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研究

摘要: 主要研究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并对未来两者之间如何能够更好、更全面和谐的发展做了简单的规划。首先,对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然后,介绍了两者之间是如何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最后,通过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如何促进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案例,为未来我们国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并能够促使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the two between how to bett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a simple plan. Firstly, the paper briefly explains the new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Then, the mutual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are introduced.. Finally,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how to promote the informatization and new town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of the case for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promote new urb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and can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w urbanization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第 1 章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7第 2 章 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9 2.1什么是新型城镇化...................................................................9 2.2什么是信息化..........................................................................9第3 章 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11 3.1城镇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11 3.1.1城镇化为发展信息化提供了雄厚的资金.............................11 3.1.2城镇化为发展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12 3.1.3城镇化为发展信息化提供了人才和信息储备.....................12 3.2信息化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13 3.2.1信息化可以改善城镇经济结构...........................................13 (1)旧模式下城镇化的发展........................................................14 (2)信息化新模式下城镇化的发展.............................................14 3.2.2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的运行能力.........................................14 3.2.3信息化可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14(1)信息化对软环境发展的提升..................................................15(2)信息化对硬环境发展的提升..................................................15 3.2.4信息化可以全面提升市民素质.............................................15 3.2.5信息化可以改善政府的管理模式.........................................16 3.2.6信息化可以提升政府服务质量.............................................163.3小结........................................................................................16第4章 如何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18 4.1国外如何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18 4.2城市“两化”发展现状.............................................................18 4.3如何推进农村“两化”融合发展................................................19 4.3.1运用电子商务来带动农村经济...........................................19 (1)在农村推广电子商务好处....................................................19 (2)在农村推行电子商务实例....................................................20 4.3.2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20 (1)以信息化发展畜牧业...................................................................21 (2)以信息化发展渔业...............................................................21 4.3.3优化农村信息化教育资源的配置.......................................21 (1)整合新旧资源......................................................................21 (2)建立教育信息平台.....................................................................22 (3)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22 4.3.4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22 4.3.5加大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支持...........................................23 4.5小结......................................................................................23第5章 结语..............................................................................24参考文献...................................................................................26第1章绪论: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镇化也开启了发展的春天。从1981年的20%到2010年的45%。城镇化发展显然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于世界的第二位,人均GDP达到35181元,约合5500美元,而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3%。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阶段[1]。而信息化在改革开放以后也迎来了新的春天。越来越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21世纪更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要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进行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全方面的融合发展来实现经济的伟大建设。近年来,很多地方在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候充分利用了信息化,从中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信息化的发展不但促进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还带动了多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拿江苏来说,城市的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不过现在要注重于农村的发展,通过信息化的带动,引进了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引导农村的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等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改善了农村人口的收入结构,解决以往的单一的收入,促进了农村人口的就业,可以让农村人口就近就业。这样很有效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可以更好的更优质的去享受生活。总的来说,我们要利用好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去迎接挑战,让信息化的发展来引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把握住信息化这个强有力的后盾,发展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出来,并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同时推动信息化发展。