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信息源选择影响因素分析(附件)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停发展,信息搜寻行为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信息源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能进一步深入了解这种行为。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研究其信息源选择因素,有助于提高其信息素质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信息搜寻情况、信息意识以及电子资源的使用频率,并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其信息源选择的相关因素。得出个人情况、学习方式、搜寻目的和信息意识都会影响其信息源选择的结论。最后,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信息源提出了一些建议,使其服务更加完善。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2
一、 相关研究综述 2
(一)信息搜寻行为相关概念及研究 2
(二)信息源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2
二、 研究设计 3
(一) 研究目的 3
(二) 问卷设计 3
(三) 问卷修正与发放 4
三、 研究数据分析 4
(一) 问卷数据来源 4
(二) 信度估计 4
(三) 描述性统计分析 4
(四) 信息源影响因素分析 5
1. 搜索引擎 5
2. 在线数据库 6
3. 人际资源 7
4. 印刷版图书 8
四、 基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9
(一)基于问卷数据分析的结果与建议 9
(二)总结与展望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A 11
表1 信度检验 4
表2 人口特征和信息源种类统计 5
表3 搜索引擎影响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6
表4 在线数据库影响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7
表5 人际资源影响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8
表6 印刷版图书影响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8
研究生信息源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引言
在信息搜寻研究领域中,信息源的选择是其重要的课题,作为信息搜寻行为的第一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其关系到信息搜寻的结果与效率。对信息源选择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用户信息行为,改善信息资源的建立,并且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而研究生属于高等教育人才,要求其具有能从事科技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离不开从信息源中得到可靠和相关的信息。因此应研究其信息源选择的影响因素,不断改变这些因素对研究生带来的影响,以提高其信息搜寻的效率,使其得到更有用的信息。并且通过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指导研究生进行信息搜寻行为进而提高其信息素质,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相关研究综述
(一)信息搜寻行为相关概念及研究
最早定义信息搜寻概念的是1959年Westley和Barrow[1]在其研究论文中指出信息搜寻是用来进行信息获取。James Krikelas[2]认为信息搜寻行为是用户想判断是否得到想要的信息时,所从事的活动。国内学者中,黄黎光[3]认为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即探究用户搜寻行为和搜寻意识之间的关系。随着学者对信息搜寻行为的深入研究,国内外逐步得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模型研究日益成为信息搜寻行为的重点研究内容。如1978年,Markey[4]构建了珠型增长模型,研究了信息检索、浏览和询问三个过程。1981年,Wilson[5]提出了问题结构模型,又在1996年进行了修改补充,研究了行为的影响因素、认知、心理、情感。国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相对较晚,多数以国外经典模型为基础,进一步进行验证。2004年,邓小昭[6]通过对需求认知、信息检索、信息浏览的研究提出了整合式因特网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模式。2007年,万琳[7]构建了网络信息搜寻行为模型,研究了用户背景、需求、干扰变量、激发因素、易获取性等。国内外学者构建了多种信息搜寻行为模型来展示其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开始研究如何提高搜寻行为的效率并精确其结果。学者以经典模型为基础对不同特定群体进行实验,探索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以便改变某些因素来提高其效率并精确其结果。
(二)信息源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在环境的外界因素中,任务即搜寻目的和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其信息源的选择。如李月琳[15](2017)等研究发现,面对搜寻学习或生活信息的不同任务时大学生的信息搜寻行为会有所不同。当搜寻生活信息时,大学生主要选择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进行搜寻;当搜寻学习信息时,大学生主要选择印刷图书和在线数据库进行搜寻。Allison[16](2015)等研究发现大学生更愿意向父母搜寻有关吸烟的信息,其吸烟习惯也会因此而改变,所以控制好父母传播吸烟习惯的信息源可以更好的教育大学生。研究信息源选择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利于对于信息搜寻行为的研究,并且可以通过研究改变信息源相应的缺点,提高信息源的使用效率。
研究设计
研究目的
研究生处于学术研究初学者到科研工作者的过渡阶段,研究其信息源的影响因素,便于提高其信息搜寻行为的效率,因此以研究生作为了研究对象。研究其信息源选择的影响因素,了解这些影响因素,以达到提高其信息搜寻效率的目的,使其搜寻到更有用的信息。通过研究,有助于提高研究生信息素质和搜寻能力,并为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问卷设计
问卷修正与发放
在设计好初始问卷后,先对部分人进行了试调查,针对他们对问卷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对问卷的格式进行了改正,并修正了一些题项内容。在试调查中,主要是对调查者最近一次进行与课程或者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搜寻情况的调查。询问了其搜寻目的、搜寻途径、搜寻中文或外文信息资源的偏好、不同信息源使用的频率等问题。信息源的类型主要针对搜索引擎、在线数据库、人际资源和印刷版图书进行了调查。以此来探究研究生更愿意使用的信息源,以及影响不同信息源选择的因素。有调查者更愿意使用外文信息资源。因此在信息搜寻情况部分,加入了针对中文和外文不同信息资源调查其频率的使用情况的问题,以此来完善问卷。并在信息意识影响和电子资源使用频率部分加入了一些对于选项的说明,便于调查者更好地理解问卷的问题。本问卷修正后发放了一百份问卷进行了预调查,预调查的成果进行了信度与效度的分析,发现问卷没有存在问题。并且询问了一些填过调查问卷的对象,对一些选项的说明再次进行的补充后,将问卷作为正是问卷继续发放。
