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风险与应对研究
摘要:21世纪以来,信息科技的力量已经逐步从高端的核心技术向我们的日常生活普及。纵观金融业,信息化技术也已经在我们身边的银行业逐渐得到应用。现如今,商业银行信息化的完成度成为银行竞争力的核心关键,代表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和品牌地位。目前我国约有150家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及农村合作银行,三万多家农村信用社,用户市场和机会非常庞大,中小商业银行对信息技术高度依赖,伴随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的高度融合,信息化风险事件更是频繁发生。本文就以辽东农村商业银行为例,研究中小商业银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并结合这些现实情况提出完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风险监管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风险概论2
(一)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2
(二)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现状2
(三)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风险概况3
1.信息化风险的特点和生成原因3
2.主要风险及其形成原因3
3.风险管理现状与目标3
二、辽东农商银行信息化风险调查与分析 3
(一)辽东农商银行信息化风险现状 3
(二)信息化调查原因4
(三)信息化调查过程4
(四)信息化调查结果6
三、影响辽东农商银行信息化风险的因素分析 8
(一)观念因素 8
(二)管理因素 8
(三)技术因素 8
四、信息化风险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9
五、结语和不足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图1 辽东农商银行X支行储蓄存款余额统计图4
图2 辽东农商银行X支行授权时间图6
图3 辽东农商银行X支行网络结构图7
表1 员工问卷调查风险情况表5
表2 客户问卷调查风险情况表6
附表1 辽东农商银行X支行员工调查问卷11
附表2 辽东农商银行X支行客户调查问卷11
附表3 辽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农商银行X支行授权时间表11
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风险与应对研究
引言
引言:目前,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对比较先进,且对于未来信息化的战略布局已基本完成,而中小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改革才刚刚起步,新建、重组和改造信息化发展方式的空间巨大[1]。现代银行业机构信息技术整体架构庞大,综合了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硬件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其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同时可能引发系统性连带风险,导致金融体系无法正常运转,甚至危及中国金融经济的稳定[2]。目前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已成为全世界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物若起而之所存,物若陨而之所已,了解信息化建设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并对此做出有效的应对,可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提升银行企业的经营效果,为客户提供创新性产品和服务,从而在众多商业银行中脱颖而出[3]。
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风险概论
(一)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是指除了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外的全国性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即最为常见的城市和农村信用社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因其较高的市场灵敏度和金融服务效率与创新,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伴随着客户数量和需求的增加,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动发展成为必经之路[4]。
笔者所选择调查的辽东农村商业银行是于2013年8月1日由辽阳县农村信用社更名重建而成,是辽阳市第一家改制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其下分别设立办公室、营业部、稽核监察保卫部、人力资源部、负债部、电子银行部、计划财务部(含事后监督中心、会计结算中心)和信贷风险部(含客户营销中心、授信审查审批中心、作业监督中心)共8个内设职能部门,涵盖17家支行,1个营业部、10个分理处和28家营业网点。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现代智能化工具等的信息技术,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新时代需求。这些信息生产力织成规模庞大、自上而下、有组织的网络体系,操纵着整个银行系统的运行。信息化的建设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学习思维方式,更改变了商业银行系统的经营方式[5]。我国金融业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脱机业务、联机业务和金融业务智能信息化三个阶段;而我国商业银行业也经历了从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到银行业务联网处理,再到银行全国范围计算机处理联网,最后到业务集中处理并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环境加速创新的四个信息化阶段[6]。
截至现在,我国近38%的中小商业银行用于处理综合业务的计算机系统已使用超过五年,其性能均已近趋于饱和。但在我国,商业银行计算机业务系统的使用要求为四或五年,这说明38%的中小商业银行急需对其核心系统进行更新换代,对于发展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二)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十几年来,数据集中一直都是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也就是将发展的目标集中在现代大数据,将各类独立的业务系统综合合并成一个新的综合系统,这样的发展趋势可以有效地加强对银行企业的管理,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7]。现如今,国内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已基本实现了数据集中这一初步信息化进程,但中小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等中小商业银行的数据集中还在进行过程中,与大型商业银行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由于历史性等原因信息化水平较低,与其他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差距[8]。
迄今为止,中小商业银行已实现以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为主工具的信息化方式,在未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也会朝着更加科学、集约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如数据仓库和信贷管理系统的应用将业务操作提升到了管理决策层面,避免了一些人为因素对银行业务的干扰,进而提高了中小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9]。
总体来说,中小商业银行通过信息化建立了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实现了从核算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发展的全面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体现了中小商业银行“以人为本,创造客户价值”的经营理念[10]。提到客户,就不得不提到服务的创新,由于客户对服务需求日渐提升,因此在金融服务方面可通过信息系统对银行系统不断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实时清算网络,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服务和其他虚拟通道,这些金融服务的创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是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服务客户的核心方式。由此可见,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影响深远,这也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11]。
(三)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风险管理概况
1.信息化风险的特点和生成原因