第2章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观点描述2.1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简单的来说,就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实现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涨的城镇化[2]。它区别于旧城镇来说证据要区别就是不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建设城镇,我们中国共产党在最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来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3]的城镇化。但是以人为核心又显得太笼统,中国经济建设发展都是“以人为核心”的,那么新型城镇化的以人为核心又体现在哪里了呢?我通过参考文献体会到了好多,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应该是农民的利益问题,得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来发展新型城镇化,就以往的旧的城镇化发展来说大都是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农村人口不能享受城镇化带来的好处,虽然城市化发展迅速但是农村人口却么有多少能够在城市中买的起房子的,据调查显示,农村人口在城市中拥有的住房率大概只为0.7%。即使买的起房子也是几代人挤在一起,还导致了大多数农村住房都成了空房出现了空村这个现象,这个是个很严重的问题。2.2什么是信息化对于什么是信息化,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信息化就是电脑,手机,高科技。还有的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信息产业。真正比较清晰的信息化的概念是由一名日本学者梅掉忠夫解释出来的。后来被翻译成英文传到了到西方。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但是维持经济如此迅速发展主要是依靠的资源,这个不能够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的突破口,如何在这个信息化大背景下面探索出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道路俨然成为了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力发展信息化产业已经不容等待。就简单的照文字来说,信息化是以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为目标,并为了能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4]。信息化的发展不但能够很好的促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和谐发展,而且还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从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而我这里所说的农村信息化就是用信息等多媒体技术来建设新型农村。实现农村的产业优化升级,全面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结合,让信息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法与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应该在这个大的社会潮流下重新审视自己,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迎接随之而来的挑战,全面实施改革,把信息化融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去,让信息化这个理念渗透人心。第3章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3.1城镇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信息化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同时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无论是信息化技术,还是信息产业,都需要拥有一定的发展场所和活动空间,城镇就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空间,对信息化具有推动作用[5]。城镇将有越来越多的公共基础设施,例如能源设施;供、排水设施;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环保设施等,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的手段,这就很直接的为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城镇化过程中,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信息化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据数据显示,2000~2011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提升了15%,而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则增加了36.6%[6],通过研究数据我发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城镇化也发展迅速,两者成正比例上升。由此不难发现,信息化正在慢慢的融入到城镇建设中去了,为我们建设新型城镇化带来了巨大的帮助。相对于信息化对于城镇化的重大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也为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我们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3.1.1城镇化为发展信息化提供了雄厚的资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任何产业都是需要庞大的资金来作为发展的后盾的。当然信息产业也不例外,拥有雄厚的资金是发展信息技术的根本,而城镇化在建设中就做到了这一点。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摒弃了原来的旧城镇模式,城市不管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有了质的突破,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从最基础的地方着手,从根本上提高城镇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然推动房地产、咨询服务、现代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就需要大量的投资来实施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就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3.1.2城镇化为发展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求信息技术能有人用,新型城镇的发展就为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首先,我们说最基础的信息产品把。城镇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方,基础实施优越。人们能更快的体验到新兴技术产品带来的快捷。从而刺激了新型城镇中的市民对于这些新兴技术产品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信息服务同样也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企业必须进行优化来适应新环境,这样就需要了信息化来让企业包括企业的基础设备得到改善、升级、更新来适应新环境。所以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刺激了信息化的发展。3.1.3城镇化为发展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人才和信息储备信息产品的发展与研制都离不开熟练的技术工人与信息的支持,而新型城镇中的教育得到了完善,人们的教育程度高。无论技术和素质都能够适应这一要求,为信息技术的开发和研制提供了完美的支撑。城镇是信息最畅通的地方,在城镇中,信息资源丰富,资源配置也比较完备,信息化的完美发展必须要有完备的信息储备作为基础,显然新型城镇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3.2信息化可以促进新型城镇的发展 一个完整的城镇是由市民、企业和政府三方面构成的。信息化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我认为可以从市民、企业、政府三个方面来看:信息化促进新型城镇化三方面3.2.1信息化可以改善城镇经济结构 信息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要素优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城市的发展的好不好主要就是看这个城市中的市民可不可以安居乐业,市民可支配经济收入是不是有很高。而经济又是由生产决定的,信息技术就可以改变城镇的生产方式,让城镇可以利用新型产业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做到稳定、可持续多方面。(1)旧模式下城镇化的发展在过去的旧模式中,城镇的发展主要是依赖工业,这种粗放的用地方式虽然在经济上给我们带来了很不错的收益,但是随之也引来了一大堆问题。城市的环境污染严重,资源不能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大量浪费与流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更重要的是由工业区的建立引起来城乡格局的大变动,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大变动,人们不能够得到舒适的生活。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发展新型城镇化迫在眉睫。信息化新模式下的城镇化的发展随着信息化得发展,信息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生产模式也跟着改变,以往粗放的经济生产模式被取代。新的生产模式使得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规划与利用,城镇经济不再单一化,而向多元化发展,城市的运行承载能力也加强了许多。