研究数据分析
问卷数据来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2
一、 相关研究综述 2
(一)信息搜寻行为相关概念及研究 2
(二)信息源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2
二、 研究设计 3
(一) 研究目的 3
(二) 问卷设计 3
(三) 问卷修正与发放 4
三、 研究数据分析 4
(一) 问卷数据来源 4
(二) 信度估计 4
(三) 描述性统计分析 4
(四) 信息源影响因素分析 5
1. 搜索引擎 5
2. 在线数据库 6
3. 人际资源 7
4. 印刷版图书 8
四、 基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9
(一)基于问卷数据分析的结果与建议 9
(二)总结与展望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A 11
表1 信度检验 4
表2 人口特征和信息源种类统计 5
表3 搜索引擎影响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6
表4 在线数据库影响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7
表5 人际资源影响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8
表6 印刷版图书影响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8
研究生信息源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引言
在信息搜寻研究领域中,信息源的选择是其重要的课题,作为信息搜寻行为的第一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其关系到信息搜寻的结果与效率。对信息源选择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用户信息行为,改善信息资源的建立,并且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而研究生属于高等教育人才,要求其具有能从事科技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离不开从信息源中得到可靠和相关的信息。因此应研究其信息源选择的影响因素,不断改变这些因素对研究生带来的影响,以提高其信息搜寻的效率,使其得到更有用的信息。并且通过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指导研究生进行信息搜寻行为进而提高其信息素质,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相关研究综述
(一)信息搜寻行为相关概念及研究
最早定义信息搜寻概念的是1959年Westley和Barrow[1]在其研究论文中指出信息搜寻是用来进行信息获取。James Krikelas[2]认为信息搜寻行为是用户想判断是否得到想要的信息时,所从事的活动。国内学者中,黄黎光[3]认为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即探究用户搜寻行为和搜寻意识之间的关系。随着学者对信息搜寻行为的深入研究,国内外逐步得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模型研究日益成为信息搜寻行为的重点研究内容。如1978年,Markey[4]构建了珠型增长模型,研究了信息检索、浏览和询问三个过程。1981年,Wilson[5]提出了问题结构模型,又在1996年进行了修改补充,研究了行为的影响因素、认知、心理、情感。国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相对较晚,多数以国外经典模型为基础,进一步进行验证。2004年,邓小昭[6]通过对需求认知、信息检索、信息浏览的研究提出了整合式因特网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模式。2007年,万琳[7]构建了网络信息搜寻行为模型,研究了用户背景、需求、干扰变量、激发因素、易获取性等。国内外学者构建了多种信息搜寻行为模型来展示其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开始研究如何提高搜寻行为的效率并精确其结果。学者以经典模型为基础对不同特定群体进行实验,探索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以便改变某些因素来提高其效率并精确其结果。
(二)信息源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在环境的外界因素中,任务即搜寻目的和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其信息源的选择。如李月琳[15](2017)等研究发现,面对搜寻学习或生活信息的不同任务时大学生的信息搜寻行为会有所不同。当搜寻生活信息时,大学生主要选择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进行搜寻;当搜寻学习信息时,大学生主要选择印刷图书和在线数据库进行搜寻。Allison[16](2015)等研究发现大学生更愿意向父母搜寻有关吸烟的信息,其吸烟习惯也会因此而改变,所以控制好父母传播吸烟习惯的信息源可以更好的教育大学生。研究信息源选择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利于对于信息搜寻行为的研究,并且可以通过研究改变信息源相应的缺点,提高信息源的使用效率。
研究设计
研究目的
研究生处于学术研究初学者到科研工作者的过渡阶段,研究其信息源的影响因素,便于提高其信息搜寻行为的效率,因此以研究生作为了研究对象。研究其信息源选择的影响因素,了解这些影响因素,以达到提高其信息搜寻效率的目的,使其搜寻到更有用的信息。通过研究,有助于提高研究生信息素质和搜寻能力,并为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问卷设计
问卷修正与发放
在设计好初始问卷后,先对部分人进行了试调查,针对他们对问卷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对问卷的格式进行了改正,并修正了一些题项内容。在试调查中,主要是对调查者最近一次进行与课程或者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搜寻情况的调查。询问了其搜寻目的、搜寻途径、搜寻中文或外文信息资源的偏好、不同信息源使用的频率等问题。信息源的类型主要针对搜索引擎、在线数据库、人际资源和印刷版图书进行了调查。以此来探究研究生更愿意使用的信息源,以及影响不同信息源选择的因素。有调查者更愿意使用外文信息资源。因此在信息搜寻情况部分,加入了针对中文和外文不同信息资源调查其频率的使用情况的问题,以此来完善问卷。并在信息意识影响和电子资源使用频率部分加入了一些对于选项的说明,便于调查者更好地理解问卷的问题。本问卷修正后发放了一百份问卷进行了预调查,预调查的成果进行了信度与效度的分析,发现问卷没有存在问题。并且询问了一些填过调查问卷的对象,对一些选项的说明再次进行的补充后,将问卷作为正是问卷继续发放。
研究数据分析
问卷数据来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