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是什么意思
探究目的和意义:
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为了便于分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为了便于剖析,人们使用总抚养比小于50%(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人口红利时期,进入人口红利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打开,退出人口红利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关闭。而人口总抚养比超过60%时为“人口负债”
本文从"人口红利”自身的含义入手,我国现如今的基本国情理性的看待分析我国"人口红利”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存在"人口机会窗口”,但是我国如今面临的是人口问题而非"人口红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不是"人口红利”推动的,是国家及时正确的实行了经济制度改革,并且经济快速发展得同时,的资源能源迅速消耗,环境污染也面临很大的问题。而人口老龄化人口比重的逐渐增加带来的是"人口机会窗口”的关闭,并不意味着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提高劳动人口素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迫在眉睫。笔者写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希望各位学者能够保持清醒,理性看待我国目前所要面对的人口问题,而不是盲目的沉浸在我国正在收获“我国红利”这样的美梦中从而误导的人口政策,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课题探究现状:
针对“人口红利”的具体内涵,我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蔡昉认为我国建国以后发生人口转变,此时社会抚养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负担较轻,大大提高了人口结构的生产性,在这种条件下,产生了两个潜在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都阳认为,如果在人口年龄结构中,15岁~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占比较大的比重,与此同时,抚养比较低,在其他因素不变相同的情况下,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增长,那么就将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称为“人口红利”。刘元春、孙立等人认为“人口红利”是经济概念,而“人口机会窗口”则是时间概念,不能将“人口红利”等同于“人口机会窗口”。彭希哲认为,人口红利是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人口年龄结构优势,这些优势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稳态经济增长外的额外经济成果。
课题探究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及创新点:
本文主要内容在于理性辨析“人口红利”的概念,让各位读者意识到“人口红利”是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并非指促进经济发展的“人口机会窗口”,笔者结合我国自身的基本国情即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认为我国如今存在“人口机会窗口”,实际上并非正在收获“人口红利”,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虽然拥有具有优势的人口年龄结构,但是想要利用“人口机会窗口”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我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众多学者认为我国正在收获“人口红利”的状况下,笔者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劳动者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增强课题探究的真实性,提高课题探究的可信度,论证在目前人口数量下,劳动力数量越大,并非都对国家、企业等用工单位及劳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