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菜名中的隐喻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
?
课题探究现状:
菜名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的手段,在饮食文化对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中餐菜名的英译处理不当,不仅不能将带有浓厚本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传播出去,还会影响他人的食欲。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央视推出了一档节目舌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将带有浓厚本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传播出去,还会影响他人的食欲。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央视推出了一档节目舌尖上的我国,此节目一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使人愈发的想要探讨我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也有更多人想借此向全世界宣扬我国的文化,这就涉及了饮食文化的翻译问题。
邝江红(2006)以隐喻修辞格在我国菜谱翻译中的应用为探究主题,重点说明了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显著差异,所以中西方菜谱的命名也各具特色。针对我国菜谱中的修辞手法,她主要解析了隐喻在我国菜谱中的功能及其内涵,并以存在于我国菜谱中的“福”、“禄”、“寿”、“喜”、“财”、“吉”等举例说明了菜谱中隐喻承载的文化内涵。所提出的隐喻修辞在菜谱翻译中的原则以及技巧,为本文的探究提供了参考。张亚楠(2013)以我国菜名翻译的技巧作为探究主题,浅析了探究我国菜肴翻译的价值,以及菜肴的命名方式:写实命名、寓意命名、典故命名、艺术命名等。林红(2009)针对我国菜名英译时文化的错位进行了解析,文章重点指出了非饮食文化的错位,如:菜名中数字文化错位,“三元牛头”中的“三”并非量化的三个,因此不能直译成数字;菜名中的人名地名文化错位,“麻婆豆腐”中的“麻婆”,虽有人名之意,但当下,其传达的更多是一种烹饪方法;比喻表达的错位,“红烧狮子头”,把大的肉丸子比喻成狮子头,但英译时应注意写实,写实基础上注重美感及意境,而不能直译或单单的写实等等。王才英(2009)谈到如何针对翻译中的文化缺失采取正确的译法,所列的菜名英译的方法为本文做的探究提供了原则方法参考。
上述种种多针对菜名翻译的方法策略,以及其中包含的文化现象进行的论述,而很少从隐喻的修辞视觉对我国菜名进行探究,本文将就隐喻修辞在我国菜名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课题探究目的:
本文通过介绍隐喻修辞格在我国菜名中的应用及其英译,使读者对我国菜名的命名特点及内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看到一道我国菜,不仅要看到其色、香、味、形,更要看到我国菜所传递的隐含的文化信息。有利于今后对我国菜名的
课题探究现状:
菜名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的手段,在饮食文化对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中餐菜名的英译处理不当,不仅不能将带有浓厚本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传播出去,还会影响他人的食欲。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央视推出了一档节目舌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将带有浓厚本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传播出去,还会影响他人的食欲。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央视推出了一档节目舌尖上的我国,此节目一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使人愈发的想要探讨我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也有更多人想借此向全世界宣扬我国的文化,这就涉及了饮食文化的翻译问题。
邝江红(2006)以隐喻修辞格在我国菜谱翻译中的应用为探究主题,重点说明了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显著差异,所以中西方菜谱的命名也各具特色。针对我国菜谱中的修辞手法,她主要解析了隐喻在我国菜谱中的功能及其内涵,并以存在于我国菜谱中的“福”、“禄”、“寿”、“喜”、“财”、“吉”等举例说明了菜谱中隐喻承载的文化内涵。所提出的隐喻修辞在菜谱翻译中的原则以及技巧,为本文的探究提供了参考。张亚楠(2013)以我国菜名翻译的技巧作为探究主题,浅析了探究我国菜肴翻译的价值,以及菜肴的命名方式:写实命名、寓意命名、典故命名、艺术命名等。林红(2009)针对我国菜名英译时文化的错位进行了解析,文章重点指出了非饮食文化的错位,如:菜名中数字文化错位,“三元牛头”中的“三”并非量化的三个,因此不能直译成数字;菜名中的人名地名文化错位,“麻婆豆腐”中的“麻婆”,虽有人名之意,但当下,其传达的更多是一种烹饪方法;比喻表达的错位,“红烧狮子头”,把大的肉丸子比喻成狮子头,但英译时应注意写实,写实基础上注重美感及意境,而不能直译或单单的写实等等。王才英(2009)谈到如何针对翻译中的文化缺失采取正确的译法,所列的菜名英译的方法为本文做的探究提供了原则方法参考。
上述种种多针对菜名翻译的方法策略,以及其中包含的文化现象进行的论述,而很少从隐喻的修辞视觉对我国菜名进行探究,本文将就隐喻修辞在我国菜名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课题探究目的:
本文通过介绍隐喻修辞格在我国菜名中的应用及其英译,使读者对我国菜名的命名特点及内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看到一道我国菜,不仅要看到其色、香、味、形,更要看到我国菜所传递的隐含的文化信息。有利于今后对我国菜名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