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高层住宅强电设计【字数:10803】
本文将要设计一幢18层高的住宅建筑的电气部分。共分为电气平面系统设计、供配电系统设计、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三个部分。在电气平面设计中,主要通过查阅相关的技术手册,并对照现有设计;熟悉相关的电气设备型号,采用照度计算与温升法,确定了电气设备的工作条件与型号。在供配电设计中,要根据建筑实际情况与国家有关规定,确定供电方案。此外,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并根据计算负荷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在防雷接地设计中,要根据住宅实际情况,结合周边环境;确定合适的防雷等级,进行防雷设计,并选择可靠的接地方式。
目 录
1. 绪论 1
1.1 本课题目的及意义 1
1.2 本工程内容介绍 2
1.2.1 工程概况 2
1.2.2 设计任务 2
1.2.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3
2. 照明系统设计 4
2.1 照明系统概述 4
2.2 照明系统设计方法 4
2.3 照度计算 4
2.3.1 照明物理量说明 4
2.3.2 照度计算方法 5
2.3.3 照度计算设计实例 9
2.4 照明电路设计 12
2.4.1 照明电路电流计算 12
2.4.2 面板开关选择 13
2.4.3 导线型号选择 13
2.4.4 低压断路器型号选择 16
3. 插座电路设计 17
3.1 插座电路概述 17
3.2 设计方法 17
3.3 设计实例 17
4. 供配电系统设计 19
4.1 供配电系统概述 19
4.2 三级负荷配电线路设计 19
4.2.1 负荷计算 19
4.2.2 设计实例 20
4.3 保护设备选择 23
4.3.1 短路电流计算 23
4.3.2 设计实例 23
4.4 二级负荷供电方式设计 23
5. 防雷、接地设计 26
5.1 防雷接地概述 26
5.1.1 防雷概述 26
5.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接地概述 26
5.2 防雷接地方法 26
5.2.1 防雷方法 26
5.2.2 接地方法 27
5.3 防雷接地设计 27
5.3.1 防雷设计 27
5.3.2 接地设计 28
结论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 33
附录1:设计材料表等 SD2 32
附录2:单元配电干线系统图 SD3 33
附录3:供配电系统图1 SD4 34
附录4:供配电系统图2 SD5 35
附录5:供配电系统图3 SD6 36
附录6:地下一层干线平面图 SD7 37
附录7:地下一层照明平面图 SD8 38
附录8:一层干线接地平面图 SD9 39
附录9:一层照明平面图 SD10 40
附录10:2~18层公共部分平面图 SD11 41
附录11:2~18层户内照明平面图 SD12 42
附录12:2~18层户内插座平面图 SD13 43
附录13:屋顶防雷平面图 SD14 44绪论
在本章中,首先介绍了建筑电气的目的及意义,然后说明了建筑电气的安全要求及节能要求,接着给出了设计的宗旨。最后重点介绍了本次设计的条件及设计内容,并简述了本文章节安排。
本课题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及科技的发展,无论在哪里,电能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住宅来说也是如此。过去,每户只有一盏灯,一台电扇,就构成了整个家庭用电。而现在,住宅用电量越来越大,电视、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已经成了每家每户的标配了,为了应对这些不断出现的用电设备,就必须要对住宅的电气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划。
由于电能的易于转换性,所以它成为了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电力在某些地方产生,并通过电力线路传输与分配。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对电力进行控制。可靠的供配电系统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保障。在如今全球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有良好的配电网设计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支持国民经济建设一定是有重要作用的。除此之外,电力的正常供应直接影响到一切,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假如电力供应突然中断,将对这些用电单位产生及其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时保证供电稳定,对于人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很有意义的。
电气平面设计是建筑电气设计在生活中最直接的体现,电气平面设计包括整个平面的电气设备的选型与布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气平面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压力不断加大,节能减排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题,它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住宅电气设计是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因此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一问题。所以在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前提下,还必须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总之,在住宅小区的供配电设计中,设计者必须立足于实际,依据住宅小区的建筑功能和负荷等级,采取适当的供配电方法,以达到要求。不仅如此,供配电设计还要为每个用户提供良好的用电环境。最重要的是应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未来的发展和规模进行分析和设计,不仅要满足近期的需求,而且要为今后的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将长期与近期相结合。总体规划。
