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的二维码识别

本文以大众普遍拥有的安卓智能手机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时下流行的二维码应用,利用手机二维码编码和扫描解码原理结合密钥加密技术,在分析不同加密算法和实际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非对称加密二维码的生成识别系统。二维码具有成本低、信息容量大、可加密、可靠性高及信息不可改写等优点。采用二维码为加密信息载体,通过扫描图像方式传递信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涉及二维码扫描识别、生成、加密和解密。
目录
1 绪论 3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4
1.3 应用前景 4
2 相关知识介绍 5
2.1?二维码理论基础 5
2.1. 1 QR码 5
2.1. 2 QR码编码 8
2.1. 3 QR码解码 9
2.2 智能手机功能介绍 9
2 . 3 加密算法介绍 10
3 QR码图像获取和预处理 10
3.1 获取图像 10
3 . 2 自动对焦 12
3.3 图像预处理 12
4 QR码图像的识别 13
4.1 QR码的解码 13
4.2 公钥解密 13
5 QR码图像的加密 13
5 . 1 DES加密 13
5 . 2 RSA加密 14
5 . 3 混合加密 15
6 程序实现和测试 15
6.1 开发运行环境 15
6.2 二维码生成加密 16
6. 2. 1 DES 和RSA加密 16
6. 2. 2 混合加密 16
6.3 运行界面 16
7 结束语 17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基于Android的二维码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张红军
指导教师 伍艳莲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Code Recogni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tion System Based on Android
Student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ng Hongjun
Tutor Wu Yanlian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ublic generally has an Android smartphone application as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 with the popular twodimensional code applications, the use of mobile twodimensional coding and decoding principle combines scanning key encryp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encryption algorithms and practical results on the realization of an asymmetric encryption to generate the twodimensional code recognition system. Twodimensional code with low cost, large information capacity, encryption, high reliability, and information cannot be rewritten so on. Encrypted information using the twodimensional code vector by scanning the imag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de is feasibl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ystem mainly involves twodimensional code scanning identification, generation,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Key words: Twodimensional code; Identification; Encryption; Decryption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Android 本义指“机器人”,同时Android也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推出的基于Linux平台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提供Android手机,基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也层出不穷。二维码在Android平台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地位也更加重要,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可避免。
二维码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容易感染病毒、木马
容易导致恶意扣费
窃取通讯录和银行账号
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访问恶意网站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二维码是在90年代发明的,二维码(dimensional?bar?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1]。
在许多种类的二维码中,常用的码制有:Data Matrix,Maxi Code,Aztec,QR Code,PDF417,Code 49,Code 16K等,QR码是1994年由日本DensoWave公司发明。QR来自英文Quick?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的意思,源自发明者希望QR码可让其内容快速被解码。QR码最常见于日本、韩国,并为目前最流行的二维空间条码[2]。
二维码可以将网址、文字、照片等信息通过相应的编码算法编译成为一个方块形条码图案,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摄像头和解码软件将相关信息重新解码并查看内容[3]。
二维码采用不同的编码规则共有几十种,广泛使用的有45种,目前使用率最好的编码方式为 DM(Data Matrix)和 QR(Quick Response)两种。由于实现二维码的技术很多,各自互不兼容,这样在市场上各自为战,普及率很低,针对此情况国家先后制定了 PDF417 和 QR 两种编码标准[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19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