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选题时代(含国内外相关探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选题时代: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及海外投资愈加频繁,同时,作为海外直接投资载体的跨国公司随之得到迅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日益深入,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及海外投资愈加频繁,同时,作为海外直接投资载体的跨国公司随之得到迅速发展,这种经济发展形式要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在这种国际经济时代下,加上我国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跨国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已经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或地区的各行各业中。但是,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由于起步晚等原因,存在着区位选择不当等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及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存在明显缺陷不足的矛盾之下,探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区位选择问题对于我国企业在海外的经营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从2002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幅度加快,2014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自2003年我国发布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以来,连续12年实现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2002-2014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由此可知,对外投资已然成长为经济增长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文献综述:
由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对企业在外投资有重大影响,所以相关的探究比较多,综合起来主要是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时代下企业在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时代下区位选择因素探究
杨大楷、应溶在企业FDI的区位选择剖析中说到在剖析我国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后,建议并且认同大型的有实力的企业向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
鲁明泓在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决定因素中提出了要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进而剖析和检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他剖析的结果显示,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地理区位、通货膨胀以及政策制度等经济、人文、政治因素都与区位选择有直接关系,这些都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提供实用性指导思想。
邓宁(J.Dunning,1977)认为区位因素是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它不仅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而且也决定了它们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和国际生产活动。
程惠芳、阮翔在引力空间模型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通过引力模型来剖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所存在的问题,剖析结果显示我国与东到国家的经济规模总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及双边贸易量对两国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是正面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求出样本国家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引力系数,再次使用引力系数,剖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他们提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首选为亚洲国家,第二是欧美国家。
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代下的发展我国家投资区位因素探究。
毛蕴诗、汪建成,在日本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区位因素剖析说到区位因素的引入扩大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投资活动的解释能力,而且区位因素同其他理论组合,能够解释更复杂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胡博、李凌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投资动机的视角中认为,发展我国家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发达国家以较高的科技水平表示的资源禀赋与两国间投资流量显著正相关,而这些国家的市场因素对投资的作用不明显:那些市场规模与潜力大,且经济发展水平与相当或更低一些的发展我国家对的市场导向型投资很具吸引力。
Cantwell和Tolentino在中进一步探究发展我国家跨国投资行为,并提出技术累积--技术改变的理论,从技术累积出发解释发展我国家的对外投资行为,从而把对外投资动态化和阶段化。该理论认为发展我国家技术能力提高与其国际直接投资累积增长相关联。发展我国家应首先在周边国家投资,累积海外投资经验。然后从周边向其他国家扩展直接投资。最后,在经验累积的基础上为获得更加复杂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
陈秋敏在关于发展我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思考中认为发展我国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可在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形成,并且在发达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可获取特定的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三、“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时代下的所面临的机遇及对策探究。
刘冀生、石涌江在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环境剖析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全球化战略理论,利用我国制造中心崛起创造的良好发展平台,站在知识管理、政府支持和吸取国外跨国公司经营的经验教训角度,为我国企业创造跨国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发展战略及实践性建议。
邵祥林在“走出去”跨国经营:我国经贸强国之路中采用两阶段寡头博弈模型,对不同目标驱动下的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活动进行探究。同时,将比较优势理论同竞争优势理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系统地剖析了我国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应采取的基本战略,在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借鉴竞争优势理论加快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鲁明泓,国际直接投资区位决定因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杨大楷、应溶,企业FDI的区位选择剖析[J],强国之路探索,2003。
[3] Dunning,J,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perprise,London,Allen and Unwind,1981。
[4] 毛蕴诗、汪建成,日本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区位因素剖析,南开管理评论,2004。
[5] 程慧芳、阮翔,从引力空间模型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J],国际金融,2004。
[6] 胡博、李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投资动机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3期。
[7] 刘冀生、石涌江,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新华出版社,2003年。
[8] 邵祥林,“走出去”跨国经营:我国经贸强国之路,我国经济出版社,2005。
[9]盛毅 余海燕 岳朝敏.关于一带一路战略内涵特性及战略重点综述.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第1期Cantwell、Tolentino,Technology Accumulation and Third World,Third world Quarterly,1983。
[10] 陈秋敏,关于发展我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思考,经济探究,1998。
[11]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数据(FDI)网站:http://data.eastmoney.com/cjsj/fdi.html
探究意义: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东西部地区差异大的特点使其同时具备了发展我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特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经济、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以往经济学家的探究中,涉及到探究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少之又少,甚至是涉及到发展我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也不多。所以,许多学者一直想剖析的是哪些因素影响着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分布。这不仅是从微观上给对外投资企业以指引,更丰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
2、选题探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探究方法:
1、文献归纳。对既有的国内外探究成果进行文献梳理,这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细致剖析欲探究的问题,进行模型构建与理论提升。
2、采用规范剖析和实证剖析想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长期绩效影响进行探究。
3、总结归纳法: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和国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探究剖析,取其有点,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主要内容:
本文探究的主题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探究,论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的内涵,概述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的现状,并深入剖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论文探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绪论
(一)选题时代及意义。
(二)国内外探究现状。
(三)探究思路和基本结构。
(四)探究方法及本文创新点。
二、剖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区域来源分布、规模及其流量变化。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流向现状。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特征和存在问题。
三、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主要因素。
(一)东道国区位优势。
(二)企业本身因素。
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策略与建议。
(一)发展我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国际经验。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五、结论与思考
3、探究条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结果。
探究的条件:
1、通过互联网了解作者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获得有效数据。
2、通过书店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和学术期刊,获得可供参考的资料。
3、通过相关单位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和调查,获得有效的资源。
4、指导老师的专业指导。
可能存在的问题:
1. 与论文相关的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知识尚显不足,需要进一步细化专业知识。
2. 撰写论文过程中,探究思路出现暂时不清晰,需要深入思考。
3. 一定程度上,缺乏论文撰写经验,延缓探究进度。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深入剖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与问题
2、提出改善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对策与建议
预期结果:
顺利完成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ktbg/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