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消费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探究现状: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二十世纪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该作品问世以来,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赏,被誉为以美国的“爵士背景”为时代的文学作品的最佳代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来,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赏,被誉为以美国的“爵士背景”为时代的文学作品的最佳代言。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喧嚣的20年代”金钱与爱情的浪漫故事,以盖茨比对初恋情人黛茜的热恋追求为主线,展现了美国挥霍性消费主义对年青一代的消极影响,揭露了经济繁荣时期的美国社会,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导致精神衰败,道德沦丧。
目前国内外对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探究已经很全面,纵观现有探究成果,主要从象征主义、女性主义、叙事主义和消费主义等视角对文本进行了剖析。例如,王玉莲(2011)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梦的追寻与失落”从叙事主义视角剖析了盖茨比的发财梦、爱情梦和地位梦的破灭,讲述了盖茨比的悲剧命运。张瑞华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义”通过象征手法剖析了小说中事物、场面及人物所蕴含的意义,揭示出“美国梦”破灭的原因。张礼龙(1998)的“美国梦的演变与破灭”则结合当时的背景时代和“美国梦”的历史影响来阐明盖茨比的美国梦已经变质,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梦”。
消费主义是当今美国文化探究的热点。这里的所谓“消费”并不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范畴里所指的对物品的需求与满足,而是指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西方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让· 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中,指出消费构成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
由于本文主要从消费主义角度对小说进行探究,因而简要介绍一些学者从消费主义视角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探究。外国学者Nicholas Abercrombie(1986)的著作Authority and consumer society探究了美国社会的消费主义现状,指出了盖茨比的美国梦破灭的主要因素。美国学者Matthew J. Bruccoli(2007)在了不起的盖茨比新论一书中,从消费视角剖析了盖茨比注重物质消费,认为“金钱至上”,将爱情与金钱划等号的行为,表明过度消费使人类情感商业化。杨远威(2004)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物的消费行为剖析,说明盖茨比沦为消费社会的受害者,对消费主义进行了批判。庄严(2004)则从休闲消费文化、表现消费文化和规范消费文化三个方面揭示了小说中消费活动的三个特点,并以此揭示出盖茨比的“美国梦”是无法实现的。
课题探究目的:
本文将在已有的探究基础上,结合当时的背景时代,从消费主义角度论述小说中人物的消费行为,指出美国由生产型社会转变为消费社会期间,崇尚拜金主义成为一种社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49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