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个人习惯对社交网络安全的影响

4社交网络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作为一种虚拟社交媒介,社交网络为用户提供了分享信息的平台。2010年,成立仅仅两年的新浪微博便拥有超过两亿的用户。这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人们为了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都愿意将自己的私人信息发布在社交网站上,因此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恶性隐私泄漏事件使得社交网络的安全隐患逐渐凸显。威胁社交网络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研究用户个人习惯对社交网络安全(主要是信息泄露方面)的影响。
目录
引言 5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二、 研究现状 5
(一)社交网络发展介绍 5
(二)社交网络安全研究 6
1、国内外研究现状 6
2、社交网站安全研究 6
三、 研究方法 7
(一) 问卷的设计、发布与回收 7
(二) 样本分层介绍 7
(三) 数据分析 8
四、 结论及应对策略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附表 数据处理过程 12
社交网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调查问卷 16
用户个人习惯对社交网络安全的影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 张云帆
指导教师 朱毅华
Impact of personal behavior on social network users safe
Student majoring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Zhang Yunfan
Tutor Zhu Yihua
Abstract:Social networking in China is not a new term, a a virtual social media, social networks provide users with a platform to share information. 2010, founded just two years Weibo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will have over two hundred million users. This indicates that with the maturity of Internet technology, social network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mmunication. However, due to peopl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 and are willing to share their personal information posted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o the privacy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leaks and even vicious spill makes the security risks of social network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ocial networking security threats are man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ndividual behavior main users of this article on the social network security (mainl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spect).Key words: Maximum matching word segmentation technology; segmentation ambiguity; unknown words recongnition; PartofSpeech Tagging
Key words: Social networking security; user behavior; Information Security
引言
社交网络是人们在互联网上分享信息、进行社交的一个平台,现在社交网络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但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2010 年美国社交网站Face book的访问量超过中国雅虎,地位仅次于排名第一的谷歌。同时成立刚刚两年的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就超过两亿[1]。数据表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然而相关安全技术、法律法规的欠缺以及用户自身安全意识的缺乏使得社交网络的安全隐患逐渐凸显,如近年来因微博信息传播引起的恶性隐私泄露事件。
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评价体系针对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习惯进行评分从而相对客观地反映出用户个人习惯对社交网络安全的影响,并且希望为以后的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以及与用户自身习惯相关的技术研究提供帮助和参考。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发送纸质调查问卷的形式获知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一系列常用习惯,使用预先设计好的评分体系进行评分,分析数据处理后得到的总体评分在得分区间的大体位置,从而预测网络用户习惯对于信息安全的影响,为未来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社交网络中用户习惯的分析和研究是停留在基础和理论上,用户习惯整个研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了许多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社交网络的数据挖掘是研究中的技术核心,而社交网络用户分析则是其理论基础。本文在理论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使用调查问卷获取目前社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时的习惯并利用设计好的评分体系为用户打分,二是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在观察和分析了社交网站的用户特性后总结出社交网络用户的习惯,选定了分析的对象和研究的方向,根据统计学原理确定研究样本,并对样本进行了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本文希望通过以上研究帮助提高现有的社交网络的安全性,并且为日后与用户习惯相关的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现状
(一)社交网络发展介绍
1997年出现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交网络特点的网站。SixDegrees作为第一个全面的社交网络开始于1998年,于2000年关闭。SixDegrees为用户提供了互相联系的平台,是社交网络的开端。1997年到2001年是社交网络发展的第一阶段,出现了许多具有社交网络功能的在线工具,用户可以创建个人信息并实时更新自己的动态,并且,用户通过个人信息可以区分出自己的好友。社交网络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从2001年开始,标志是Ryze的创建,出现了应用于商业领域的社交网络平台。自2003年起,大量的社交网络网站相继出现。除了著名的MySpace,Facebook等,还有巴西的Orkut,日本的Mixi,瑞典的Lunarstorm,波兰的Grono以及在英国、新西兰等地流行的Bebo等。中国的腾讯QQ是最早以软件形式形成的社交网络,后来的开心网、人人网、豆丁网以及新浪微博等都在不同用户群体之间得到了发展[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186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