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意义及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
第2章 可行性分析 3
2.1 经济可行性分析 3
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3
2.3 操作可行性分析 3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4
3.1 功能需求 4
3.1.1 基本功能需求 4
3.1.2 功能模块 4
3.2 性能需求 5
3.2.1 系统安全性 5
3.2.2 数据库选择 5
第4章 系统设计 6
4.1 数据库设计 6
4.1.1 概念设计 6
4.1.2 E-R模型设计 6
4.1.3 表间关系设计 7
4.2 模块设计 8
4.2.1 用户管理模块 8
4.2.2 宿舍管理模块 9
4.2.3 信息维护模块 10
第5章 系统的编码与实现 11
5.1 系统的实现平台 11
5.1.1 系统环境 11
5.1.2 后台数据库选择及配置 11
5.2 子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11
5.2.1 宿舍管理模块 11
5.2.2 宿舍管理模块 13
5.2.3 信息查询模块 16
5.2.4 信息维护模块 17
5.2.5 系统管理模块 18
第6章 系统测试 19
6.1 系统测试的目的 19
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系统的测试过程 19
6.3 系统测试的用例 19
总结与展望 21
参考文献 22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及背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挖掘与开发,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成为人们身边一个得力的助手,既然计算机技术对于个人来说已经十足重要,那么,它对于一个公司,单位,乃至一个行业来说,具有的意义更不必多说[1]。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是提高了单位和公司等整体的办事效率,而且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给公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地点。一个学校的先进与否,取决于有没有好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以及协调有效的教学管理,只有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合理的来分配教学资源和科学的来规划教学过程,才可以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2]。而这些,也都是要依托于开发出的各种系统的。例如,有教师和学生的管理系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配,再者,有学生选课系统,学生只需要动动手指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以及可以知晓自己上课的所在地点,省事又省力,不但除去了手工分配的繁琐和麻烦,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选课的效率,真可谓是一举多得[3]。那么,学生宿舍也是一个学校不可忽视的地方,宿舍管理的好坏也反映了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从另一个方面上反映出了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4]。
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好多高校依然存在着用手工来记录数据的方式,可是对于日益增长的大学生来说,宿舍的记录工作会越来越多,记录的种类也会增加,如果还是单纯的用手工去记录的话,学校的运作效率怕是会被大幅度降低的[5]。不光是这样,毕竟大脑和手也会出错,假如某个地方记录错了,又要去一页一页地寻找,核对,浪费了许多的时间导致工作的停滞[6]。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一个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具有简单操作的宿舍管系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部分学校对于宿舍的管理还保持在纸面上,面对现在信息化高速爆炸的时代,如果继续这样保持此下去的话肯定会被淘汰掉的,在一个什么都追求效率的时代显然老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不但浪费掉了无须的人力和物力,还拖慢了节奏[7]。我们国家也开始重视起了对信息化的管理,所以对于我们所在的高校来说,拥有一个宿舍管理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8]。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他们在多年前便已经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对于高校的宿舍管理也有了自己独到的研究方法,处于领先地位,不仅减轻了管理员的劳动量,而且增加了管理员的效率,从而使得高校的工作效率也节节攀升。
国外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应用和宿舍管理方面,他们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来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对于信息化管理步入在前列,对于学生宿舍的研究也是处于领先地位,为宿舍管理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以及大大简化了宿舍管理员的工作量。
在美国,克莱蒙特大学凯尼斯格林(Kenneth Green)教授主持并组织了一项大型科研项目,即“信息化校园计划(CCP)”。该研究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信息技术在美国多所大学校园里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和深入的研究,并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该计划是美国高校目前信息化方面最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权威性的研究项目之一。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大学非常注重信息化规划的制定。同时专家认为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今后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是明确IT发展目标、防止IT人才流失、建立信息化预算模型、课程管理系统和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等[9]。
在亚洲方面,2002年,由香港大学与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的CCP、日本东京大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ultimedia Education)密切合作,在香港大学启动“ACSS”项目,研究调查亚洲地区的1000多所大学,这是亚洲方面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上最具权威性的研究项目之一。调查结果表明,香港大学对学校短期和中期信息化的需求很明确,并就此作了相应的战略规划。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开展不尽如人意,学校当前规划最注重的方面是教学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学生上网的方便性和网络安全性。
在日本,高校虽然很重视信息化的投入,信息化的主要目的也很明确,但是由于成本和技术人员的缺乏,同时相关人员缺乏对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日本高校信息化的预期目标和实际状况产生很大的差距。
第2章 可行性分析
2.1 经济可行性分析
进行成本效益的分析,估计一下开发这个系统大体成本是多少,本系统的成本很低,目前学校里的系统就完全可以来集成开发一个新的管理系统,而且软硬件的条件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都不用另外去买新的设备增加花销。这么来看,优势还是比较强的。
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他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进入该系统,很方便简单,不用去买其他的设备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而管理员则可以抛掉手中的铅笔和本子,放上一台电脑,经过比较容易的操作,学生的信息尽在掌握,减少了人员的浪费、降低了工作量,提升了效率[10]。
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数据库设计是结合开发的系统来进行设计,在建立数据库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白数据库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是相关数据的集合,内容丰富多姿,可以包含数据表、记录、字段等等[16]。再者要了解创建数据库的过程,对要做的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也就是说对将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搞明白问题的来龙去脉,录入的数据是否符合自己的设计,然后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最后输出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这是在做系统之前必须要做的[17];然后对数据库的概念、逻辑、物理结构进行分析与设计,概念和逻辑是前半段设计,而物理设计则是后半段设计,他们之间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缺一不可[1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30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