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信息管理系统

2Abstract 21.绪论 21.1课题的背景 21.2研究目的和意义 3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3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42. 技术介绍 42.1 开发环境简介 42.2 数据库简介 42.3 ASP概述 52.4 Access概述 53.需求分析 63.1系统需求 63.1.1用户需求 63.1.2 功能需求 63.1.3系统性能要求 73.2 需求分析 73.2.1 系统总体用例图 73.2.2 用户功能需求 104. 系统设计 124.1 系统设计流程 124.1.1 猪场信息管理系统类图 124.1.2 用户登录 134.1.3 员工管理 134.1.4 基本设置 144.1.5 种猪管理 144.2 总体功能设计 154.3 系统数据设计 155. 系统实现 165.1 用户登陆模块 165.2 主界面模块 165.3 系统用户管理功能 175.4 种猪管理功能 185.5 饲料管理功能 195.6 医药管理功能 196. 系统运行环境与测试 206.1 系统运行环境 206.2 系统测试 207. 结束语 22致谢 22参考文献 23猪场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印帆 指导教师 任守纲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与Internet的紧密结合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猪场也告别了传统的纸张记录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的采用了基于ASP的种猪信息管理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研究的主要背景和采用的相关技术ACCESS、IIS、ASP的工作原理。阐明了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了普通用户的登录,种猪信息的在线管理,还有管理员的登录和对用户信息的管理等ASP页面。系统主要实现了对系统员工、客户、种猪、饲料、医药等方面的信息管理。
目录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Pig Farm
Student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infan
Tutor ren shougang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he database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internet applies to various industries more and more widely. Pig farms also bid farewell to the traditional paperbased methods of recording information, more and more using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Pigs Based on ASP.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and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ACCESS, IIS, ASP works .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the design of the common users login, breeding information online management, as well as administrator log and managing user information . The system is used to achieve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employees, customers, pigs, feed, medicine and so on.
Keywords: ASP; database;IIS
1.绪论
1.1课题的背景
中国养猪业源远流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而在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的兽骨多以猪骨见常,可见养猪在中原和华南地区早已盛行。到了如今,我国更是以全世界1/5的人口养殖着全世界1/2的猪,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养猪大国。但我国养猪业的总体规模与收益情况却与我国GDP总值和人均GDP状况相类似:像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每年每头母猪年产仔猪2430头,个别地区如丹麦更是可以在30头以上;而我国每年母猪提供的商品猪却只有1416头,堪堪达到欧美国家的一半,可见我国养猪业还有很深的潜力可挖。至于造成我国养猪业养殖效率如此之低的原因则与落后的技术支持和生产设备有关了。作为关系到民生的基础产业,养猪业需要加快技术革新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所以有效地管理成为保证养猪业最大化产出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已与数字化、信息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养猪业也不例外,信息化管理已深入到养猪业的各个生产流程中了。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是为了实现对种猪场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方便饲养者利用本系统对猪种信息进行更加详实地统计和分析,为种猪场管理者提供一个快速获取猪场养殖信息的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准。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通信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养猪业的信息化、数据化管理已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而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的结合也越发的密切,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科技被实施在养猪行业中,使得养猪业的智能化得到不断提高,养猪行业的管理水平与收益也在不断地改善中。
人类对于世界的了解取决于信息的采集和获取,而对于信息的有效管理则可以帮助人类处理更多更复杂的信息。所以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种猪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凭借计算机对信息的高度容纳和快速处理能有效的适应如今养猪业规模不断扩大的状况。
本系统是通过将计算机技术与养猪业生产过程的相结合而设计的一款操作简易、界面友好、功能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可及时地对于各种信息进行采集、修改、更新,并将这些信息通过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方便用户去了解种猪场的各种信息,有利于管理者通过本系统来制定不同的方案,降低工作人员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工作量,可以提升种猪场的管理水平,增加收益,实现对种猪场的信息化管理。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管理系统不论是在设计思路还是在实现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如今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在国外,信息管理研究已形成了多个不同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霍顿的信息管理理论和马丁的信息管理理论。在1985年,美国著名的信息管理专家霍顿( Forest W. Horton)就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理论。信息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使有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程序 ,实现某种利益的目标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办公室 、工厂、实验室环境中信息资源和财产的管理问题为核心的霍顿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成为在美国甚至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信息管理理论之一。而英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学者马丁(W.J.Martin)则较早地将图书情报领域纳入了信息管理研究。在1988年,他提出了信息管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信息管理是图书情报领域久已熟知的富有挑战的更为复杂的变体;其二 ,这种复杂化又是社会内部的变化的结果 ,而变化源于信息的机构化和人们对信息认知的深化。
在国内,我国学者卢泰宏于1993年将信息管理这一概念引入国内。他认为“信息→资源 ”这一转化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就是信息管理。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认为,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即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加工、规划等,并引向预定的目标。另一种则认为,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与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在1994年,符福峘研究员在他主编的《信息管理学》一书中 ,给出定义信息管理是指信息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管理 ,是运用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等基本职能 ,对信息搜集 、检索 、研究 、报道 、交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有效地运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基本要素 ,以期达到实现总体目标的社会活动。1997年,我国学者陈耀盛提出,信息管理的本质内涵是对信息交流活动全过程所有要素实施决策 、计划 、组织 、控制,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信息需要的过程。信息管理可以简称为对信息交流活动的管理。1999年,岳剑波教授在《信息管理基础》一书中指出“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显然这是从管理的角度对信息管理的定义加以诠释。他以管理为划分依据 ,将信息管理划分为微观 、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并相应地将研究内容归纳为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 、信息产品管理 、信息系统管理 、信息产业管理四个部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18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