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秤(附件)【字数:10198】
摘 要本文主要根据51单片机的原理来讲述了电子秤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首先硬件电路主要是由测量电路,差动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以及单片机控制和显示电路所组成。其次,硬件电路中的测量电路的原理是利用电阻应变片,从而将物体的重量信号转化成为电信号,然后电信号再由差动放大器放大至A/D转换电路可以识别的范围限度内,随即再将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输送给单片机来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处理,最后在液晶上表现出输入单价中所称物体的重量以及价格。本论文中设计的液晶显示采用的是LCD1602,键盘则采用4×4矩阵键盘输入,测量范围0-5Kg,测量误差不超过±5g。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2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电子秤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 1
1.4课题研究的内容 2
1.5电子秤的主要组成 3
第二章 方案设计 4
2.1总体方案设计 4
2.2系统方案论证 4
2.3传感器的选择 5
2.4A/D和放大器的选择 7
2.4.1模数转换部分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7
2.4.2信号放大处理部分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7
2.4.3A/D和放大部分的最终选择 8
2.5显示模块选型 9
2.6信号输入部分的论证与选择 10
2.7具体方案简介 11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 12
3.1基于51的主控电路 12
3.2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 12
3.3A/D转换,放大电路 14
3.4报警电路 14
3.5显示电路 15
第四章 软件设计 16
4.1主程序流程图 16
4.2子程序流程图 17
4.2.1时钟中断程序流程 17
4.2.2键盘扫描程序流程 18
4.4LCD1602显示流程图 20
第五章 软件调试与硬件测试 21
5.1系统软件编程环境介绍 21
5.2软件调试 2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3硬件测试 23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25
6.1结论 25
6.2展望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附录1 系统原理图 28
附录2 系统PCB图 29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
电子秤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用来进行衡量的一种电子计量用具,又可简称为“电子衡器”,其应用于国防建设领域,在科学研究以及对外贸易等等领域也都有广泛的应用,电子衡器技能程度的凹凸不平,与各行各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现代化水平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衡器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它发展的方向也越来越趋向于高速、高效、高可靠性、以及高稳定性;其功能也越来越向多样化发展,电子衡器对信息的控制能力也在日趋强大;它的使用性能也日益顺应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方向发展。电子衡器涉及到工业,农业,商业这些区域,它不仅是提供单一的数据测量的工具,在某种意义上它更推进了自动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速度,直接改善了作业条件、缩短了工作时间、降低了能源损耗、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总的来说,电子秤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2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称重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方法,一直被人类社会所重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为了符合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电子秤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子衡器,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很多种,其技术水平也直接于经济效益挂钩。
本课题以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模数转换器和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依此设计称重系统的总体结构。
与传统的机械秤相比。电子秤主要有以下优点:
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地点不受限制;
(2)精度高于机械秤;
(3)不易被腐蚀,能在多种环境下工作;
(4)数据的传送可以远距离进行操作并加以一定的处理,基本上实现称重自动化;
(5)由于所选传感器对数据的反应比较敏感,所以称重速度提高了不少;
(6)稳定性好,不容易受到磨损,大大提高了使用时间。
1.3电子秤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
二十世纪战后经济逐渐恢复,人们在称重技术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称重技术逐渐被引入工艺生产过程,随之人们对称重技术也表现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称重的自动化,电子技术被引入。1954年,带打印机的倾斜式称重电子衡器被人们使用,这款衡器输出信号能控制结算器,同时也采用了电磁铁、手动操作的按键以及办公机器联用的技术;直到1960年,与衡器有着很大关联的称重值打印机出现了。与其他事物一样,电子秤的发展也算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细致、再从单纯的机械到机械与电子结合,最后发展成为全电子化的一个历程。展望近30年,工艺流程中的各种检测工作,都有电子衡器的参与。电子称已涉及各个行业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伴随着称重传感器各项技术性能不断改善的过程来看,近几年来,电子称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变化着,然而在国外,像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拥有着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精确度高为0.1%的电子称,并在接下来的不久几年里对接近75%的机械进行了机电结合改造。
再将目光投向国内,在二十世纪前期我国的衡器技术仍以机械式为主,直到1940年左右才开始机电结合式的衡器的研究,衡器才慢慢发展起来。50年代往后以称重传感器为主的衡器才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主导了整个称重市场。随即从80年代往后看,电子计量器逐步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汇集传感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目前,由于电子衡器相比机械式衡器优点突出,已被广泛应用在矿工企业、能源、交通、商业、贸易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但商用电子称在国内的发展较慢,只被应用于很小部分的大型超市,由于其造价成本过高,并且操作流程过于复杂,所以便一直无法得到中小市场的厚爱。在大部分中小市场中,最传统的那种杆秤以及简易版的低精度的电子称仍然普遍存在着,但伴随着不断创新的技术以及越来越精细的工艺,中小市场的传统电子秤必然会被商用电子秤所替代。
