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系统中质检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源码)【字数:7900】
摘 要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一个生产型企业在对自己企业的生产环节进行管理时,需要一个好的ERP系统进行辅助,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成熟的系统来规范生产,规避一些人为的错误。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当产品出产时,必须通过标准的质检流程,质检结果满足条件该产品才能称为商品,才具有价值。一个标准的生产管理系统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避免更多的浪费,并且生产环节的管理更加轻松、有效。因此,本文选择了ERP系统中较为关键的模块——质检模块,进行了严密的思考,采用.NET中的三层架构技术,使用SQL SERVER 2008管理数据,并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使用大量数据进行测试,实现了一个可供实际生产使用的基于WEB的产品质检系统,其中包括了质检模板确认、质检数据录入、质检数据保存、质检判定、生成异常单等功能。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2
1.2 国内外现状 3
1.3 存在问题 3
1.4 本文研究内容 4
1.5 论文结构 4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工具 5
2.1 ADO.NET 5
2.2 EasyUI 5
2.3 SQL SERVER 2008 5
2.4 Visual Studio 2013 5
2.5 EntityFramework 5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设计 6
3.1 功能说明 6
3.2 概要设计 8
3.3 详细设计 8
3.4 数据库表结构 11
第四章 系统实现 18
4.1 表单创建辅助类 18
4.2 质检数据展示和录入 18
4.3 质检数据保存 20
4.4 质检判定 21
第五章 运行与测试 23
5.1 测试用例: 23
5.2 具体操作过程: 23
结束语 25
致 谢 26
绪论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企业信息化管理变得极其重要,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得乏力,想要成为具有强大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必须走上信息化管理的道路。想企业信息化管理形式转变,需要强大的ERP软件做支持。目前,ERP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已经部署或者正在部署ERP系统。
ERP是一种企业资源信息化管理方式,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几乎是完美的迎合当前企业对于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管理的需求。至于为何能够较为充分的满足企业需求,本文认为原因在于以下几点ERP的特点:
① 整合性
传统的管理系统都是针对某一模块,例如:生产、办公、财务、人力资源等等,只对某一方面进行系统的管理,加入每一方面都使用一个管理系统,系统和系统之间对接会有很大的难度,甚至无法实现对接,这将会导致企业信息无法整合,企业的管理会显得散乱。而ERP就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它的最大特色就是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整合,它可以将生产、办公、财务、人力资源等等管理联系在一起,实现数据对接和共享,让企业的管理更加系统,更加规范。
② 系统性
ERP是一种非常系统化的管理平台,比如:在生产中,没有ERP系统的辅助,工人在生产加工时,不一定按照下达的计划进行生产,有时可能会产生超量完成任务,或者任务不能及时哇完成。这时候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而产品在入库以至于以后出库送货等流程出现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有了ERP系统的辅助,车间工人在生产时,生产任务按照系统中的计划执行,所有的要求、数量都在系统中显示,所有流程都更加的系统化,生产变得规范,企业也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③ 灵活性
ERP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都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生产、财务、办公等属于不同模块,而在它们下面又会细分出更多的小模块。在生产中,又会细分成计划、取料、生产、质检、入库等等小模块,而每个小模块下则是各种功能的体现。这样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充分体现出来ERP系统的灵活性。
企业与企业之间都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不同的企业有着不用的管理方式,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这种模块化的设计可以针对不同企业对业务的不同需求,不需要的可以删减,需要的模块可以增加或者另行设计。
④ 实时控制性
ERP系统都是基于具体的业务需求进行开发,所有的操作都是在线的,当配合上权限控制时,所有的在线操作,拥有权限的用户都可以看到数据的实时变化,这样,企业在进行管理时,即使是在出差,甚至于其他的特殊情况时,使用ERP系统都可以及时的处理企业内的事务。
综合以上原因,本文选取了ERP系统中对于车间生产管理中的一个模块——质检模块,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针对具体的业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并且使用大量的数据进行系统的测试。测试结果证明,系统化的质检管理模块,在方便的为车间的工人提供质检的情况和结果的同时,还能清楚地展示质检合格后的总量,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方便查看与统计,避免了很多人为疏忽所导致的问题。
国内外现状
ERP的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真正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ERP体系是在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较快,这些国家对ERP的研究也要早于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量的成功案列证明,ERP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且以软件的方式呈现在企业面前,为企业信息化管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外关于ERP的研究已经发展到对ERP内容和功能的不断拓展和完善方面,致力于ERP软件的升级以及ERP概念的进一步更新。
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才引入这个概念,引入之后,ERP在我国也发展得十分迅速,大部分的企业都已经引入了ERP系统对企业进行管理,也出现了很多研究开发ERP系统的软件公司。到目前为止,我国的ERP发展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大型企业获益颇多。但是中国是以中小型企业为经济主题的,所以适应中小型企业的ERP是目前中国ERP开发企业的重中之重。
存在问题
我国对ERP的研究要比国外晚很多年,经验远没有国外发达国家丰富。而且,国外的企业经过长时间市场经济的磨炼,企业内部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实用的管理基础,很多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当ERP的理念出现时,原本较为系统的管理理念如虎添翼,企业的信息化更为轻松和迅速。