3.2.2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的运行能力信息网络的发展可以让企业更有效的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资源,同时,企业在企业内部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内部信息查询通用平台,将企业的各个自动化与管理系统及数据库以网络的方式进行重新整合,从而达到企业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7]。企业之间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构建一个信息平台,在这个信息平台上,企业可以实现互相交流,更加利于企业的升级与合并,促进新型城镇的发展。3.2.3信息化可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改善新型城镇化中人民的发展环境。而环境又可以分为软环境与硬环境。(1)信息化对软环境的发展的提升由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开始普及开来,城乡之间的信息化建设也得以迅猛的发展,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逐步缩小[5]。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信息化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的有线电视、宽带、移动通信网络等也全面覆盖。市民开始接受信息化,思想观念也变得不再拘谨,信息文化融入真正融入到了市民的生活中。(2)信息化对硬环境的发展的提升信息化的发展融入到了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建设之中,使得新型城镇就以往的旧城镇比较来说,新型城镇的运载能力远远得到了加强。城镇基础设施都有了“质”的飞跃,城镇中有属于自己的信息服务站,有属于自己的信息平台,市民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信息的分享。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都因为融入了信息化而可以全面实施智能化管理,这样大大的减少了原本的开支,而且还使得新型城镇变得智能化,智慧化[6]。交通问题不见了,水资源、电资源分配不合理不见了,城市变得更加干净,一切都变得更加利民。3.2.4信息化可以全面提升市民素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在市民中间广泛的实施教育,实现每个市民都可以接受到教育。让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文化的熏陶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具体的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可以上传和共享文件。市民可以在家里面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根据自己所需要的来浏览相关文件和资料。甚至可以推行在线教育,在线教育和这个平台的建立一定会使得人民的文化程度得以提高,市民的素质也就提高了,社会的犯罪率会随之下降,新型城镇会比以往的旧城镇更加和谐,市民安居乐业。 3.2.5信息化改善政府的管理模式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构建全新的管理模式,从而简化政府的工作。具体政府可以把网络技术全方面的运用到政府的管理系统中,把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来,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利用信息技术来建成一个全方面的管理平台,然后把政府的管理机构进行融合与整理,全面融进信息化,促使政府组织结构由传统的单一人工管理模式向电子化管理模式变革。3.2.6信息化可以提升政府服务质量 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完善基础设施。向市民提供更好的全面服务。比如,政府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搭建一个面向市民的融合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市民可以向政府提出问题,反映问题,政府可以根据市民反映出来的问题来进行改进,以市民为中心,提供更优质、个性化、高效的服务。这样充分实现了民主,让市民做了城市的主人,建设一个全民参与管理,共同促进发展的人性化城镇。3.3小结 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信息化可以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发展;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城镇因为信息的发展而得到优化与质量的提升。城镇是信息化栖身之地,信息化是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发动机。城镇化是信息化的空间形式 ,信息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8]。第4章如何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4.1国外如何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其实美国的纽约市早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旨在促进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智慧城市”计划,并于2009年宣布启动“城市互联”行动计划。2009年6月,英国发布了“数字英国”计划,明确提出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在2012年建成覆盖所有人口的宽带网络,伦敦市就政府如何更好地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先后提出“电子伦敦”和“伦敦连接”计划。韩国首尔市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将首尔建成世界领先的商业城市,也于2006年提出了“U-首尔”计划。首尔提出,发放证明书、缴纳税金等由政府机关和网站负责的行政服务,从2012年起按阶段向通过使用手机的方式扩展。到2014年,市民可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实现81项首尔市的行政服务[9]。4.2城市“两化”发展现状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否成熟就是以信息技术带动的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否占产业比重的大头。据调查发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第三产业站比产业比重已经超过了56%,这个现状表明新型城镇化发展在一线城市已经趋于成熟。而在二三线城市就不同了,在二三线城市中,旧的工业仍然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新型产业虽然已经得到了发展,但是规模并不大。虽然在二三线城市中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但是却潜藏着无限的发展潜力。我在这里主要针对农村怎么样发展新型城镇化做了研究,对农村如何解决发展新型城镇化滞后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个人建议。4.3如何推进农村“两化”融合发展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我们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与措施,运用信息化而产生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新型城镇的建设的时候我们应该融入信息化,让信息化这个思想贯彻到城市建设中去,建成一个以人为本,面向公众、面向社会,能够提供智慧化管理和服务,整体社会公众生活品质与形态优秀的“智慧城市”。这几年我们国家在发展“智慧城市”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把可持续发展观融入到城镇中,希望通过城市与信息时代相呼应,相结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以下是我通过研究所得出来的一些看法。4.3.1运用电子商务来带动农村经济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化在各种各行各业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开来。就拿商业领域来说,由于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在线交易的新型商业模式开始了流行。我们可乘着这股“流行风”在农村大量的进行推广。改变农村都以种田为经济来源的经济结构,为农村人口带去新的收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1)在农村推广电子商务好处在农村推广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好处,由于农村的地域比较广阔,地价便宜,这就方便了我们建立大型的仓库,而且农村的劳动力也比较便宜,工人对于工资的要求不是很高,这个不但为商家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他们的成本,而且可以解决当地人口的就近就业问题。(2)在农村推行电子商务实例据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淘宝网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村镇级的网店比2012年年底增长了76.3%,仅2013年后半年,就出现了6个“淘宝村” (“淘宝村”指的是网商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且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1000万元以上),全国“淘宝村”的数量已突破20个[10]。这个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说明信息化手段正在农村进行普及。虽然我们所说的“淘宝村”和现在中国普通村庄看起来么什么差别,但是每天到了晚上发货的时候,大街小巷就会涌现出来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在上面装着形形色色的货物,每个货物上都贴着快递单,而后在后面的几天里,它们将会被运往全国各地。4.3.2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无论阶级关系如何变化,农业始终是我们国家主要的生产力。