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动学习系统教师端(附件)【字数:10008】
摘 要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突破了以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种种限制,智能手机让人们的生活发生着许多不可思议的变化,它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智能化设备的使用,在诸如服务,管理,监测等许多领域使人们在获取和使用数据时变得更加容易。如今,移动学习方面的应用有着良好的前景,基于Android的移动互动学习系统旨在加强学生和教师间的互动。本论文首先对移动互动学习系统进行了背景介绍和国内外现状介绍,然后分别从系统开发环境、系统分析、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测试这几个方面来阐述移动互动学习系统的应用设计过程,本应用使用Java语言设计,主要实现了登录注册、添加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管理、答题记录、退出程序等模块的功能。在设计完成之后,通过对系统测试的结果表明,本系统界面简洁,功能完整,实用价值很高,具有广阔的使用推广前景。关键词智能手机;Android;移动互动学习平台;JAVA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现状 1
1.3 开发环境介绍 2
1.3.1 java简介 2
1.3.2 Android简介 3
1.3.3 XML简介 3
1.3.4 JSON简介 4
1.3.4 JDK的安装 4
1.3.5 Eclipse安装 4
1.3.6 Android SDK的安装 5
1.3.7 ADT的安装 5
1.3.8 创建Android虚拟机 7
1.4 研究内容 7
1.5 主要设计思路 8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8
1.7小结 8
第二章 系统分析 10
2.1 系统可行性分析 10
2.1.1 技术可行性 10
2.1.2 操作可行性 10
2.1.3 经济可行性 11
2.2 功能需求 11
2.3 开发运行环境需求 12
2.4 性能需求 12
2.5 综合需求 12
2.6小结 13
第三章 系统详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设计 14
3.1 概述 14
3.2 设计原则 14
3.3 系统功能结构图 15
3.4 系统流程图设计 15
3.5系统ER设计 16
3.6各子模块详细设计 17
3.6.1登录注册模块 17
3.6.2活动编辑模块 19
3.6.3活动内容编辑模块 20
3.6.4答题分析信息模块 21
3.7小结 22
第四章 系统的实现 23
4.1 系统类图 23
4.2编码实现 23
4.2.1 登录注册模块实现 23
4.2.2 添加教学活动实现 24
4.2.3 教学活动记录管理实现 25
4.2.4 答题记录管理实现 26
4.3小结 27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 28
5.1 测试方案设计 28
5.1.1 测试策略 28
5.1.2 测试流程 28
5.1.3 测试要点 28
5.2 测试结果分析 29
5.3小结 29
总 结 30
致 谢 32
参考文献 33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自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诞生以后,现代信息社会开始了高速发展。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的机遇和挑战,一个国家的信息使用能力也越来越能衡量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了。计算机可以很快捷的进行许多复杂或者大规模的计算,而且错误率极低。同时,依赖于计算机产生的网络技术则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认知和理解,网络技术打破了空间和时间在信息传播上对人们的限制,极大的降低了人类的信息传播成本,同时在效率上却有质的提升。
在计算机和网络成本越来越低的现代社会,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更加凸显出来,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传播信息,获取知识。知识的传播又反过来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在移动设备上使用互联网技术,Android应用如同雨后春笋。Android应用改变了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解决了网络技术在使用上的限制。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指面对面的教学,教学者通过口述和板书来对学习者进行传授学问,并以纸质为媒介或者口头问答来对学习者的认知程度进行了解,在过去几千年来甚至更久远的时间里,人类以此传承了自己的文明。然而,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教学有了很多的根本性改变。尤其当一些渴望学习的人没有时间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无法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时,网络教学应运而生,网络教学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给渴望学习的人更多的机会。
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又给了网络学习更新的体验,移动互联网技术依赖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它可以让学习者随时随地的查看教学内容,即使零碎的时间也可以拿来利用,而没有计算机的高成本,还可以使用更多的零碎时间。由此改变的,更多的人开始更依赖互联网教育而不专注于课堂,所以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变得更为重要了,不仅需要课堂上的互动,课外的互动当然也必不可少。而事实上,市场上这样的移动应用软件可谓少之又少,质量上同样良莠不齐。
1.2 课题研究现状
从上个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就开始懂得利用广播技术来进行远程教育,这成为远程教育的开端。而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严重缺乏教育资源的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整体水平低下,日益不能满足当时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给人们所带来的对知识的渴望。因此,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一些经济略为领先的城市,渐渐有了许多广播教育和电视教育,远程教育在当时还很落后的中国虽然发展缓慢但效果初见。在现在看来,远程教育已变的极为发达,覆盖范围也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或者宣传教育。而现在,远程教育更应该让自己变的有品质,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感悟,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们学习的能力和独立的人格。
