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gl环境飞行器建模和运动控制的研究与实现(源码)
摘要:随着四轴飞行器技术的发展,为了能够进行更好地观察四轴飞行器的运动特征,本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四轴飞行器进行了运动控制的仿真。首先使用3DMAX对物体模型进行建模操作,然后结合MFC框架和OpenGL关键技术对物体模型和场景进行渲染,再根据四轴飞行器的运动特征建立数学模型,实现对物体模型和场景的参数控制,最后在视图中实时呈现。本文从总体设计、功能开发两方面阐述了实现过程的关键技术。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可以直观地对四轴飞行器的运动特征进行观察,这对于四轴飞行器飞控算法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概述 2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 系统关键技术 2
2.1 OpenGL技术 2
2.2 3DMAX软件应用 3
2.3 运动规则与PID飞控算法 3
3 系统总体设计 3
3.1 系统需求分析 3
3.2 设计类对象 4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7
4.1 应用窗口框架 7
4.1.1 MFC框架初始化 7
4.1.2 添加/结合OpenGL 7
4.2 3DMAX建模与导出 8
4.2.1 多边形建模 8
4.2.2 修改器 9
4.2.3 UVW贴图展开 9
4.2.4 导出OBJ模型 10
4.3 OpenGL渲染模型与环境 10
4.3.1 OpenGL环境设置 10
4.3.2 OBJ模型读入与渲染 11
4.3.3 模型数据处理 12
4.4 辅助观察模块 12
4.4.1 界面显示数值 13
4.4.2 曲线表示运动参数数值变化 13
4.4.3 坐标轴与物体轨迹存储显示 13
4.5 运动控制 13
4.5.1 拟定运动规则 13
4.5.2 添加键盘控制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4.5.3 PID飞控算法实现 14
5 总结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5
基于OpenGL环境飞行器建模和运动控制的研究与实现
引言
优良(15—11分)
一般(10—6分)
较差(5—0)
二、观察、收集、整理、查阅资料及运用数据的水平
优良(30—21分)
一般(20—11分)
较差(10—0分)
三、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优良(20—16分)
一般(15—11分)
较差(10—0分)
四、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化程度
优良(15—11分)
一般(10—6分)
较差(5—0分)
五、毕业论文(设计)总体评价
优良(20—16分)
一般(15—6分)
较差(5—0分)
审查意见、成绩及能否提交答辩:
教务处制表
大学
学院
信息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
论文题目
一、论文选题的价值与合理性
优秀(15—11分)
一般(10—6分)
较差(5—0)
二、论文的难度、工作量大小和创新性
优秀(30—21分)
一般(20—11分)
较差(10—0分)
三、数据资料分析、归纳、概括及运算的能力
优秀(20—16分)
一般(15—11分)
较差(10—0分)
四、文字表达水平、文章的逻辑性
优秀(15—11分)
一般(10—6分)
较差(5—0分)
五、论文写作的规范化程度
优秀(20—16分)
一般(15—6分)
较差(5—0分)
评阅意见、成绩及能否提交答辩:
教务处制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概述 2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 系统关键技术 2
2.1 OpenGL技术 2
2.2 3DMAX软件应用 3
2.3 运动规则与PID飞控算法 3
3 系统总体设计 3
3.1 系统需求分析 3
3.2 设计类对象 4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7
4.1 应用窗口框架 7
4.1.1 MFC框架初始化 7
4.1.2 添加/结合OpenGL 7
4.2 3DMAX建模与导出 8
4.2.1 多边形建模 8
4.2.2 修改器 9
4.2.3 UVW贴图展开 9
4.2.4 导出OBJ模型 10
4.3 OpenGL渲染模型与环境 10
4.3.1 OpenGL环境设置 10
4.3.2 OBJ模型读入与渲染 11
4.3.3 模型数据处理 12
4.4 辅助观察模块 12
4.4.1 界面显示数值 13
4.4.2 曲线表示运动参数数值变化 13
4.4.3 坐标轴与物体轨迹存储显示 13
4.5 运动控制 13
4.5.1 拟定运动规则 13
4.5.2 添加键盘控制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4.5.3 PID飞控算法实现 14
5 总结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5
基于OpenGL环境飞行器建模和运动控制的研究与实现
引言
优良(15—11分)
一般(10—6分)
较差(5—0)
二、观察、收集、整理、查阅资料及运用数据的水平
优良(30—21分)
一般(20—11分)
较差(10—0分)
三、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优良(20—16分)
一般(15—11分)
较差(10—0分)
四、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化程度
优良(15—11分)
一般(10—6分)
较差(5—0分)
五、毕业论文(设计)总体评价
优良(20—16分)
一般(15—6分)
较差(5—0分)
审查意见、成绩及能否提交答辩:
教务处制表
大学
学院
信息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
论文题目
一、论文选题的价值与合理性
优秀(15—11分)
一般(10—6分)
较差(5—0)
二、论文的难度、工作量大小和创新性
优秀(30—21分)
一般(20—11分)
较差(10—0分)
三、数据资料分析、归纳、概括及运算的能力
优秀(20—16分)
一般(15—11分)
较差(10—0分)
四、文字表达水平、文章的逻辑性
优秀(15—11分)
一般(10—6分)
较差(5—0分)
五、论文写作的规范化程度
优秀(20—16分)
一般(15—6分)
较差(5—0分)
评阅意见、成绩及能否提交答辩:
教务处制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