本工程内容介绍
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是一幢十八层高的住宅楼,为二类高层住宅;一层(架空层)和地下层为车库,二至十八层为住宅楼。总建筑高度为54.2M。
为了保证消防设备的用电安全性及公共部分的用电可靠性,要对本次设计中的负荷进行分级。具体负荷等级分类见表11。
表 11本次设计中负荷等级分类表
目 录
1. 绪论 1
1.1 本课题目的及意义 1
1.2 本工程内容介绍 2
1.2.1 工程概况 2
1.2.2 设计任务 2
1.2.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3
2. 照明系统设计 4
2.1 照明系统概述 4
2.2 照明系统设计方法 4
2.3 照度计算 4
2.3.1 照明物理量说明 4
2.3.2 照度计算方法 5
2.3.3 照度计算设计实例 9
2.4 照明电路设计 12
2.4.1 照明电路电流计算 12
2.4.2 面板开关选择 13
2.4.3 导线型号选择 13
2.4.4 低压断路器型号选择 16
3. 插座电路设计 17
3.1 插座电路概述 17
3.2 设计方法 17
3.3 设计实例 17
4. 供配电系统设计 19
4.1 供配电系统概述 19
4.2 三级负荷配电线路设计 19
4.2.1 负荷计算 19
4.2.2 设计实例 20
4.3 保护设备选择 23
4.3.1 短路电流计算 23
4.3.2 设计实例 23
4.4 二级负荷供电方式设计 23
5. 防雷、接地设计 26
5.1 防雷接地概述 26
5.1.1 防雷概述 26
5.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接地概述 26
5.2 防雷接地方法 26
5.2.1 防雷方法 26
5.2.2 接地方法 27
5.3 防雷接地设计 27
5.3.1 防雷设计 27
5.3.2 接地设计 28
结论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 33
附录1:设计材料表等 SD2 32
附录2:单元配电干线系统图 SD3 33
附录3:供配电系统图1 SD4 34
附录4:供配电系统图2 SD5 35
附录5:供配电系统图3 SD6 36
附录6:地下一层干线平面图 SD7 37
附录7:地下一层照明平面图 SD8 38
附录8:一层干线接地平面图 SD9 39
附录9:一层照明平面图 SD10 40
附录10:2~18层公共部分平面图 SD11 41
附录11:2~18层户内照明平面图 SD12 42
附录12:2~18层户内插座平面图 SD13 43
附录13:屋顶防雷平面图 SD14 44绪论
在本章中,首先介绍了建筑电气的目的及意义,然后说明了建筑电气的安全要求及节能要求,接着给出了设计的宗旨。最后重点介绍了本次设计的条件及设计内容,并简述了本文章节安排。
本课题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及科技的发展,无论在哪里,电能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住宅来说也是如此。过去,每户只有一盏灯,一台电扇,就构成了整个家庭用电。而现在,住宅用电量越来越大,电视、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已经成了每家每户的标配了,为了应对这些不断出现的用电设备,就必须要对住宅的电气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划。
由于电能的易于转换性,所以它成为了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电力在某些地方产生,并通过电力线路传输与分配。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对电力进行控制。可靠的供配电系统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保障。在如今全球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有良好的配电网设计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支持国民经济建设一定是有重要作用的。除此之外,电力的正常供应直接影响到一切,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假如电力供应突然中断,将对这些用电单位产生及其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时保证供电稳定,对于人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很有意义的。
电气平面设计是建筑电气设计在生活中最直接的体现,电气平面设计包括整个平面的电气设备的选型与布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气平面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压力不断加大,节能减排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题,它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住宅电气设计是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因此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一问题。所以在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前提下,还必须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总之,在住宅小区的供配电设计中,设计者必须立足于实际,依据住宅小区的建筑功能和负荷等级,采取适当的供配电方法,以达到要求。不仅如此,供配电设计还要为每个用户提供良好的用电环境。最重要的是应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未来的发展和规模进行分析和设计,不仅要满足近期的需求,而且要为今后的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将长期与近期相结合。总体规划。
本工程内容介绍
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是一幢十八层高的住宅楼,为二类高层住宅;一层(架空层)和地下层为车库,二至十八层为住宅楼。总建筑高度为54.2M。
为了保证消防设备的用电安全性及公共部分的用电可靠性,要对本次设计中的负荷进行分级。具体负荷等级分类见表11。
表 11本次设计中负荷等级分类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