电子称今后发展方向为:选用新型材料,追求更低功耗,更高精度,微型化,智能数字化的技术性能;其技术指标更会向高反应度、高准确度、高可靠性的方向所靠拢;并且会愈来愈趋向于综合性、组合性、实用性的应用性能。
当前在市场上的主流电子称附加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2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电子秤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 1
1.4课题研究的内容 2
1.5电子秤的主要组成 3
第二章 方案设计 4
2.1总体方案设计 4
2.2系统方案论证 4
2.3传感器的选择 5
2.4A/D和放大器的选择 7
2.4.1模数转换部分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7
2.4.2信号放大处理部分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7
2.4.3A/D和放大部分的最终选择 8
2.5显示模块选型 9
2.6信号输入部分的论证与选择 10
2.7具体方案简介 11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 12
3.1基于51的主控电路 12
3.2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 12
3.3A/D转换,放大电路 14
3.4报警电路 14
3.5显示电路 15
第四章 软件设计 16
4.1主程序流程图 16
4.2子程序流程图 17
4.2.1时钟中断程序流程 17
4.2.2键盘扫描程序流程 18
4.4LCD1602显示流程图 20
第五章 软件调试与硬件测试 21
5.1系统软件编程环境介绍 21
5.2软件调试 2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3硬件测试 23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25
6.1结论 25
6.2展望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附录1 系统原理图 28
附录2 系统PCB图 29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
电子秤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用来进行衡量的一种电子计量用具,又可简称为“电子衡器”,其应用于国防建设领域,在科学研究以及对外贸易等等领域也都有广泛的应用,电子衡器技能程度的凹凸不平,与各行各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现代化水平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衡器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它发展的方向也越来越趋向于高速、高效、高可靠性、以及高稳定性;其功能也越来越向多样化发展,电子衡器对信息的控制能力也在日趋强大;它的使用性能也日益顺应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方向发展。电子衡器涉及到工业,农业,商业这些区域,它不仅是提供单一的数据测量的工具,在某种意义上它更推进了自动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速度,直接改善了作业条件、缩短了工作时间、降低了能源损耗、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总的来说,电子秤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2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称重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方法,一直被人类社会所重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为了符合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电子秤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子衡器,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很多种,其技术水平也直接于经济效益挂钩。
本课题以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模数转换器和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依此设计称重系统的总体结构。
与传统的机械秤相比。电子秤主要有以下优点:
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地点不受限制;
(2)精度高于机械秤;
(3)不易被腐蚀,能在多种环境下工作;
(4)数据的传送可以远距离进行操作并加以一定的处理,基本上实现称重自动化;
(5)由于所选传感器对数据的反应比较敏感,所以称重速度提高了不少;
(6)稳定性好,不容易受到磨损,大大提高了使用时间。
1.3电子秤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
二十世纪战后经济逐渐恢复,人们在称重技术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称重技术逐渐被引入工艺生产过程,随之人们对称重技术也表现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称重的自动化,电子技术被引入。1954年,带打印机的倾斜式称重电子衡器被人们使用,这款衡器输出信号能控制结算器,同时也采用了电磁铁、手动操作的按键以及办公机器联用的技术;直到1960年,与衡器有着很大关联的称重值打印机出现了。与其他事物一样,电子秤的发展也算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细致、再从单纯的机械到机械与电子结合,最后发展成为全电子化的一个历程。展望近30年,工艺流程中的各种检测工作,都有电子衡器的参与。电子称已涉及各个行业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伴随着称重传感器各项技术性能不断改善的过程来看,近几年来,电子称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变化着,然而在国外,像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拥有着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精确度高为0.1%的电子称,并在接下来的不久几年里对接近75%的机械进行了机电结合改造。
再将目光投向国内,在二十世纪前期我国的衡器技术仍以机械式为主,直到1940年左右才开始机电结合式的衡器的研究,衡器才慢慢发展起来。50年代往后以称重传感器为主的衡器才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主导了整个称重市场。随即从80年代往后看,电子计量器逐步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汇集传感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目前,由于电子衡器相比机械式衡器优点突出,已被广泛应用在矿工企业、能源、交通、商业、贸易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但商用电子称在国内的发展较慢,只被应用于很小部分的大型超市,由于其造价成本过高,并且操作流程过于复杂,所以便一直无法得到中小市场的厚爱。在大部分中小市场中,最传统的那种杆秤以及简易版的低精度的电子称仍然普遍存在着,但伴随着不断创新的技术以及越来越精细的工艺,中小市场的传统电子秤必然会被商用电子秤所替代。
电子称今后发展方向为:选用新型材料,追求更低功耗,更高精度,微型化,智能数字化的技术性能;其技术指标更会向高反应度、高准确度、高可靠性的方向所靠拢;并且会愈来愈趋向于综合性、组合性、实用性的应用性能。
当前在市场上的主流电子称附加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