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医疗监护系统设计
一、课题综述及探究意义
在物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下,将现有应用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不仅具有理论探究意义,更有现实应用前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更好的医疗技术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医疗监护相结合极具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的医疗技术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医疗监护相结合极具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本课题论述物联网的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旨在通过建立传感器节点构成的无线网络,采集病人的体温、脉搏、心电、呼吸等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这些信息发送给路由节点或直接传送给网关节点,再由网关节点传送给监护中心,从而构建物联网的医疗监护系统。
二、课题拟采取的探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探究方法: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探究和比较现有的无线医疗监护系统的优缺点,剖析监护系统所需实现的具体功能。并在现实基础上,剖析不同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方式的特点,由此确定系统的设计方案。
技术路线:利用ZIGBEE芯片构建无线传输网络,用于将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以实现医疗监护的功能。
三、主要参考文献
[1]宁家俊.物联网的技术与应用[J].信息化建设, 2009,(11):13-15.
[2]姚万华.关于物联网的概念及基本内涵[J].我国信息界, 2010, (5):22-23.
[3]姚万华.关于物联网的概念及基本内涵[J].我国信息界, 2010, (5):22-23.
[4]王志良,王粉花.物联网工程概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5]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 2010, 37(6): 1-4.
[6]白净,张永红.远程医疗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7]赵泽,崔莉.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J].信息与控制,2006, 35(2): 265-269.
[8]肖前军.ARM的监护仪嵌入式系统探究[D].重庆邮电大学, 2006.
[9] JURIK A D, WEAVER A C. REMOTE MEDICAL MONITORING[J]. COMPUTER, 2008, 41(4): 96-99.
[10]夏恒星.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探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 大学,2007.
[11]姜连祥.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与实现[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0:809-812.
[12]任毅.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探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13]杨丽琴,赵进创,周毅,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 微电子 学与计算机, 2007, 24(9): 68-71.
[14]蒋伟民,毕红军.五种主流近距离无线技术比较[J]. 科技资讯, 2006, (14).
[15]张大伟,陈佳品,冯洁,等.面向准危重病人的区域化无线监护系统研制[J]. 仪器 仪表学报, 2014, 35(1):74-81.
[16] UCKELMANN D, HARRISON M, MICHAHELLES F. ARCHITECT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M].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1.
[17]王志勇.嵌入式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
[18]黄大显.现代心电图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
[19]崔晓琳.12导联心电信号同步采集系统[D].北京交通大学, 2008.
[20]粱妃学.远程生理诊断仪设计的关键技术[D].广州第一军医大学,2006.
[21]朱磊.无线传感网的环境监测数据收集的设计与实现[D].大学,2013.
二、毕业论文(论文)工作实施计划
(一)毕业论文(论文)的理论剖析与软硬件要求及其应达到的水平与结果
本课题所设计的医疗监护系统应物联网技术,以家庭应用为时代,由生理信息采集模块、管理控制模块和远程医疗监护中心三部分构成。生理信息采集模块和管理控制模块采用了超低功耗的ZIGBEE实现芯片CC2530。生理信息采集模块由体温测量、脉搏测量、心电测量和呼吸测量四个部分组成,用于完成对于监护对象的体温、脉搏、心电和呼吸的测量,使用无线传输方式将获取的生理数据发送给管理控制模块。管理控制模块将汇集的数据传送至计算机,由计算机将监护对象的生理信息传送至远程医疗监护中心。医疗监控中心通过剖析监护对象的生理信息进行剖析,由医疗专家给出专业及时有针对性的医疗建议。
通过对现有监护系统的剖析比较,提出符合课题要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