信息化风险具有技术含量高、隐蔽性强、监管难度高、无法预测、扩散速度快且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信息化风险的起源归根究底就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不足,绝大部分是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信息化本身无疆界、低成本、开放、匿名等原因极易产生相应的信息化风险。信息化风险一旦爆发,影响巨大且防范困难。商业银行在经济和社会中均扮演重要角色,与经济和社会均有相当高的关联性,因此信息化风险在对银行业的安全构成威胁的同时也会威胁社会各阶层,导致整个经济体系和社会秩序受到波动,更甚可能会动荡国家安全层面[12]。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风险概论2
(一)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2
(二)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现状2
(三)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风险概况3
1.信息化风险的特点和生成原因3
2.主要风险及其形成原因3
3.风险管理现状与目标3
二、辽东农商银行信息化风险调查与分析 3
(一)辽东农商银行信息化风险现状 3
(二)信息化调查原因4
(三)信息化调查过程4
(四)信息化调查结果6
三、影响辽东农商银行信息化风险的因素分析 8
(一)观念因素 8
(二)管理因素 8
(三)技术因素 8
四、信息化风险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9
五、结语和不足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图1 辽东农商银行X支行储蓄存款余额统计图4
图2 辽东农商银行X支行授权时间图6
图3 辽东农商银行X支行网络结构图7
表1 员工问卷调查风险情况表5
表2 客户问卷调查风险情况表6
附表1 辽东农商银行X支行员工调查问卷11
附表2 辽东农商银行X支行客户调查问卷11
附表3 辽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农商银行X支行授权时间表11
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风险与应对研究
引言
引言:目前,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对比较先进,且对于未来信息化的战略布局已基本完成,而中小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改革才刚刚起步,新建、重组和改造信息化发展方式的空间巨大[1]。现代银行业机构信息技术整体架构庞大,综合了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硬件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其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同时可能引发系统性连带风险,导致金融体系无法正常运转,甚至危及中国金融经济的稳定[2]。目前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已成为全世界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物若起而之所存,物若陨而之所已,了解信息化建设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并对此做出有效的应对,可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提升银行企业的经营效果,为客户提供创新性产品和服务,从而在众多商业银行中脱颖而出[3]。
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风险概论
(一)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是指除了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外的全国性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即最为常见的城市和农村信用社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因其较高的市场灵敏度和金融服务效率与创新,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伴随着客户数量和需求的增加,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动发展成为必经之路[4]。
笔者所选择调查的辽东农村商业银行是于2013年8月1日由辽阳县农村信用社更名重建而成,是辽阳市第一家改制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其下分别设立办公室、营业部、稽核监察保卫部、人力资源部、负债部、电子银行部、计划财务部(含事后监督中心、会计结算中心)和信贷风险部(含客户营销中心、授信审查审批中心、作业监督中心)共8个内设职能部门,涵盖17家支行,1个营业部、10个分理处和28家营业网点。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现代智能化工具等的信息技术,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新时代需求。这些信息生产力织成规模庞大、自上而下、有组织的网络体系,操纵着整个银行系统的运行。信息化的建设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学习思维方式,更改变了商业银行系统的经营方式[5]。我国金融业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脱机业务、联机业务和金融业务智能信息化三个阶段;而我国商业银行业也经历了从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到银行业务联网处理,再到银行全国范围计算机处理联网,最后到业务集中处理并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环境加速创新的四个信息化阶段[6]。
截至现在,我国近38%的中小商业银行用于处理综合业务的计算机系统已使用超过五年,其性能均已近趋于饱和。但在我国,商业银行计算机业务系统的使用要求为四或五年,这说明38%的中小商业银行急需对其核心系统进行更新换代,对于发展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二)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十几年来,数据集中一直都是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也就是将发展的目标集中在现代大数据,将各类独立的业务系统综合合并成一个新的综合系统,这样的发展趋势可以有效地加强对银行企业的管理,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7]。现如今,国内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已基本实现了数据集中这一初步信息化进程,但中小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等中小商业银行的数据集中还在进行过程中,与大型商业银行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由于历史性等原因信息化水平较低,与其他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差距[8]。
迄今为止,中小商业银行已实现以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为主工具的信息化方式,在未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也会朝着更加科学、集约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如数据仓库和信贷管理系统的应用将业务操作提升到了管理决策层面,避免了一些人为因素对银行业务的干扰,进而提高了中小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9]。
总体来说,中小商业银行通过信息化建立了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实现了从核算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发展的全面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体现了中小商业银行“以人为本,创造客户价值”的经营理念[10]。提到客户,就不得不提到服务的创新,由于客户对服务需求日渐提升,因此在金融服务方面可通过信息系统对银行系统不断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实时清算网络,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服务和其他虚拟通道,这些金融服务的创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是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服务客户的核心方式。由此可见,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影响深远,这也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11]。
(三)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风险管理概况
1.信息化风险的特点和生成原因
信息化风险具有技术含量高、隐蔽性强、监管难度高、无法预测、扩散速度快且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信息化风险的起源归根究底就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不足,绝大部分是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信息化本身无疆界、低成本、开放、匿名等原因极易产生相应的信息化风险。信息化风险一旦爆发,影响巨大且防范困难。商业银行在经济和社会中均扮演重要角色,与经济和社会均有相当高的关联性,因此信息化风险在对银行业的安全构成威胁的同时也会威胁社会各阶层,导致整个经济体系和社会秩序受到波动,更甚可能会动荡国家安全层面[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