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窗帘远程控制系统开发(附件)【字数:13326】
内容人类的需求,总是跟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在现今社会温饱问题早已不是追求目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生活水平的质量才是21世纪的人们所追求的。因此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高科技产品出现,对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在这个背景下,智能窗帘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它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提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智能窗帘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在外部商业使用等情况,因为用以商业的窗帘,通常都是采用的大型窗帘布,长且重,如果仅靠人去控制,就会显得浪费时间和精力,操作比较困难,因此,为了针对这种情况加以解决,通过对智能窗帘的设计,使得智能化的控制百叶窗的摆动,调节了室内的照明,从而为工作和生活创造了舒适的环境。智能窗帘的构成并不简单,设计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MCS-51的单片机是此智能系统的核心部分,再通过八位转换器的信号处理,以此来驱动电机和调节电机的角度的旋转,连接中的驱动采用的是ULN2003达林顿驱动。我在后面会通过4个部分进行阐述,详细的说明关于智能窗帘的设计流程。如何利用单片机进行总体的结构和系统上的智能设计是第一部分;分开阐述单片机具体结构特点和语言编程是第二部分;在信号的处理和数据转化的设计是第三部分;如何利用电机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是第四部分;最后简单的做了硬件的电路实体的展示图,可以划分为第五部分内容。在对智能窗帘进行整体的概述和设计研究之后,我在关于单片机和发电机的运行原理上有了一个更清晰的理论认识,通过整个过程,我的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也获得了大大的提高,受益匪浅。
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 课题提出 1
1.2 关于MCS51单片机控制窗帘的设计思想 1
1.2.1 智能窗帘主要结构设计 1
1.2.2 流程图 2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介绍 2
2.1 MCS51单片机的结构 3
2.1.1 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3
2.1.2 引脚功能 4
2.2 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C51 6
第3章 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8
3.1 光线采集部分的设计 8
3.1.1 光敏电阻器的简介 8
3.1.2 光敏电阻基本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性 10
3.1.3 光敏电阻的选择 13
3.1.4 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14
3.2 模数转换部分的设计 14
3.2.1 A/D转换器的介绍 15
3.2.2 A/D转换器的选择 15
3.2.3 ADC0809的介绍 15
3.2.4 ADC0809与MCS51单片机的连接设计 17
3.3 采集部分C51程序设计 18
第4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 19
4.1 电机驱动部分的设计 19
4.1.1 ULN2003简介 19
4.1.2 电机驱动部分电路设计的连接图设计 20
4.2 电机控制部分的设计 21
4.2.1 步进电机概述 21
4.2.2 步进电机驱动原理 22
4.2.3 步进电机的选择 23
4.3 控制部分C语言程序设计 23
第5章 系统仿真 25
5.1Proteus软件介绍 25
5.1.2Keil软件介绍 25
5.2仿真电路搭建 26
总结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附录 32
第1章 概述
1.1 课题提出
因为经济的发展而使得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需求进一步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到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去了,这为智能窗帘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市场。办公室的窗帘,由于其窗位高度较高,在手动操作上会受限制,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想着去设计一种能够通过房间的光线来自行调节的智能窗帘,调节光线进入室内,使得人们在不需要动手的情况下,就能享受到舒适的生活环境。
百叶窗的打开和闭合的角度是随着室外光线进行自动调节的,
光线强就闭合光线弱就打开,增加百叶窗开启角度,增加光线进入室内,使室内亮度完全自动控制。
1.2 关于MCS51单片机控制窗帘的设计思想
智能窗帘的设计就是以MCS51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的核心,在光敏电阻和AD转换器的分工作用下,使数据被单片机读入进而驱动电机,改变百叶窗的闭合角度,进而控制室内的光线。当夜晚没有光照时,百叶窗摆动角度是平行的,即90度。当白天光照很强时,像在夏天的中午,百叶窗是完全闭合的,即0度。
1.2.1 智能窗帘主要结构设计
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是智能窗帘的最主要两个设计部分。通过各个位置的运行,把信号转化为数字通过控制系统驱动电机的运行,进而调节电机转动角度。
1.2.2 流程图
图2.1 电路流程图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针对MCS51单片机的种类,进行一个基本的概述。它是具备很多型号的,基本型如8751、89C51、89S51等,增强型如8032、8052、89S52等。因为结构上的大致无差别,所以主要的不同还是在储存器配置上面。它们有的没有存储器有的存储器类型不一样,这些都会造成运行机制的不同从而使得最后产生的效果不同。
