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政策


探究目的和意义:
探究目的:
2014年,国务院在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中进一步指出:“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下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2014年城镇居民基本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下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2014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适当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待遇水平。”因此,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元江县”) 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其存在的问题也需解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的这项重要举措使元江县农民群众摆脱“看病难、看病贵”,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使元江县农民群众树立分担风险、互助互济的意识;逐渐减少农民的医疗费用,提高全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探究意义:
在元江县内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争取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到全县97%以上的农民,使全县农民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为满足农民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逐年提高农民参合率,全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农民以较低的费用享受较优质的公共卫生卫生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指标,从整体上提高全县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加强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用人机制、分配机制、药品(医用设备、耗材)采购、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服务态度和医疗安全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规范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明确职责,合理规划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做到医疗网点合理分布,卫生资源有效利用,合理调节病人流向,争取达到小病不出村、一般常见病不出乡、大病少出县的目的;坚持“就近方便,凭证就诊,依据补偿,有序竞争,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全县各级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科学管理,加强乡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医务人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县、乡、村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保证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有效施行,以此满足广大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课题探究现状:
从国内学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究文献来看,主要侧重于对新农合制度完善的必要性,现状与问题剖析,新模式的选择等方面的探究。对于新农合的探究视角,出发点也各有不同。国内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究材料相对比较丰富,但以民族地区的新农合制度为探究对象的著作相对比较少。国内探究成果如下:
(1)以新农合制度的发展时代、制度结构、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模式为探究出发点的著作有:李立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丁少群、李桢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探究,刘雅静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探究,杨红燕的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探究等。
(2)以政府在新农合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为探究出发点的著作有:
谷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政府行为探究,杨玉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审视——以云南省大理州为例。
(3)以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为探究出发点的著作有:王曙光的社会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与反贫困;杨淞等的昆明市西山区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剖析;李文钢,贫困地区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愿的因素与解决对策等。
(4)以新农合制度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具体试点的实旋状况为探究出发点的论文有:蒲实的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究,张颖慧、聂强等人的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建探究:洛川案例等。
国外早些年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究相对较少,且主要是从医疗卫生市场的特征出发。随后,也有学者开始对农民健康保险问题进行探究。直到近几年,对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究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每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农村采取的医疗制度不尽相同,但仍然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
借鉴。国外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医疗卫生服务特殊性的角度出发,最早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性进行了开创性探究的ARROOWK·J(1963),他主要对医疗服务市场与完全竞争机制的区别进行了界定。
(2)以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所起的作用为探究出发点的学者有科克汉姆(2002),他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医疗保健制度进行探究,认为各国政府实际上都对医疗保障的实直接和间接的管理和控制。G·布罗姆,汤胜等(2002),提出在贫困地区需要上级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支持基本的卫生服务,体现出政府在支持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3)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框架为探究出发点的学者JUTTING(2003),他对合作医疗制度的框架进行了剖析,认为该制度涉及到三个利益主体:参加合作医疗组织的成员,农村合作医疗组织以及医疗服务机构。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新一代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医疗网络三方的协调与统一,它们包括制度的特性,成功的条件以及政府对新农合的政策。因此,他们一致认为该制度执行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利益主体间关系的好坏。
纵观以上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究,国内对新农合制度的探究视角有社会学、经济学、医学、政治学等,虽然每一个学者探究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是总体而言材料十分丰富,内容涉及新农合制度的各个方面,理论上也有许多创新之处。相比而言,国外的文献材料相对匮乏,但仍然有许多成功的政策经验值得借鉴。
课题探究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及创新点:
主要内容:
对少数民自治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运行现状、实施目的以及实施目标进行论述,提出元江县新农合制度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对元江县农民的经济实力、少数民族文化以及特有的自然环境加以剖析,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各方面的特殊性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而切实地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举措,以期望为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实施与完善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经验。
实施方案:
(1)文献查阅法
对文献进行查阅、剖析、整理并力图找寻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探究方法。广泛检索并阅读近5年以来与新农合相关的探究论文、著作,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关键词,查阅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的相关探究论文,并通过百度、搜狗等引擎搜索查阅网站资料。研读和悉心领略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究内容、方法和结果。
(2)实地调研法
实地察看元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工作,征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看法、反应和相关建议。
(3)定量探究
面对面与调查与统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情况的调查并核对全县统计公报,与元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的人员进行深入访谈。
(4)综合剖析法
以社会保障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对云南省祥云县新农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综合性剖析。通过综合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创新点:
(1)扩大新农合慢性病病种范围,提高新农合慢性病门诊报销待遇。一是要在现有的11种慢性病病种基础上再增加9种,达到总病种20种,使慢性病政策惠及更多的参合农民;二是要根据不同病种提高年内门诊最高报销封顶线,同时要将原60%的减免比例提高到70%-75%,进一步减轻慢性病参合农民的负担。
(2)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信息管理系统和接口建设。针对山区县农村信息化普遍落后的现状,提高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减免补偿的质量,降低差错率,力争80%村卫生室实现联网减免。
(3)开展当地重点传染病流行病流行危险因素调查;加强对鼠疫、霍乱、不明原因肺炎等重点疾病的监测;认真落实疫苗针对疾病的预防控制,强化发热出诊性疾病、AFP病例的监测;继续争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支持,保持二类疫苗接种率,降低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病;加强水源消毒工作,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和暴发流行。
(4)根据山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差异,组织乡、镇、村、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及少数民族语言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吸引力,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103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