根据人类认知的规律,利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接受认知教育,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更为深刻的记忆,从而让学生能够更为高效的进行学习。在现代教育中,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动画中的两个甚至更多个组合起来,凭借图形窗口和触摸技术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即人机交互,这样可以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更高的计算能力和存储数据的能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计算,储存大量文字,声音,视频。这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互联网教育促进了现代化教育的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现状 1
1.3 开发环境介绍 2
1.3.1 java简介 2
1.3.2 Android简介 3
1.3.3 XML简介 3
1.3.4 JSON简介 4
1.3.4 JDK的安装 4
1.3.5 Eclipse安装 4
1.3.6 Android SDK的安装 5
1.3.7 ADT的安装 5
1.3.8 创建Android虚拟机 7
1.4 研究内容 7
1.5 主要设计思路 8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8
1.7小结 8
第二章 系统分析 10
2.1 系统可行性分析 10
2.1.1 技术可行性 10
2.1.2 操作可行性 10
2.1.3 经济可行性 11
2.2 功能需求 11
2.3 开发运行环境需求 12
2.4 性能需求 12
2.5 综合需求 12
2.6小结 13
第三章 系统详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设计 14
3.1 概述 14
3.2 设计原则 14
3.3 系统功能结构图 15
3.4 系统流程图设计 15
3.5系统ER设计 16
3.6各子模块详细设计 17
3.6.1登录注册模块 17
3.6.2活动编辑模块 19
3.6.3活动内容编辑模块 20
3.6.4答题分析信息模块 21
3.7小结 22
第四章 系统的实现 23
4.1 系统类图 23
4.2编码实现 23
4.2.1 登录注册模块实现 23
4.2.2 添加教学活动实现 24
4.2.3 教学活动记录管理实现 25
4.2.4 答题记录管理实现 26
4.3小结 27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 28
5.1 测试方案设计 28
5.1.1 测试策略 28
5.1.2 测试流程 28
5.1.3 测试要点 28
5.2 测试结果分析 29
5.3小结 29
总 结 30
致 谢 32
参考文献 33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自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诞生以后,现代信息社会开始了高速发展。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的机遇和挑战,一个国家的信息使用能力也越来越能衡量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了。计算机可以很快捷的进行许多复杂或者大规模的计算,而且错误率极低。同时,依赖于计算机产生的网络技术则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认知和理解,网络技术打破了空间和时间在信息传播上对人们的限制,极大的降低了人类的信息传播成本,同时在效率上却有质的提升。
在计算机和网络成本越来越低的现代社会,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更加凸显出来,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传播信息,获取知识。知识的传播又反过来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在移动设备上使用互联网技术,Android应用如同雨后春笋。Android应用改变了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解决了网络技术在使用上的限制。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指面对面的教学,教学者通过口述和板书来对学习者进行传授学问,并以纸质为媒介或者口头问答来对学习者的认知程度进行了解,在过去几千年来甚至更久远的时间里,人类以此传承了自己的文明。然而,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教学有了很多的根本性改变。尤其当一些渴望学习的人没有时间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无法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时,网络教学应运而生,网络教学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给渴望学习的人更多的机会。
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又给了网络学习更新的体验,移动互联网技术依赖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它可以让学习者随时随地的查看教学内容,即使零碎的时间也可以拿来利用,而没有计算机的高成本,还可以使用更多的零碎时间。由此改变的,更多的人开始更依赖互联网教育而不专注于课堂,所以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变得更为重要了,不仅需要课堂上的互动,课外的互动当然也必不可少。而事实上,市场上这样的移动应用软件可谓少之又少,质量上同样良莠不齐。
1.2 课题研究现状
从上个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就开始懂得利用广播技术来进行远程教育,这成为远程教育的开端。而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严重缺乏教育资源的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整体水平低下,日益不能满足当时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给人们所带来的对知识的渴望。因此,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一些经济略为领先的城市,渐渐有了许多广播教育和电视教育,远程教育在当时还很落后的中国虽然发展缓慢但效果初见。在现在看来,远程教育已变的极为发达,覆盖范围也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或者宣传教育。而现在,远程教育更应该让自己变的有品质,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感悟,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们学习的能力和独立的人格。
根据人类认知的规律,利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接受认知教育,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更为深刻的记忆,从而让学生能够更为高效的进行学习。在现代教育中,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动画中的两个甚至更多个组合起来,凭借图形窗口和触摸技术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即人机交互,这样可以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更高的计算能力和存储数据的能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计算,储存大量文字,声音,视频。这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互联网教育促进了现代化教育的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wlw/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