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笔记中象征手法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探究现状: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 1919-)是当代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一九六二年出版,二零零七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使得莱辛成为最为年长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获得者。金色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记一九六二年出版,二零零七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使得莱辛成为最为年长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获得者。金色笔记的中文译者陈才宇教授赞其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小说”。
莱辛本身对金色笔记的形式就感到非常自豪,她认为金色笔记是“一次突破形式的尝试,一次突破某些意识观念并予以超越的尝试”。 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于金色笔记中的象征手法的运用也有所探究,本课题重点将探究错综复杂的小说结构的象征意义,零六年,王丽丽曾著文从话语的角度阐明莱辛在后现代的碎片中建构莱辛自己的“话语”世界(王丽丽、伊迎 140)。王丽丽和伊迎从独特的叙事策略和解构手段、叙事主体的消解及话语权的悬置、莱辛的形式世界与西绪弗斯神话三个方面来展开,她们认为莱辛有形式表现主题的意图,进而找到了文章的真正主旨。另外,对金色笔记中的现代性进行探究的还有胡芳,她提到了金色笔记中叙事策略的后现代性和叙事时间的碎片性。还有学者认为作者是以“形成既有纵向脉络、又有横向联系的似断实连、交错复杂的网状结构,来表现整个社会的四分五裂、错综复杂”(瞿世镜 1998)。黎会华针对小说的结构提出金色笔记摒弃传统的开局、发展、冲突、高潮、结局的发展模式,频繁转换了叙事视角(黎会华 73)。这张精心编织的网,对表达主题作用很大。
象征意象在小说中无处不在,本课题旨在将金色笔记中所涉及到的象征手法的运用进行总结概括。浅析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是五色笔记,小说主人公的命名及经历以及两次梦境及房间的浅层象征意义。重点将阐释小说的结构所具有的深刻象征意义。目前学者们对小说凌乱复杂的结构探究颇多,但其蕴含着象征含义的叙述略为分散,因此重点将论述小说结构从混乱走向统一的过程,同时象征着女主人公安娜的思想状态从分裂到整合的变化过程,也象征着当时外部环境的混乱,以及由此引发的那个背景的人物内心的混乱,正是结构的这些象征意义展现了小说的主题:在分裂混乱中寻找统一和完整。
课题探究目的:
本课题将使用文献法进行探究。通过学习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色笔记中象征手法的运用的探究成果,一方面,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中象征手法运用的多样性,在金色笔记中具体表现为小说中主人公的命名及经历,四种笔记颜色及错综复杂的结构,作品中梦及房间等在作者设定的时代下,所具有的独特的象征意义。通过对象征手法的探究,总结出在文学创作中该如何灵活运用这一手法。另一方面,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多丽丝·莱辛笔下的人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