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电梯轿厢结构设计
摘 要本文就乘客电梯轿厢结构进行设计,电梯轿厢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操纵器壁、侧轿壁、地坎组件、后轿壁、轿底、轿顶、轿厢踢脚板、门上方管等尺寸的设计,同时也对各个部件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比较了轿厢门的开门方式从而进行选择,轿厢壁材料也进行了对比和选择。根据国家相关要求计算了轿厢面积以及轿厢的通风面积,对轿顶安全护栏进行了安全防护设计,还对轿厢架的强度刚度进行计算,同时也对轿顶和轿底的加强筋进行了强度刚度的校核,轿厢拉杆受力时,轿厢拉杆是否符合要求也进行了计算说明等。
目录
1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电梯的分类 2
1.3电梯的基本结构 4
1.3.1门系统 5
1.3.2轿厢 5
1.3.3安全保护系统 6
1.4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6
2设计方案的比较 9
2.1开门方式的选择比较 9
2.1.1门的主要类型 9
2.1.2门的开门方式 9
2.2电梯轿厢材料的选取 11
2.2.1 Q235与Q345比较 11
2.2. 2 20号钢材与Q235钢材的比较 11
3电梯轿厢设计计算 13
3.1电梯轿厢主要参数的确定 13
3.2轿厢的组成 14
3.2.1轿厢体 15
3.2.2轿厢顶的构造和强度要求 16
3.2.3轿壁 19
3.2.4轿底 23
3.2.5电梯的轿厢面积验算 25
3.2.6轿顶护栏的设计 25
3.2.7轿厢架 27
3.2.8电梯轿厢的平衡系数 27
全文总结 29
参考文献 30
1绪论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不断发展,电梯这类垂直运输工具也由此产生。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里,高层住宅内,百货大楼和宾馆中,电梯的身影无处不在,不论是货梯,住宅电梯,客梯,还是自动扶梯,电梯在高层建筑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当代社会,电梯的作用正在逐渐凸现出来,成为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像飞机、轮船一样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
丝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据统计,在美国,每天乘坐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
近些年来,我国已能独立自主的研发生产高质量的电梯了,当然,在与发达国家的电梯相比较的时候还是略微的有点劣势,国内的电梯生产厂家在与美国奥的斯,芬兰通力,日立,瑞士迅达,德国蒂森,日本三菱,东芝,富士达等电梯生产厂家巨头之间相比较还是略有不足,耐久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都不如这些老牌生产厂家。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知识,而且在技术水平上我们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才行。
不断的改进我国电梯轿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发展电梯的相关工艺的参数,加强产品的工艺参数,不断的增强产品的质量,了解电梯的各个方面,提高软件的稳定性,改善硬件方面的质量,因此需要培训工人的生产技术,加强技术人员对先进知识的学习,将产品的设计不断完善。
早在100多年前我国的电梯行业就已经存在了。在这100多年来国内的电梯技术人员在不断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知识,使得我国的电梯技术与国外的电梯技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让我国的电梯产品种类繁多,让高效快速稳定安全的电梯进入千家万户,使得人们对电梯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这样让电梯行业的发展前景变得十分广阔。
电梯是人类从长期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既省力又舒适而且高效率的交通工具.电梯又叫升降机,是一个轿厢用于装载货物和人员,运行在垂直不变长度固定的导轨上,在建筑物的不同水平面间作间歇运动的用点力拖动的起重机械.不管是经历一百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而形成的传统工艺,还是随着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而创造的先进系统,都会促进电梯的长足发展、安全方式的可靠提升、节能模式的推广应用。电梯是较复杂的机电合一的产品,属于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范畴,起特点是现场组装,终身维修保养。许多安全装置需要安装在电梯上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它的安全性能需要能通过安装、维修保护、使用、管理等环节来具体体现。掌握安全技术是保证操作者、使用者和设备安全的最基本条件。