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完全建立起能够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很多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基础,基本管理数据不齐全,业务流程混乱,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实时管理报表,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的问题更是难以解决。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2
1.2 国内外现状 3
1.3 存在问题 3
1.4 本文研究内容 4
1.5 论文结构 4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工具 5
2.1 ADO.NET 5
2.2 EasyUI 5
2.3 SQL SERVER 2008 5
2.4 Visual Studio 2013 5
2.5 EntityFramework 5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设计 6
3.1 功能说明 6
3.2 概要设计 8
3.3 详细设计 8
3.4 数据库表结构 11
第四章 系统实现 18
4.1 表单创建辅助类 18
4.2 质检数据展示和录入 18
4.3 质检数据保存 20
4.4 质检判定 21
第五章 运行与测试 23
5.1 测试用例: 23
5.2 具体操作过程: 23
结束语 25
致 谢 26
绪论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企业信息化管理变得极其重要,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得乏力,想要成为具有强大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必须走上信息化管理的道路。想企业信息化管理形式转变,需要强大的ERP软件做支持。目前,ERP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已经部署或者正在部署ERP系统。
ERP是一种企业资源信息化管理方式,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几乎是完美的迎合当前企业对于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管理的需求。至于为何能够较为充分的满足企业需求,本文认为原因在于以下几点ERP的特点:
① 整合性
传统的管理系统都是针对某一模块,例如:生产、办公、财务、人力资源等等,只对某一方面进行系统的管理,加入每一方面都使用一个管理系统,系统和系统之间对接会有很大的难度,甚至无法实现对接,这将会导致企业信息无法整合,企业的管理会显得散乱。而ERP就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它的最大特色就是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整合,它可以将生产、办公、财务、人力资源等等管理联系在一起,实现数据对接和共享,让企业的管理更加系统,更加规范。
② 系统性
ERP是一种非常系统化的管理平台,比如:在生产中,没有ERP系统的辅助,工人在生产加工时,不一定按照下达的计划进行生产,有时可能会产生超量完成任务,或者任务不能及时哇完成。这时候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而产品在入库以至于以后出库送货等流程出现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有了ERP系统的辅助,车间工人在生产时,生产任务按照系统中的计划执行,所有的要求、数量都在系统中显示,所有流程都更加的系统化,生产变得规范,企业也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③ 灵活性
ERP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都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生产、财务、办公等属于不同模块,而在它们下面又会细分出更多的小模块。在生产中,又会细分成计划、取料、生产、质检、入库等等小模块,而每个小模块下则是各种功能的体现。这样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充分体现出来ERP系统的灵活性。
企业与企业之间都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不同的企业有着不用的管理方式,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这种模块化的设计可以针对不同企业对业务的不同需求,不需要的可以删减,需要的模块可以增加或者另行设计。
④ 实时控制性
ERP系统都是基于具体的业务需求进行开发,所有的操作都是在线的,当配合上权限控制时,所有的在线操作,拥有权限的用户都可以看到数据的实时变化,这样,企业在进行管理时,即使是在出差,甚至于其他的特殊情况时,使用ERP系统都可以及时的处理企业内的事务。
综合以上原因,本文选取了ERP系统中对于车间生产管理中的一个模块——质检模块,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针对具体的业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并且使用大量的数据进行系统的测试。测试结果证明,系统化的质检管理模块,在方便的为车间的工人提供质检的情况和结果的同时,还能清楚地展示质检合格后的总量,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方便查看与统计,避免了很多人为疏忽所导致的问题。
国内外现状
ERP的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真正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ERP体系是在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较快,这些国家对ERP的研究也要早于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量的成功案列证明,ERP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且以软件的方式呈现在企业面前,为企业信息化管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外关于ERP的研究已经发展到对ERP内容和功能的不断拓展和完善方面,致力于ERP软件的升级以及ERP概念的进一步更新。
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才引入这个概念,引入之后,ERP在我国也发展得十分迅速,大部分的企业都已经引入了ERP系统对企业进行管理,也出现了很多研究开发ERP系统的软件公司。到目前为止,我国的ERP发展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大型企业获益颇多。但是中国是以中小型企业为经济主题的,所以适应中小型企业的ERP是目前中国ERP开发企业的重中之重。
存在问题
我国对ERP的研究要比国外晚很多年,经验远没有国外发达国家丰富。而且,国外的企业经过长时间市场经济的磨炼,企业内部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实用的管理基础,很多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当ERP的理念出现时,原本较为系统的管理理念如虎添翼,企业的信息化更为轻松和迅速。
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完全建立起能够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很多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基础,基本管理数据不齐全,业务流程混乱,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实时管理报表,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的问题更是难以解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