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驾驶室的结构设计(附件)
此运秧机驾驶室的设计,所追求的原则:安全性设计、舒适性设计、美观设计。在安全性设计方面,对驾驶室的覆盖件的选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舒适性设计方面,对驾驶室内部进行创新,运用人机工程学等一系列的知识,对驾驶室的内部进行了舒适性的设计,在驾驶室的天窗顶板上设计了一个室内小风扇,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室内空间;座椅的设计,表面设计成弧度,让乘员舒适乘坐;对座椅的安装位置、离地距离、座椅和方向盘之间的间距等一系列方面进行合理的、符合人体尺寸的设计等。美观设计方面,对驾驶室有造型设计和涂色设计。最后,在对上述研究设计过后,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当然,这是本人的初次设计,当中还存在不少的瑕疵,望各位老师加以指导。关键词 结构设计,驾驶室造型设计,三维建模 目 录
1 绪论1
1.1 对水田运秧机进行研究的社会背景1
1.2 水田运秧机驾驶室设计的社会背景的2
1.3 水田运秧机的研究目的与意义3
1.4 本设计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3
2 总体方案设计3
2.1 水田运秧机驾驶室的组成3
2.2 总体设计原则3
2.3 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驾驶室的结构设计关于人机工程的运用4
2.4 所选用参考水田运秧机型号和各项参数指标4
3 水田运秧机结构设计及相关计算5
3.1 驾驶室车门设计5
3.2 驾驶室的制造材料的选用以及对其材料性能的检验9
4 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驾驶室的三维图设计11
4.1 驾驶室外壳设计11
4.2 驾驶室外形内部抽壳12
4.3 车门槽设计12
4.4 驾驶室前窗设计13
4.5 驾驶室踏板设计13
4.6 驾驶室通风口设计14
4.7 驾驶室天窗设计14
4.8 车门的设计15
4.9 驾驶室座椅的设计15
4.10 驾驶室内风扇的设计16
4.11 驾驶室总装配图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驾驶室前窗设计13
4.5 驾驶室踏板设计13
4.6 驾驶室通风口设计14
4.7 驾驶室天窗设计14
4.8 车门的设计15
4.9 驾驶室座椅的设计15
4.10 驾驶室内风扇的设计16
4.11 驾驶室总装配图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1 绪论
1.1 对水田运秧机进行研究的社会背景
水田运秧机是一种由人驾驶能搭载秧苗等农用物资,能轻易在水田中行驶的机器。在水田中的行驶能力和它能运送较多物资的能力是它的基本特性。
水稻是我们的常用农作物之一,是我们生存的必要基础作物之一,其供养着全世界近50%的人口,对人类的发展、生存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全球,稻谷的种植面积约是1.45亿hm2,一百二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栽植了水稻,尤其在我们亚洲,水稻的栽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到了全球的百分之九十。更进一步,我们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以及需求的国家,大部分的中国人民以米饭为主食,在中国,水稻栽植面积达到了0.3亿hm2,占全球水稻种植总面积的20%,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由于我国对农业特别是水稻种植的政策扶持、大量资金投入和一些科技项目带动的等原因,我国的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生产布局日趋集中,品种和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开发逐步推进。
我国在水稻种植方面有以下特点:
种植面积大且稳定并会有所提升。根据我国水稻优势区域的布局规划,我国力争到2015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尽可能达到45000万亩左右,总产需达到19500万吨,亩产加大到435公斤,比2007年加大了1.4%。这对劳动力数量有更大的要求。劳动力有了需求,劳作工具,水田运秧机的研发也就越来越紧迫。
我国的种植土地面积阔大而且相对集中。在80年代,因为农村政策的调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使得土地的种植面积小而且变得分散开来。到了90年代,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的经济飞快发展,农村的劳动力逐渐开始向服务和自动化产业转移,因此,土地的栽种面积广阔而又非常集中。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适宜机械的大规模耕作、生产,所以农民对农作机械化的要求非常迫切。