人类开始使用类似电梯的装置运输货物有非常长的历史。最初使用这套最原始的升降系统是埃及人在公元前2600年建造金字塔时,直至今日这套系统的原理还是没有多少改变:当平衡物体开始下降的同时,负载平台就会开始往上升。在最初的时候,升降工具是以人力作为动力为升降系统提供动力源。直至1203年,位于法国的一个修道院里安装了一台用骡子作为动力基础的起降机,这才结束了用人力作为动力来运输重物的历史。在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起重机装置就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开创了蒸汽时代。接着,威廉汤姆逊开始研发用液压作为动力的起降机,液压以水为介质。在旧的老式升降梯的基础上,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们正在用他们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发展升降梯的技术,电梯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然而,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一直一来都困扰着工程师们,那就是负载平台的安全问题。一旦牵引升降梯的绳索发生断裂,那负载平台肯定就会坠毁,乘坐人员的生命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
直至奥的斯的发明出现这使得人类使用起降机的历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自此,搭乘升降梯的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也使得升降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使用。直至1889年12月,美国奥的斯公司制造出了第一台电梯,它的动力源是直流电动机,使用蜗轮减速器来带动卷筒上缠绕的绳子,悬置并起降轿厢。1892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开始后使用按钮操纵装置,这改变了传统的在轿厢内拉动绳索的操纵方式,这使得轿厢操纵得到了较大的便捷,为现代化操纵方式开创了先河。
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电梯也一直不断的进步。150年以来,电梯的材料从开始的黑白到现在的彩色,样式由开始的直式到现在的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同样在不断的发展——手柄开关的操纵、集选的控制、信号的控制、按钮的控制、人机的对话等等,当使用多台电梯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并联控制和智能群控;双层轿厢电梯的特点能够节省井道空间,大大的增加了运输能力;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则减少了许多时间为行人提供了方便;不同的外形——扇形的、半菱形的、三角形的、半圆形的、整圆形的观光电梯满足了不同乘客的需要,开阔了乘客的视线,使得乘客在轿厢中能清晰的看到外面而不再封闭。如今,以美国奥的斯公司为代表的各个电梯公司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持续的进行电梯新样式的研发,并且不断的修改完善维修和保养服务系统。没有感情的建筑也因此有了情感,人们的生活也会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使生活更加的美好舒适。
目录
1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电梯的分类 2
1.3电梯的基本结构 4
1.3.1门系统 5
1.3.2轿厢 5
1.3.3安全保护系统 6
1.4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6
2设计方案的比较 9
2.1开门方式的选择比较 9
2.1.1门的主要类型 9
2.1.2门的开门方式 9
2.2电梯轿厢材料的选取 11
2.2.1 Q235与Q345比较 11
2.2. 2 20号钢材与Q235钢材的比较 11
3电梯轿厢设计计算 13
3.1电梯轿厢主要参数的确定 13
3.2轿厢的组成 14
3.2.1轿厢体 15
3.2.2轿厢顶的构造和强度要求 16
3.2.3轿壁 19
3.2.4轿底 23
3.2.5电梯的轿厢面积验算 25
3.2.6轿顶护栏的设计 25
3.2.7轿厢架 27
3.2.8电梯轿厢的平衡系数 27
全文总结 29
参考文献 30
1绪论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不断发展,电梯这类垂直运输工具也由此产生。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里,高层住宅内,百货大楼和宾馆中,电梯的身影无处不在,不论是货梯,住宅电梯,客梯,还是自动扶梯,电梯在高层建筑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当代社会,电梯的作用正在逐渐凸现出来,成为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像飞机、轮船一样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
丝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据统计,在美国,每天乘坐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
近些年来,我国已能独立自主的研发生产高质量的电梯了,当然,在与发达国家的电梯相比较的时候还是略微的有点劣势,国内的电梯生产厂家在与美国奥的斯,芬兰通力,日立,瑞士迅达,德国蒂森,日本三菱,东芝,富士达等电梯生产厂家巨头之间相比较还是略有不足,耐久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都不如这些老牌生产厂家。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知识,而且在技术水平上我们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才行。
