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海醇生产过程监控系统设计(附件)

在碘海醇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有效的生产,对其中危险性比较高的高压反应釜的温度、压力进行安全监控就显得很重要。本文分析了碘海醇生产过程监控系统的组成及调试方法。介绍了应用PLC编程设置反应釜温度、压力的范围及基于PLC系统与iFix监控软件超温、超压的报警技术,论述了PLC系统与 iFix监控软件的通信过程。重点阐述了程序的编辑,组态画面的设计、功能介绍及运行等内容。该系统实现了生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查询功能,同时能够在组态界面上采集和对比数据变化曲线,根据不同参数状态下生产产品的优劣,比较出最优的生产参数曲线,从而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关键词 碘海醇,PLC,iFix,数据查询目 录
1 绪论 1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2
1.3 课题研究内容分析 5
2 碘海醇生产工艺 6
2.1 生产工艺技术 6
2.2碘海醇生产流程 6
2.3 碘海醇生产控制系统的总方案设计 7
2.4 PLC概要 8
3 PLC编程设计与实现 9
3.1 PLC编程语言 9
3.2 PID控制 10
3.3 控制方案 10
3.4 变量设置 11
3.5 PLC程序编写 14
4 组态软件设计 16
4.1系统监控界面设计 16
4.2 历史趋势 17
4.4 系统报警汇总画面 18
5 PLC与iFix的通讯 19
5.1 硬件连接方法 19
5.2 PC Access建立与PLC的通讯 20
5.3 建立通讯连接 20
5.4 调试运行 21
结 论 23
致 谢 24
参 考 文 献 25
1 绪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化工产业日益发达,从而对化工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密切相关的碘海醇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碘海醇由于生产条件复杂、加工难度大、物料危险性高、制造破坏因素多等,所以合理地选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连接 20
5.4 调试运行 21
结 论 23
致 谢 24
参 考 文 献 25
1 绪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化工产业日益发达,从而对化工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密切相关的碘海醇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碘海醇由于生产条件复杂、加工难度大、物料危险性高、制造破坏因素多等,所以合理地选择生产监控技术更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安全、降低生产损耗,满足更多化工产业的需求。对建设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预测系统发生危险、有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低职业危害、最少的经济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是当今化工行业做追求的。美国GE公司开发的Proficy iFix凭借其出色的处理数据能力在化工自动化产业得到了广大客户的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碘海醇生产过程监控系统的组成及调试方法,论述了PLC系统与 iFix监控软件的通信过程。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对化工产业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促使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并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产生了大量的生产过程控制数据,IFix组态软件的引入化工过程控制产生了巨大的变革。目前大部分化工企业在生产监控和检测方面都是采用人工现场操作等来实现的,使得企业生产效率地下,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以及安全得不到保证,而且碘海醇在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都是带有强腐蚀性的化学物料,这些物料如果采用人工投料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伤害。所以我们在对于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时,我们需要人员在规划系统是用智能化、大规模、数字化的存储设备来开发设计系统。
在许多行业中,化工业作为一个大型的特殊行业,其信息技术应用一直走在其他各行各业的的最前列。化工业拥有很多有特色的信息技术应用,通常它们的数据处理量和数据存储容量相对于一般的行业要高出很多,而对于系统处理数据的速率和计算精度来讲,它的要求也是异常严格。长期以来,化工产业也在不停的将生产监控系统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经济化的方向发展。iFix软件的应用,使得化工产业在对生产过程中每一个工艺参数的实时数据进行监控和记录,并且可以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标进行更加有效的处理,便于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并且更加快速的解决问题。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对于数据库开发和研究很多,大部分企业公司生产的信息化、高层管理的自动化都依赖于iFix所开发的数据管理系统,可见数据管理系统在整个行业的中的地位。
目前国外化工业发达国家对数据管理系统先进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新型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飞速发展的当代,由于具有从个人PC中独立出来的标准工业化计算机,利用软件和硬件的平台共同构成内部系统来代替原先的闭式的黑匣子系统,拥有易于增添新功能、环境适应性强、缩短了整个开发周期、开放性好等很多老式系统所不具有的优点。我们通常把这样的系统拆解成三个层次结构来分析研究,层析结构:管理层、监控层、控制层[1]。在此之中监控层下面连接的是控制层,而上面衔接的则是管理层,它除达成了对现场的实时监测与控制以外,而且还在整个控制系统中起着向上传输向下发放命令、以及扮演着组态开发的重要角色。监控层里所包含的硬件,主要运行是在工业级微机和现场工作站中,当前更加得趋向工业微型计算机的方向发展。
1.2.1 组态软件的发展
厂家集成许多功能,其系统中所包含的应用软件便是简版的组态软件,只不过明确的定义一直未被规范,仅仅是把利用软件来设计开发满足自己需要控制系统的整个过程称作组态[2]。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国外的组态软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组态软件已发展将近三十多年[3]。九十年代,我国开始自主研发,其中包括CVS、GH等。目前国内外主流组态软件有:组态王、力控、MCGS、华富、FameView、天工、synall、鲁班、iFix、WinzCon、CIMPLICITY、INTOUCH、WINCC、Trace Mode,西亚特、RSView,Complicity,台湾的元柏等数百种[4]。这些产品各有有各自本身的特点,但是在国内推广营销方面做得还不够,所以还没有被大部分人所熟知。我国以组态王、力控为代表的监控组态软件,在国产组态软件的市场占有率中已处于领头羊的位置,国内组态软件的成长是以鉴戒国际同类产品的特点而开始成长起来的。组态软件主要是以单机为主,使用电脑软件,合理的进行配置计算机的的使用和计算机软件各种内部资源,设计者精心开发的不易被人所注意的功能,而为了使计算机或控制系统满足预先的设置要求,主动的实行预先输入设定的特殊任务来满足用户的生产需求和生产目地。在组态软件诞生之前,企业人员是通过编写程序去完成工作的。当时组态软件刚诞生不久,技术水平限制了它的发展。由于随着快速的发展,日渐开放额数据接口、广泛支持各种I/0接口的设备、实时监控与控制、SCADA、数据的通讯、互联网、实时数据库是组态软件目前的主要内容。伴随着科技不停进步与发展,监控组态软件将会不断被给予新的生气与活力。
在组态设计时,所有操作都是在监控层来完成的能够让用户选用多种不同的编程方式以使用简捷为目的,优秀的用户开发界面其也预先安装好各类软件模块,能够在监控层实现使用者所需要的各项功能[5],不同硬件厂家的I/0设备和各个不同品牌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34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