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爱情隐喻对比探究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设计)主要内容:
隐喻这一概念已存在多年,语言学家们也一直在对它进行不同角度的探究。时至今日,人们的探究视角也慢慢从最初的“一种普通的修辞方式”,转化到了“贯穿于思维和活动的普遍概念”。这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一种普通的修辞方式”,转化到了“贯穿于思维和活动的普遍概念”。这种理论最初由美国语言学家莱可夫提出,现已渐渐为国内众多语言学家们所接受,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一定探究成果。英汉爱情隐喻的对比剖析,还探究了不同文化时代对相同事物产生的影响,因此在文化交流中也可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大量英汉爱情实例的对比剖析,找出不同文化时代下,隐喻在爱情这一抽象概念中的运用。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将要探究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叙述,第二部分将会结合所搜集到的材料,将隐喻的定义,起源,发展进行完整的叙述,给文章打下清晰的基础,而到了三、四部分,则进入主题,就大量的预料资料进行举例、对比、剖析、得出结论,最后一部分系统总结。近年来,跨文化的探究热点正从跨文化交际转向隐喻理论。据调查,1996年之前,外语学期刊上发表的关于隐喻探究的论文还不足十篇,而今已逾百篇,这可以算是隐喻探究史上的一大突破,但仍是不足。在这些探究论文中,针对爱情的隐喻探究也不在少数,这让我相信,用爱情这一人类古老而神秘的情感作为隐喻探究的突破口是可行的。而本文的探究主体“爱情隐喻”,一方面探究隐喻在爱情中的运用,从基本的修辞上剖析隐喻,另一方面着手文化差异性,使得隐喻作为一种感知世界的工具,更好的被人们理解和使用,同时也为跨文化时代下的语言探究提供一定依据。
进度安排:
2014年11月中旬,提交开题报告。 2014年11月下旬,参加开题答辩。 2015年4月上旬,完成毕业设计初稿。 2015年5月上旬,完成毕业设计终稿。 2015年5月中旬,参加论文答辩。
需要收集的资料:
1.英汉爱情隐喻语料 2.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rws/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