2.1 MCS51单片机的结构
2.1.1 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单片机具有很强大的功能,综合性很高,因此需要构成的部件也很多,大概有下面几种:
一个CPU,8位的。
一个时钟的电路和片内振荡器。
容量为4KB ROM的程序存储器。
容量为128B RAM的数据存储器。
64KB的外部数据和程序存储器的控制的电路。
可编程的I/O线,需要32条。
16位的定时和计数器,需要两条。
可编程的,两工串行的接口,两个。
中断源的嵌套中断结构,需要五个。
我们可以看到,在图2.1里面,所展示的就是51系列的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图。在这个单片机里面,总线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发挥作用。
基准频率源 脉冲技术输入
外部中断 控制 并行I/O接口 串行输入 串行输出
图2.2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框图
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 课题提出 1
1.2 关于MCS51单片机控制窗帘的设计思想 1
1.2.1 智能窗帘主要结构设计 1
1.2.2 流程图 2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介绍 2
2.1 MCS51单片机的结构 3
2.1.1 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3
2.1.2 引脚功能 4
2.2 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C51 6
第3章 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8
3.1 光线采集部分的设计 8
3.1.1 光敏电阻器的简介 8
3.1.2 光敏电阻基本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性 10
3.1.3 光敏电阻的选择 13
3.1.4 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14
3.2 模数转换部分的设计 14
3.2.1 A/D转换器的介绍 15
3.2.2 A/D转换器的选择 15
3.2.3 ADC0809的介绍 15
3.2.4 ADC0809与MCS51单片机的连接设计 17
3.3 采集部分C51程序设计 18
第4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 19
4.1 电机驱动部分的设计 19
4.1.1 ULN2003简介 19
4.1.2 电机驱动部分电路设计的连接图设计 20
4.2 电机控制部分的设计 21
4.2.1 步进电机概述 21
4.2.2 步进电机驱动原理 22
4.2.3 步进电机的选择 23
4.3 控制部分C语言程序设计 23
第5章 系统仿真 25
5.1Proteus软件介绍 25
5.1.2Keil软件介绍 25
5.2仿真电路搭建 26
总结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附录 32
第1章 概述
1.1 课题提出
因为经济的发展而使得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需求进一步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到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去了,这为智能窗帘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市场。办公室的窗帘,由于其窗位高度较高,在手动操作上会受限制,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想着去设计一种能够通过房间的光线来自行调节的智能窗帘,调节光线进入室内,使得人们在不需要动手的情况下,就能享受到舒适的生活环境。
百叶窗的打开和闭合的角度是随着室外光线进行自动调节的,
光线强就闭合光线弱就打开,增加百叶窗开启角度,增加光线进入室内,使室内亮度完全自动控制。
1.2 关于MCS51单片机控制窗帘的设计思想
智能窗帘的设计就是以MCS51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的核心,在光敏电阻和AD转换器的分工作用下,使数据被单片机读入进而驱动电机,改变百叶窗的闭合角度,进而控制室内的光线。当夜晚没有光照时,百叶窗摆动角度是平行的,即90度。当白天光照很强时,像在夏天的中午,百叶窗是完全闭合的,即0度。
1.2.1 智能窗帘主要结构设计
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是智能窗帘的最主要两个设计部分。通过各个位置的运行,把信号转化为数字通过控制系统驱动电机的运行,进而调节电机转动角度。
1.2.2 流程图
图2.1 电路流程图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针对MCS51单片机的种类,进行一个基本的概述。它是具备很多型号的,基本型如8751、89C51、89S51等,增强型如8032、8052、89S52等。因为结构上的大致无差别,所以主要的不同还是在储存器配置上面。它们有的没有存储器有的存储器类型不一样,这些都会造成运行机制的不同从而使得最后产生的效果不同。
2.1 MCS51单片机的结构
2.1.1 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单片机具有很强大的功能,综合性很高,因此需要构成的部件也很多,大概有下面几种:
一个CPU,8位的。
一个时钟的电路和片内振荡器。
容量为4KB ROM的程序存储器。
容量为128B RAM的数据存储器。
64KB的外部数据和程序存储器的控制的电路。
可编程的I/O线,需要32条。
16位的定时和计数器,需要两条。
可编程的,两工串行的接口,两个。
中断源的嵌套中断结构,需要五个。
我们可以看到,在图2.1里面,所展示的就是51系列的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图。在这个单片机里面,总线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发挥作用。
基准频率源 脉冲技术输入
外部中断 控制 并行I/O接口 串行输入 串行输出
图2.2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框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