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abc(atpbindingcassette)转运蛋白基因在脂质分泌中的功能研究

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蛋白质家族,其在生物进化中比较保守,功能之一为跨膜转运包括脂质在内的多种物质。但植物ABC转运蛋白与脂质合成和分泌的关系却少有报道。脂质的合成与分泌对生物的生存与理化反应有重要意义。脂质的合成与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如脂质合成与囊泡的合成及运输之间相互作用,能够提升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效率。本项目从基因功能分析入手,成功克隆出了所需的大豆ABC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并且在敲除同类基因的酵母和拟南芥中表达,分析了该基因在油脂合成与分泌中的作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材料 2
1.2 方法 2
1.2.1 目的基因克隆 2
1.2.2 重组质粒的构建 4
1.2.3 大豆目的基因在酵母中的功能验证 4
1.2.4 拟南芥的培育及目的基因在拟南芥中基因功能验证 4
1.2.5 在烟草中进行基因表达的亚细胞定位观察 5
2 结果与分析 5
2.1同源序列的查找 5
2.2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 6
2.3酵母突变体回补实验 7
2.4拟南芥纯合体的筛选 10
3 讨论 12
3.1基因在酵母中的功能分析 12
3.2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大豆ABC(ATPBinding Cassette) 转运蛋白基因在脂质分泌中的功能研究
引言
ABC转运蛋白又称腺苷三磷酸结合盒式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在植物界,以大豆和拟南芥为代表的ABC转运蛋白家族多达120种以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真核细胞中ABC转运蛋白参与细胞膜脂质分子的转运[1],目前对拟南芥及酵母中ABC转运蛋白家族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基本透彻,而大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的ABC转运蛋白家族基因报道却比较少。
脂质的合成与分泌对生物的生存与理化反应有重要意义。首先,脂质的合成与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如脂质合成与囊泡的合成及运输之间相互作用,能够提升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效率。同时,脂质可以保护生物、提高生物抗逆性。如植物叶片有角质层,主要成分为蜡质,可防止植物流失水分和抵抗微生物侵袭。对植物体内脂质的合成与分泌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本研究拟在大豆中鉴定几个与脂质转运相关的ABC转运蛋白家族基因,以期为提高植物抗逆性和种子含油量奠定基础。此外,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对人类ABC转运蛋白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并起到很大促进作用[2]。
目前已有证据表明酵母位于过氧化物酶体中的PXA1基因(基因座为YPL147w),PXA2基因[3](基因座为YKL188c),位于质膜上的PDR5基因[4](基因座为YOR153w),PDR11基因[5](基因座为YIL013c)以及AUS1基因[6](基因座为YOR011w)参与油脂形成与运输。
拟南芥中的ABC transporter基因对于酵母突变体恢复脂质代谢功能的重要作用:如克隆拟南芥中具有影响脂质分泌及代谢的ABC transporters家族中的一类基因CrMRP2,并转运入缺乏ScYCF1基因(影响酵母脂质代谢)的酵母突变体dty168Δ时,酵母突变体恢复了脂质代谢的活性[7]。
AtABCA9 transporter对于拟南芥的脂质合成及代谢的作用:在拟南芥的内质网上定位到了ABC transporter的家族基因AtABCA9,同时缺乏AtABCA9的拟南芥突变体种子的油脂含量下降达35%,该基因提供丰富的脂肪酸用于脂质代谢。[8]
种种证据表明研究ABC转运蛋白在脂质转运方面的功能是有实际意义并且完全可行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项目中所用的的酵母野生型为BY4741(MATα his3Δ1 leu2Δ0 met15Δ0 ura3Δ0)及其ybt1Δ突变体,BY4742(MATα his3Δ1 leu2Δ0 lys2Δ0 ura3Δ0)及其ybt1Δ突变体。野生型BY4742的突变体ybt1Δ由文献(Kailash Gulshan and W. Scott MoyeRowley.Vacuolar Import of Phosphatidylcholine Requires the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Ybt1.2011.Trafic.12:12571268.)通讯作者Scott MoyeRowley实验室提供。BY4741野生型及突变体ybt1Δ和BY4742野生型由本院梁永恒教授实验室提供。
本项目中所用的拟南芥野生型为哥伦比亚0型,由本实验室自身提供。
1.2 方法
1.2.1 目的基因克隆
(1) 目的基因的选择
从Phytozome的数据库中通过blastp算法获得酵母Aus1、Ybt1、Pdr18三种ABC转运蛋白氨基酸序列在大豆中的同源蛋白序列各三个,同时获取其cds序列,并设计引物。
(2) 大豆总RNA提取
a.将大豆幼苗叶片剪碎后用研磨棒研磨,期间不断加入液氮,直至裂解液呈无明显碎片的粉末状;转入离心管后,加入1 mLTotal RNA提取试剂Trizol溶液室温静置5 min;
b.将静置5 min后的裂解液12000 g, 4℃离心5 min,小心吸取上清液,转移入新的离心管中;
c.向上清裂解液加入氯仿(为加入Trizol溶液的1/5体积量),盖紧离心管盖,振荡,待充分乳化溶液呈乳状(无分相现象)后,室温静置5 min;
d.12000 g, 4℃离心15 min;
e.吸取上清液转移至另一新的离心管中,向上清中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上下颠倒离心管充分混匀后,室温静置10 min;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mkx/16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