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丸机叶轮热处理工艺分析


目录
引言
此次所选的论文中的抛丸机能够对热处理后产品表面的氧化皮,铁锈,附着物进行清理,去除产品表面的毛刺,对产品进行抛打处理,增加了产品表面的光滑度,使其看上更好的外观,是热处理产品后续工作的重要保障。
而作为抛丸机核心部件的叶轮更是一个磨损件,他的产品的好坏更是影响着热处理工艺的好坏。
一、叶轮的形式和区别
(一)形式
形式:叶轮形式现有两种:双圆盘、单圆盘
(二)区别
双圆盘
优点:抛丸机叶片的受力方式比较好,弹丸的轴向散射方式比较小;
缺点:制造工艺复杂
单圆盘
优点:制造工艺较简单
缺点:叶片的受力方式没有双圆盘的方式好
二、叶轮的主要设计形式与优点
(一)设计形式
现抛丸机主要选择了双圆盘设计方案,让叶片大概伸出了圆盘29mm、这样确保了叶片外径508mm的条件下,同时让圆盘的直径缩小到450mm.。如图21的实物图和22的零件图。

图21 叶轮实物图
(二)优点
1.延长圆盘的寿命。
经大量的实践表明,如果其叶片不伸出叶轮圆盘之外,则其沿靠叶片外轮处,易受到弹丸的冲击,结果必然是该处的严重磨损造成了圆盘的大量报废。 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如果缩小了叶轮盘直径,使其叶片稍稍向外沿伸出一点,那么就可以避免了这种不必要的损坏。
2.减少消耗、增加寿命
减少叶轮合金钢(一般采用40Cr锻钢)的材料消耗; 减轻了圆盘重量(大约减少20%)与缩小回转的半径。

图22 叶轮图纸
三、叶轮的材料选择与作用
(一)选择原因
由于叶轮的耐磨性直接决定了叶轮的寿命与抛丸机的运行成本。为了提高叶轮抗冲击磨损能力,不仅要求材料有较高硬度,而且应该拥有足够韧性; 因此,抛丸器叶轮都必须使用高耐磨材料制成。 而抛丸机易损件叶轮一般都采用锻造件,因为叶轮工件比较特殊,因此采用锻造成型件。
(二)叶轮的材料
现国内外对抛丸机叶轮的材质大多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用的都是40Cr、GCr15
(三)Cr在材料中作用
Cr在材料中主要起了决定工件碳化物类型,随着 Cr增多,其碳化物形式仿佛经历网连续减少变化过程, 而其基体上的不连续分布的碳化物才是其需要的组织类型。
(四)作用
C是决定其碳化物的主要因素,随着碳元素的含量增加,导致了其韧性的降低,其硬度和耐磨性随之增加,为了兼顾耐磨性和硬度,其C含量务必控制在1.8%2.8%。
四、热处理工艺的制定
(一)工艺过程
去应力退火→淬火→回火→后期热处理→校正→检验。
抛丸机的叶轮主要为锻造件,因此材料主要为40Cr、GCr15。下面就用GCr15材料举例,介绍下工件热处理工艺。
具体工艺如下:
1.预先热处理
由于锻造件本身的特殊性,所以锻造件在锻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十分容易开裂。因此在热处理前必须进行一次去应力退火,防止开裂并细化锻造过程中所产生的不稳定的组织
前一个小时先进行加热,然后在热处理炉中进行四五个小时的保温,保温过后将工件随炉冷却。
2.淬火工艺
抛丸机叶轮锻造件经过预先热处理工艺后,就要进行淬火工艺。首先需要将随炉冷却的去应力退火工件取出,放入淬火炉中。一般淬火工件的温度达到860摄氏度到880摄氏度,具体的保温时间需要视淬火炉中的工件的大小和工件尺寸进行决定。在保温后,需对工件进行冷却,一般选用淬火油进行冷却。
3.后期热处理
由于淬火时,工件内外的冷却速度不一致,工件内部有一定的内热向外传送,产生了热量差,这样会引起工件,开裂。因此必须进行后期热处理,对工件进行加热,使工件内外热量保持一致性,这样就能消除工件开裂的情况。
最后,用清洗油对工件进行清洗后,送入校正,检验车间进行最后的技术检验,以备发货。
(二)热处理中常见的缺陷和防护措施
1. 淬火开裂
在工件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工件淬火开裂是一种常见现象,它对工件机械性能、使用寿命等等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热处理工件的淬火开裂问题的讨论、预防是提高热处理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等拥有重大意义。?
淬火裂纹为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强度所发生的开裂现象。?
裂纹现象:工件表面的裂纹呈现断续、串联等分布,而断口处有淬火油或者盐水痕迹,表面无氧化色,且裂纹两侧处也无脱碳等现象。
(1)淬火开裂的原因
①人为、淬火工艺的不当等因素
②材料的管理不当:把高碳钢、高碳高合金钢当作低碳钢或中碳钢来使用; 采用水淬,或淬火液的选择使用不当; 甚至把有的淬火油中混入了水,促使工件的冷却速度不均匀等。
③淬火加热的温度比正常高,或者工件在高温环境下保温的时间比较长,引起了工件的内部晶粒粗化、组织过大、晶界弱化等现象。
④冷却不当。工件在Ms温度以下被快速冷却,由于组织内部的应力过大而引起工件的开裂;淬火后由于工件未及时进行回火处理,因此工件内部显微裂纹在淬火的应力作用下形成了宏观的裂纹;淬火后由于工件产生的应力不平衡,虽然未使工件开裂,但在后来机加工或者搬运的过程中,工件受外力过大,因此造成了开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jscl/29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