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斜齿圆柱齿轮的新型减速器的结构设计与校核(附件)【字数:9864】
摘 要本课题主要针对运送原料的带式运输机所用的圆柱齿轮减速器为对象进行设计,圆柱齿轮减速器性能的好坏影响到带式运输机的传送精度和输送平稳性。该减速器主要通过传动轴上的齿轮啮合来实现运输机功能的平稳实现。其主要内容是对减速器的各性能指标,进行设计方案的论述、电动机功率的选择和减速器各零部件的设计与校核。我对减速器进行了大致的观察和了解,主要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机械设计手册,从而熟悉本课题涉及的重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功能。并且在文献、网络和市场调研等基础上,采用计算、类比和实验等方法进行功能设计与计算。最后利用CAD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和造型设计并完成零件图与装配效果图。
目 录
第一章 课题设计任务书 1
1.1目的及要求 1
1.2具体内容是 1
1.3已知条件 2
1.4分析减速器的结构 2
第二章 选择电动机 4
2.1对电机的类型进行选择 4
第三章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5
第四章 V带传动设计 7
第五章 减速器高速级齿轮设计 9
第六章 减速器低速级齿轮设计 14
第七章 轴的设计计算 (输入轴) 19
第八章 轴的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 (中间轴) 21
8.1根据上文中计算的结果,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21
8.2中间轴的设计 21
8.3对中间轴进行强度校核 22
8.4对轴的疲劳强度进行准确的校核 24
第九章 轴的设计计算 (输出轴) 28
第十章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30
第十一章 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1
第十二章 润滑与密封 32
12.1系统的润滑 32
12.2密封 32
第十三章 连轴器的选择 33
13.1低速轴的联轴器的设计 33
第十四章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4
14.1通气器 34
14.2油面指示器 34
14.3起吊装置 34
14.4放油螺塞 3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结束语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1 38
第一章 课题设计任务书
1.1目的及要求
该毕业设计的目的:
1、通过对课题进行文献调研和综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分析总结和学术凝练的能力;
2、通过独立完成专业相关英文文献翻译的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翻译能力和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
3、通过对课题相关重要零部件结构的设计和零件图纸、装配图纸的绘制,增强学生对工程结构设计方法的掌握度,提高学生对专业工程设计软件的熟练度,培养学生能够在本专业领域独立解决复杂工程机械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4、通过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水平和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对学生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全面考察和巩固。
该毕业设计的要求:
1、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机械设计手册,从而熟悉本课题涉及的重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2、完成专业外文文献翻译(汉字3000字以上);
3、根据毕业设计的要求,确定本课题的设计方案,拟定满足设计要求的工作原理图;
4、根据设计方案,完成总装配图及零件图,完成图纸工作量累计3张零号图纸以上;
5、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1万汉字以上)。
设计题目:
基于斜齿圆柱齿轮的新型减速器的结构设计与校核
1.2具体内容是
1、对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阐述。
2、为系统配置适当的电机。
3、对系统的传动部分的零部件进行设计。
4、对系统中的减速器进行设计。
5、对减速器的传动零部件进行设计;
6、对减速器内部的各个轴进行设计,校验轴的强度;
7、根据轴的疲劳强度,计算出轴承的强度;
8、根据所需要的强度,选择轴承组合,并对它们的使用寿命进行计算;
9、选择恰当的键,连接轴与轴承。然后计算处连接强度;
10、根据机械设计手册,选择适当的配合公差;
11、更具工作强度选择润滑方式以及相应的润滑油;
12、通过计算机CAD绘制减速器的整体装配图与各个零部件图;
13、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1.3已知条件
当先现有的二级齿轮减速器。
依靠电力来提供动力,使用的是380/220V的三相电。
传送带上的拉力可以达到7KN。
传送带的运转速度为1.1m/s。
驱动传送带的滚筒直径为400mm。
驱动滚筒的工作效率为0.96(其中包含了轴承与滚筒的效率损失)。
工作过程中按照单向运行,运作载荷稳定,工作时间为两班制。
整体设备的使用折旧年限为8年。
整体设备按照四年进行一次大修,二年进行一次中修,半年进行一次小修的保养原则。
整体设备布置在室内,周围的最高温度为35度,现场的灰尘度比较大。
一般通过小批量的机械厂生产制造。
1.4分析减速器的结构
1、传动系统的作用:
传动系统主要是用来应用在工作机与原动机之间,完成动力的传递,把原动机产生的动力输送给从动机。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发挥到调节它们之间的转矩与转速的作用。进而起到减速的作用。
2、传动方案的特点:
加速器的传动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系统的工作寿命长、工作效率高、整体构造较为简单而且制作简单,便于后期的维修。但是也存在着不紧凑的缺点,主要是由于滚筒与电机和减速器之间的尺寸比较大。在系统中,齿轮并不是对称分布的,一般按照高速齿轮原理输入端的原则布置,主要是考虑到轴在转矩的作用下会形成扭转变形,而且在弯矩的作用下会出现弯曲变形,通过齿轮的布置可以使这两个变形抵消。保证载荷在各个齿上分布均匀。
目 录
第一章 课题设计任务书 1
1.1目的及要求 1
1.2具体内容是 1
1.3已知条件 2
1.4分析减速器的结构 2
第二章 选择电动机 4
2.1对电机的类型进行选择 4
第三章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5
第四章 V带传动设计 7
第五章 减速器高速级齿轮设计 9
第六章 减速器低速级齿轮设计 14
第七章 轴的设计计算 (输入轴) 19
第八章 轴的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 (中间轴) 21
8.1根据上文中计算的结果,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21
8.2中间轴的设计 21
8.3对中间轴进行强度校核 22
8.4对轴的疲劳强度进行准确的校核 24
第九章 轴的设计计算 (输出轴) 28
第十章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30
第十一章 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1
第十二章 润滑与密封 32
12.1系统的润滑 32
12.2密封 32
第十三章 连轴器的选择 33
13.1低速轴的联轴器的设计 33
第十四章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4
14.1通气器 34
14.2油面指示器 34
14.3起吊装置 34
14.4放油螺塞 3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结束语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1 38
第一章 课题设计任务书
1.1目的及要求
该毕业设计的目的:
1、通过对课题进行文献调研和综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分析总结和学术凝练的能力;
2、通过独立完成专业相关英文文献翻译的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翻译能力和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
3、通过对课题相关重要零部件结构的设计和零件图纸、装配图纸的绘制,增强学生对工程结构设计方法的掌握度,提高学生对专业工程设计软件的熟练度,培养学生能够在本专业领域独立解决复杂工程机械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4、通过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水平和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对学生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全面考察和巩固。
该毕业设计的要求:
1、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机械设计手册,从而熟悉本课题涉及的重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2、完成专业外文文献翻译(汉字3000字以上);
3、根据毕业设计的要求,确定本课题的设计方案,拟定满足设计要求的工作原理图;
4、根据设计方案,完成总装配图及零件图,完成图纸工作量累计3张零号图纸以上;
5、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1万汉字以上)。
设计题目:
基于斜齿圆柱齿轮的新型减速器的结构设计与校核
1.2具体内容是
1、对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阐述。
2、为系统配置适当的电机。
3、对系统的传动部分的零部件进行设计。
4、对系统中的减速器进行设计。
5、对减速器的传动零部件进行设计;
6、对减速器内部的各个轴进行设计,校验轴的强度;
7、根据轴的疲劳强度,计算出轴承的强度;
8、根据所需要的强度,选择轴承组合,并对它们的使用寿命进行计算;
9、选择恰当的键,连接轴与轴承。然后计算处连接强度;
10、根据机械设计手册,选择适当的配合公差;
11、更具工作强度选择润滑方式以及相应的润滑油;
12、通过计算机CAD绘制减速器的整体装配图与各个零部件图;
13、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1.3已知条件
当先现有的二级齿轮减速器。
依靠电力来提供动力,使用的是380/220V的三相电。
传送带上的拉力可以达到7KN。
传送带的运转速度为1.1m/s。
驱动传送带的滚筒直径为400mm。
驱动滚筒的工作效率为0.96(其中包含了轴承与滚筒的效率损失)。
工作过程中按照单向运行,运作载荷稳定,工作时间为两班制。
整体设备的使用折旧年限为8年。
整体设备按照四年进行一次大修,二年进行一次中修,半年进行一次小修的保养原则。
整体设备布置在室内,周围的最高温度为35度,现场的灰尘度比较大。
一般通过小批量的机械厂生产制造。
1.4分析减速器的结构
1、传动系统的作用:
传动系统主要是用来应用在工作机与原动机之间,完成动力的传递,把原动机产生的动力输送给从动机。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发挥到调节它们之间的转矩与转速的作用。进而起到减速的作用。
2、传动方案的特点:
加速器的传动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系统的工作寿命长、工作效率高、整体构造较为简单而且制作简单,便于后期的维修。但是也存在着不紧凑的缺点,主要是由于滚筒与电机和减速器之间的尺寸比较大。在系统中,齿轮并不是对称分布的,一般按照高速齿轮原理输入端的原则布置,主要是考虑到轴在转矩的作用下会形成扭转变形,而且在弯矩的作用下会出现弯曲变形,通过齿轮的布置可以使这两个变形抵消。保证载荷在各个齿上分布均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