我国的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开展了水田运秧机的机械化的示范推广。对水田运秧机进行了大范围的推广。水田运秧机的作业环境是相当恶劣的,水田运秧机要频繁行驶与泥泞的土地上,泥土相当的稀烂,机车陷入泥中较深。一般的机车,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运行,既费事费力,而且事倍功半,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致使后续的秧苗很难大量持续的进入作业区以维持水田运秧机不断工作。水田运秧机的出现,这使得种植水稻的生产率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发展。水田运秧机不仅可以提高种植的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效益。
1.2 水田运秧机驾驶室设计的社会背景
长时间以来,工程机械生产企业都不重视对驾驶室的设计,认为其无关紧要,只要把机车设计好就可以了,认为驾驶室只是一个机车的附属品。在我国过去,驾驶室的制造多是仿造国外的生产技术,缺乏创新,很少建立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驾驶室研究与开发创新单位。直到进入20世纪末期,人们对人性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这才使得各个企业,将人性化设计重视起来,开始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尽最大可能的提高产品的人性化,以此来保证企业不会被淘汰。由此,工业造型设计在工程机械产品开发中的地位,才变得越来越重要,驾驶室的人性化设计、安全性设计、舒适性设计,开始列入新产品开发的重要内容。
看似简单的驾驶室,实际上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品。说他技术密集,是因为驾驶室设计出了设计与工业生产有关的机械设计以及其生产制造工艺的知识、钣金加工和外部造型色彩方面的工艺技术之外,还采用了防止噪声和震动,室内密封、室外照明、驾驶室结构分析和内部布置等各方面的技术,其中涉及到了人机工程学、外观造型设计、工业生产制造工艺设计等一系列的知识和技术。说他劳动密集,是因为驾驶室的生产制造,出了使用机械外,仍有很多机械无能为力而必须由手工操作来完成的部分,如驾驶室的焊接件和钣金件都需要逐个手工打磨抛光和补焊,涂装作业的刮腻子,磨平,给焊缝处打密封胶,装密封条等也必须由手工完成。不难看出,手工操作旺旺还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一环。
尽管机械驾驶室设计和机车车身本身设计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工程机械工作环境、作业特点和机械构造有很大差别,决定了工程机械驾驶室设计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工程机械驾驶室大部分属于有骨架驾驶室;工程机械驾驶室虽然都属于非承重结构,但对安全驾驶室承受侧载、垂直载荷、纵向载荷和侧向吸收变形能力的要求比汽车车身严格得多;出口产品的驾驶室必须有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ROPS和FOPS。而对ROPS和FOPS设计方法和试验方法的研究,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刚刚起步,还有
1 绪论1
1.1 对水田运秧机进行研究的社会背景1
1.2 水田运秧机驾驶室设计的社会背景的2
1.3 水田运秧机的研究目的与意义3
1.4 本设计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3
2 总体方案设计3
2.1 水田运秧机驾驶室的组成3
2.2 总体设计原则3
2.3 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驾驶室的结构设计关于人机工程的运用4
2.4 所选用参考水田运秧机型号和各项参数指标4
3 水田运秧机结构设计及相关计算5
3.1 驾驶室车门设计5
3.2 驾驶室的制造材料的选用以及对其材料性能的检验9
4 全液压驱动水田运秧机驾驶室的三维图设计11
4.1 驾驶室外壳设计11
4.2 驾驶室外形内部抽壳12
4.3 车门槽设计12
4.4 驾驶室前窗设计13
4.5 驾驶室踏板设计13
4.6 驾驶室通风口设计14
4.7 驾驶室天窗设计14
4.8 车门的设计15
4.9 驾驶室座椅的设计15
4.10 驾驶室内风扇的设计16
4.11 驾驶室总装配图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驾驶室前窗设计13
4.5 驾驶室踏板设计13
4.6 驾驶室通风口设计14
4.7 驾驶室天窗设计14
4.8 车门的设计15
4.9 驾驶室座椅的设计15
4.10 驾驶室内风扇的设计16
4.11 驾驶室总装配图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1 绪论
1.1 对水田运秧机进行研究的社会背景
水田运秧机是一种由人驾驶能搭载秧苗等农用物资,能轻易在水田中行驶的机器。在水田中的行驶能力和它能运送较多物资的能力是它的基本特性。
