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装配生产线自动化输送系统分析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工业自动化是启动工业4.0的重要前提之一,主要体现在机械制造和电气工程领域。随着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合作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制造业工厂的工业4.0革命正在全速前进。本论文的设计是参照上海宽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说明书,再通过在企业实习中的不断探索,加上公司工程师的悉心指导,本文详细介绍了智能工厂输送线上的各个单元、系统流程、软件特点等方面的设计。
目录
引言 1
一、项目概述 2
(一)车型整车信息 2
(二)总装车间生产条件 3
二、装配线工艺描述 3
(一)底盘装配线 3
(二)车门分装线 5
(三)仪表板分装线 6
(四)驱动电机分装线 7
(五)前悬分装线 8
(六)后悬分装线 9
(七)轮胎输送线 10
(八)座椅输送线 11
(九) 电池输送线 12
(十)内饰最终装配线 13
三、PBS线体输送设备技术简介 13
(一)标准辊床 13
(二)电动丝杠式升降台 14
(三)液压剪式升降台 16
(四)止退器 17
(五)气动制动器 18
(六)转内饰升降机 18
四、装配线整体输送方案 21
(一)摩擦驱动 21
(二)轨道 21
(三)车组 21
(四)停止器 22
(五)道岔 22
(六)轨道升降机 22
(七) 吊具维修升降装置 25
(八) 吊具 27
五、通用技术要求 28
(一)机械技术要求 28
(二)电气技术要求 29
(三)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30
总结 33
参考文献 34
谢辞 35
引 言
工业自动化是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自动化技术就是探索和研究实现自动化过程的方法和技术。它是涉及机械、电气、计算机等技术领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工业革命是自动化技术的助产士。正是由于工业革命的需要,自动化技术才冲破了卵壳,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自动化技术也促进了工业的进步,如今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力、建筑、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本论文的设计是参照上海宽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说明书,再通过在企业实习中的不断探索,加上公司工程师的悉心指导,本文详细介绍了汽车装配生产线自动化输送系统的各个单元、系统流程、软件特点等方面的设计。该设计由内饰线末端底盘上件升降机输送过车间物流通道工艺段出入口升降机底盘1线,进行车身底部的合成装配作业工艺段出入口升降机底盘2线,进行底盘工艺装配作业下件升降机,车身转接至机器人装配线进行前后挡风玻璃、座椅、轮胎等装配,底盘空车组吊具运行到上件升降机等待车身转挂上件升降机,车身转接至底盘吊具输送过车间物流通道底盘下件升降机,车身转接至最终线滑板底盘吊具返回内饰线末端进行下一循环。
一、项目概述
(一)车型整车信息(见表11,图11)
表11 整车信息
车型项目
D3参数
未来车型参数
整车外形尺寸
长*宽*高(MM)
2975*1585*1590
3200*1700*1600
白车身尺寸(MM)
2632*1534*1395
3000*1700*1400
整车轴距(MM)
1865
整车前后轮距(MM)
1365
最小离地间隙(MM)
120
白车身重量(KG)
206
整车重量(KG)
800
1200
背门打开高度(MM)
1900
驱动电机重量(KG)
50
驱动电机尺寸(MM)
900*460*210
前悬重量(KG)
100
前悬尺寸(MM)
1460*660*350
后悬重量(KG)
40
后悬尺寸(MM)
1460*560*460
电池重量(KG)
200
300
电池尺寸(MM)
1154**968*200
车门重量(KG)
68
车门尺寸(长*高)(MM)
1100*1188
轮胎规格
165/50R15
仪表板重量(KG)
32
仪表板尺寸(MM)
1225*630*832
座椅尺寸(MM)
577*469*752
玻璃尺寸(MM)
(前后风挡玻璃)
前940/1204*737,后900/1034*390

图11 整车信息
(二)总装车间生产条件
1. 厂房条件
厂房结构形式:球形网架结构;
厂房吊点下弦标高:8.7m,吊点密度:4m*4m,详见《宁海知豆总装车间平面布置图》。
吊点承重:280KG/㎡
地坪载荷:3T/㎡
车间跨度:四跨(24+24+24+24=96m)
厂房参数:256(长)*96(宽)m
2.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5~45℃
相对湿度:0~90%
3. 动力条件
电源接地形式:TNCS
工作电源:三相五线制,AC380V±10%,50HZ±5%
工位照明电源:单相三线制,AC220V±10%,50HZ±5%
压缩空气:0.4~0.6MPa
设备在设计上必须保证在使用地的环境条件下不会对其功能、测量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包括液压、气动、电气控制部分、测试仪表及设备表面油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jdgc/92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