这里我说的农业不只是耕地,而是多元化的发展。我们可以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需求来发展不同的产业,比如在地域辽阔的新疆,由于新疆地域辽阔,牧草资源丰富,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在新疆大力发展畜牧业,而在雨水充足地势平坦的东部地区我们就可以发展渔业和种植业。据统计,经济发达国家的畜牧业和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 50%左右,有些竟达70%以上.因此渔业畜牧业的地位作用发生重大变化,渔业畜牧业的发达程度和占农业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11]。以信息化发展畜牧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对畜禽的育种和养殖进行更好的优化,培育出更优秀的下一代,对畜禽还可以进行编号然后实施数据监控,避免引发疾病。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畜牧业进行改进之后,不但可以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还可以对生育的后代进行优化,避免疾病发生,降低风险。以信息化发展渔业 利用信息网络建立渔业网站,实现渔业信息的共享与流通,养鱼户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沟通养鱼的心得,收购商也可以在这个网站上和养鱼户们沟通并实施购买。养鱼户们还可以把鱼塘的管理融入到信息化中,实施智能化监控与管理,这样既节省了人力资源,也可以促进渔业的发展。4.3.3优化农村信息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意识到了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制订了三步走战略。发展的本质是生产,而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想要发展好国民经济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科学作为基础,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1)整合新旧资源把原有的信息化资源进行筛选与整理,选择出适合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资源,然后与现在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完整的资料库,将网络资源转化为现实资源,满足市民对于信息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重视和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源体系构建提供后备人才[12]。(2)建立教育信息平台构建一个信息交流分享的平台,将教育资源放在这个平台上共享。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并获取信息实现网络信息共享。(3)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原本久居乡下的农民必须要充实自己,全面提升自己来适应新城镇化。城镇中的市民可以分为老、中、青、儿童四个层次。信息化教育资源在新城镇中就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将信息化资源根据这四个层次来分层,实现因材施教,这样不同种类的人提出的不同需求都可以一一满足。4.3.4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和整合城镇中的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中互联网等信息服务,重点是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为人们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来进行实时反馈,政府可以及时的了解到人们的需求从而为人民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当农村在交通、管理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实现智能化之后,公共服务质量也就跟着提升了。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的加速创新和应用普及,将智慧城市、数字乡镇等新理念引入农村发展,积极寻求农村城镇化的最佳发展模式[13]。这样也可以促进信息化的普及与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4.3.5加大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支持政府利用政府的职权,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强行推行,提前审批。凡是关于信息基础建设的方案一律可以提前纳入审批。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利用政府的权利来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倡导农民应用信息化资源,将信息化普及推广开来,政府可以利用自己的职权在农村的建设中把信息化的开发与应用作为规划重点,把农村发展的核心推进到信息化建设上面来,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改变农村人们的生活环境。切实的让农民感受到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好处。政府也可以授权(也可以进行投资)信息化投资建设与经营,政府提供优良宽松的政策来支持和发展信息化。这样政府不但不用承担信息建设所需的大量费用,而且还可以优先使用信息化服务,尽可能的在使用后有效的分配利用信息资源。政府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的道路上可以侧重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侧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管理的优先发展策略,加快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5小结 信息化技术就像一个无形的推手,助力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巨大动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谁也不能离开谁,他们就像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我们必须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新型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关注信息化的发展,两者必须要相辅相成融合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在发展的潮流中不被社会淘汰。国民经济才能向更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第5章结 语 从一月份选题一直到现在,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我终于顺利完成了《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研究》这篇论文,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咨询老师同学都一一解决了。我认识到了写论文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后来的顺利定稿,我学到了很多,也认识到了很多的问题。学习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虽然一开始我比较模糊,不清楚到底能干什么,但是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当然还有自己的努力下,我看清了问题的本质所在,也理清了思路。 总之,通过这次的论文写作,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要做好一个完整的事情,必须要有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待问题要有解决的耐心,就像我一开始一样,虽然开始我什么都不懂,但是只要细心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充实自己,后来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参 考 文 献:[1]《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战略思考-博泰典藏网》[2]张春龙;《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和解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3]魏后凯 关兴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 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4]赵钦新 张智超 张吉虎;《信息化技术在工业锅炉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影响》[5]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研究》--《经济纵横》2002年8期[6]《中国信息产业网 - 信息化助推新型城镇化》[7]牛凰;《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探讨》--《华章》2013年13期[8]《正确处理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互动关系》[9]《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2)_光明日报_光明网》[10]《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三大动因研究》[11]涂军;《瞄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实事求是》2003年3期[12]《浅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教育资源配置研究》[13]《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之路_学术纵横_求是理论网》
目 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7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