,尺寸确定和后续的热处理
在普通机械加工过程中,HT200铸铁十分常见,原因是它可以承受一定的载荷和剪切,因此灰铸铁在工作过程中显得较为稳定。通过对零件的外形分析,本次课题的左支座零件的外形适中,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左支座的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因此要采用砂型铸造成型,铸造成型的效率较高,在批量生产中运用广泛,不仅可以对零件的加工质量得以保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率。综上所述,确定初始成型方法为砂型铸造。
在成批量的普通铸件中,大部分灰铸铁中的碳元素的存在方式是石墨,石墨的片状形式对左支座本身的剪切作用力较大,这样很容易会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求要提升灰铸铁的物理力学性能,安排合适的后续热处理,一般会采用退火的方法,以便机械切削加工。
2.2.2 零件毛坯结构的确定
左支座毛坯的铸造方法为金属膜砂型铸造,其中80mm的孔需要铸造出,需要安放型芯,之后为了能够减去残余应力,要安排人工时效。
左支座零件图的外形轮廓尺寸,长度方向165.5mm,高度方向100mm,宽度方向104mm,零件的最大外形轮廓尺寸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