不断的改进我国电梯轿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发展电梯的相关工艺的参数,加强产品的工艺参数,不断的增强产品的质量,了解电梯的各个方面,提高软件的稳定性,改善硬件方面的质量,因此需要培训工人的生产技术,加强技术人员对先进知识的学习,将产品的设计不断完善。
早在100多年前我国的电梯行业就已经存在了。在这100多年来国内的电梯技术人员在不断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知识,使得我国的电梯技术与国外的电梯技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让我国的电梯产品种类繁多,让高效快速稳定安全的电梯进入千家万户,使得人们对电梯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这样让电梯行业的发展前景变得十分广阔。
电梯是人类从长期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既省力又舒适而且高效率的交通工具.电梯又叫升降机,是一个轿厢用于装载货物和人员,运行在垂直不变长度固定的导轨上,在建筑物的不同水平面间作间歇运动的用点力拖动的起重机械.不管是经历一百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而形成的传统工艺,还是随着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而创造的先进系统,都会促进电梯的长足发展、安全方式的可靠提升、节能模式的推广应用。电梯是较复杂的机电合一的产品,属于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范畴,起特点是现场组装,终身维修保养。许多安全装置需要安装在电梯上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它的安全性能需要能通过安装、维修保护、使用、管理等环节来具体体现。掌握安全技术是保证操作者、使用者和设备安全的最基本条件。
人类开始使用类似电梯的装置运输货物有非常长的历史。最初使用这套最原始的升降系统是埃及人在公元前2600年建造金字塔时,直至今日这套系统的原理还是没有多少改变:当平衡物体开始下降的同时,负载平台就会开始往上升。在最初的时候,升降工具是以人力作为动力为升降系统提供动力源。直至1203年,位于法国的一个修道院里安装了一台用骡子作为动力基础的起降机,这才结束了用人力作为动力来运输重物的历史。在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起重机装置就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开创了蒸汽时代。接着,威廉汤姆逊开始研发用液压作为动力的起降机,液压以水为介质。在旧的老式升降梯的基础上,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们正在用他们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发展升降梯的技术,电梯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然而,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一直一来都困扰着工程师们,那就是负载平台的安全问题。一旦牵引升降梯的绳索发生断裂,那负载平台肯定就会坠毁,乘坐人员的生命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
直至奥的斯的发明出现这使得人类使用起降机的历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自此,搭乘升降梯的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也使得升降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使用。直至1889年12月,美国奥的斯公司制造出了第一台电梯,它的动力源是直流电动机,使用蜗轮减速器来带动卷筒上缠绕的绳子,悬置并起降轿厢。1892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开始后使用按钮操纵装置,这改变了传统的在轿厢内拉动绳索的操纵方式,这使得轿厢操纵得到了较大的便捷,为现代化操纵方式开创了先河。
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电梯也一直不断的进步。150年以来,电梯的材料从开始的黑白到现在的彩色,样式由开始的直式到现在的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同样在不断的发展——手柄开关的操纵、集选的控制、信号的控制、按钮的控制、人机的对话等等,当使用多台电梯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并联控制和智能群控;双层轿厢电梯的特点能够节省井道空间,大大的增加了运输能力;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则减少了许多时间为行人提供了方便;不同的外形——扇形的、半菱形的、三角形的、半圆形的、整圆形的观光电梯满足了不同乘客的需要,开阔了乘客的视线,使得乘客在轿厢中能清晰的看到外面而不再封闭。如今,以美国奥的斯公司为代表的各个电梯公司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持续的进行电梯新样式的研发,并且不断的修改完善维修和保养服务系统。没有感情的建筑也因此有了情感,人们的生活也会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使生活更加的美好舒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jdgc/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