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字数:8706】

摘 要网络的逐渐普和完善,让人们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各种活动。而笔者的想法是将互联网与高校资源管理相结合,利用在大学中所学的Java技术实现一个可以实现师生共享的文件管理平台。高校资源管理系统主要针对高校中资源文件的管理。高校校园中使用该资源管理系统不仅给学校的师生提供了服务,更多的是让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了解自己。对高校来说,通过资源管理系统的使用,可以更加便捷地处理学校的电子资源,为学校带来便利。本系统在开发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而且必须进行的就是需求的分析,再到后面的前后端实现,本系统通过实际情况与理论相结合,得出一套可行的开发方案,并对其进行反复的研究,通过Java语言进行开发,使用JSP技术以及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对系统进行开发,到后面完成所有系统的功能并符合需求的标准。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5
1.1 课题开发背景 5
1.2 开发意义 5
1.3 研究内容 5
1.4 论文组织结构 6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6
2.1 B/S架构 6
2.2 Jsp技术介绍 7
2.3 SQL server数据库介绍 8
第三章 需求分析 9
3.1 系统需求分析 9
3.2 用户功能需求分析 9
3.3 系统用例分析 9
3.4 业务流程分析 10
第四章 系统设计 12
4.1 系统设计思想 12
4.2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12
4.3 数据库设计 12
第五章 系统实现 16
5.1 系统实现环境 16
5.2 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实现 16
第六章 软件测试 24
6.1 测试目的 24
6.2 功能测试 24
6.3 测试结果 26
第七章 总结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29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开发背景
二十一世纪不仅仅是高科技涌现的时代,也是信息急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也享受着网络带给自己的便利[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降临,许多大小高校、乃至公司都纷纷开始使用文件管理系统对高校或者公司中的文件资源进行管理。通过文件资源管理系统对公司或者高校的文件资源进行管理,第一可以提升高校的形象。在这个信息时代的大潮当中,如果一个高校连个文件管理系统都没有,那么这个高校只会被看成是过时的高校,没有仅仅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的高校,是无法立足于互联网时代的;第二可以加强高校服务,学生或者第三方需要提供资料给高校或者随时接受高校所分配的任务或者建议都可以通过该高校资源管理系统进行。
1.2 开发意义
通过实现高校资源管理系统,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可以保障系统在进行文件管理方面的完整性,提升文件的管理效率,并能够保证文件在该系统中的正常秩序使得文件管理的功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在采用互联网技术对文件进行管理以后,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管理文件的人力以及物力资源,避免了采用人工进行管理时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错误。在高校资源管理系统项目实施之后,能够使得高校的文件管理提升到新的台阶,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
1.3 研究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对文件管理的需求逐步提升,中国在文件资源管理方面的市场将会被开辟,文件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也定然会成为时代的焦点。在本论文中将对该高校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并且针对高校在资源管理方面的发展这一现状,足以看出文件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的影响。
针对高校这一情况,本人做足了需求功能的调查和分析,给系统设置了三种不同的用户角色,并且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特定功能。
1.4 论文组织结构
本次的开发课题为高校资源管理系统,在该论文中将对论文从以下七个章节进行剖析。
第一章为论文的引言,在本章节中通过对课题开发背景的描述、对系统开发的意义以及系统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
第二章是系统使用的相关技术的详细介绍,该章节主要是对该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用到的各种技术和工具的详细说明。
第三章用来描述系统的需求分析,通过对系统开发情况的调研,在需求方面将从功能需求分析、用例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等方面为论点来证明开发这款高校资源管理系统的价值体现。
第四章是系统的概要设计部分,该章节先对系统中的功能实现进行描述,在后续将系统中的数据库设计等内容进行解析。
第五章是系统的详细设计部分,该章节展示了程序在运行期间的截图、使用说明已经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
第六章是系统的测试部分,主要是在系统设计和实现后对其进行全方面的检测,防止有不必要的错误。该章节将对系统中各个重要的功能模块进行测试,在完成测试后将给出结果。
第七章是系统的总结部分,该章节将会阐述在项目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且在后续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最后针对此系统的开发对未来的展望。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B/S架构
B/S是也被称为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设计体系结构[2]。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出现,是从C/S(Client/Server)模式派生出来的新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安装客户端,只是安装1个浏览器[3]。这种模型的最大优点是快速方便。该模式的用户可以毫无限制地请求和操作数据。但是,这个模型也有明显的弊端。这种模式的数据存取以及动作的前提是,只有在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数据存取以及动作是可能的。计算机一旦失去网络连接,这样的模型就会失去所有功能,容易使整个服务器瘫痪。这种架构的优缺点主要表现在:
(1)维护方便。B/S架构中,需要更新时,不需要像C/S那样更新服务及客户端,在这样的架构中,没有必要完成服务器的更新,对于用户来说,通过在更新完成后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可以看到那个网站的更新状况。性能问题。在性能方面,这种架构在便利方面几乎有了其他模式无法匹敌的优势。只要当前电脑能够对互联网进行访问就可以实现访问和操作。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这种模式的所有功能都得依靠服务器进行处理,当在网页访问实现高并发时,服务器需要承受大量的负载,容易造成服务器崩溃。因此采用这种架构模式对服务器有很高的要求。
(2)开发问题。如果按该模式进行开发,则基本上不需要支持任何产品,开发者必须将重心放在服务器上,将所有的功能放置在服务器上进行处理。在开发过程中,开发者也没有必要花费多余的时间和人力来处理算法以外的事情。但在技术层面上,这种模式仍存在很多不足,仍有很多部分需要改进。
/
图21 B/S架构工作原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52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