水稻是我们的常用农作物之一,是我们生存的必要基础作物之一,其供养着全世界近50%的人口,对人类的发展、生存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全球,稻谷的种植面积约是1.45亿hm2,一百二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栽植了水稻,尤其在我们亚洲,水稻的栽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到了全球的百分之九十。更进一步,我们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以及需求的国家,大部分的中国人民以米饭为主食,在中国,水稻栽植面积达到了0.3亿hm2,占全球水稻种植总面积的20%,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由于我国对农业特别是水稻种植的政策扶持、大量资金投入和一些科技项目带动的等原因,我国的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生产布局日趋集中,品种和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开发逐步推进。
我国在水稻种植方面有以下特点:
种植面积大且稳定并会有所提升。根据我国水稻优势区域的布局规划,我国力争到2015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尽可能达到45000万亩左右,总产需达到19500万吨,亩产加大到435公斤,比2007年加大了1.4%。这对劳动力数量有更大的要求。劳动力有了需求,劳作工具,水田运秧机的研发也就越来越紧迫。
我国的种植土地面积阔大而且相对集中。在80年代,因为农村政策的调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使得土地的种植面积小而且变得分散开来。到了90年代,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的经济飞快发展,农村的劳动力逐渐开始向服务和自动化产业转移,因此,土地的栽种面积广阔而又非常集中。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适宜机械的大规模耕作、生产,所以农民对农作机械化的要求非常迫切。
我国的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开展了水田运秧机的机械化的示范推广。对水田运秧机进行了大范围的推广。水田运秧机的作业环境是相当恶劣的,水田运秧机要频繁行驶与泥泞的土地上,泥土相当的稀烂,机车陷入泥中较深。一般的机车,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运行,既费事费力,而且事倍功半,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致使后续的秧苗很难大量持续的进入作业区以维持水田运秧机不断工作。水田运秧机的出现,这使得种植水稻的生产率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发展。水田运秧机不仅可以提高种植的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效益。
1.2 水田运秧机驾驶室设计的社会背景
长时间以来,工程机械生产企业都不重视对驾驶室的设计,认为其无关紧要,只要把机车设计好就可以了,认为驾驶室只是一个机车的附属品。在我国过去,驾驶室的制造多是仿造国外的生产技术,缺乏创新,很少建立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驾驶室研究与开发创新单位。直到进入20世纪末期,人们对人性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这才使得各个企业,将人性化设计重视起来,开始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尽最大可能的提高产品的人性化,以此来保证企业不会被淘汰。由此,工业造型设计在工程机械产品开发中的地位,才变得越来越重要,驾驶室的人性化设计、安全性设计、舒适性设计,开始列入新产品开发的重要内容。
看似简单的驾驶室,实际上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品。说他技术密集,是因为驾驶室设计出了设计与工业生产有关的机械设计以及其生产制造工艺的知识、钣金加工和外部造型色彩方面的工艺技术之外,还采用了防止噪声和震动,室内密封、室外照明、驾驶室结构分析和内部布置等各方面的技术,其中涉及到了人机工程学、外观造型设计、工业生产制造工艺设计等一系列的知识和技术。说他劳动密集,是因为驾驶室的生产制造,出了使用机械外,仍有很多机械无能为力而必须由手工操作来完成的部分,如驾驶室的焊接件和钣金件都需要逐个手工打磨抛光和补焊,涂装作业的刮腻子,磨平,给焊缝处打密封胶,装密封条等也必须由手工完成。不难看出,手工操作旺旺还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一环。
尽管机械驾驶室设计和机车车身本身设计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工程机械工作环境、作业特点和机械构造有很大差别,决定了工程机械驾驶室设计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工程机械驾驶室大部分属于有骨架驾驶室;工程机械驾驶室虽然都属于非承重结构,但对安全驾驶室承受侧载、垂直载荷、纵向载荷和侧向吸收变形能力的要求比汽车车身严格得多;出口产品的驾驶室必须有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ROPS和FOPS。而对ROPS和FOPS设计方法和试验方法的研究,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刚刚起步,还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