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压机调试与故障分析

【】冷、热压机是电感成型所使用的的重要设备,其所用到的模具能够精准地对产品原材料成型,其误差不超过0.04mm,是现代中国电子元器件中最尖端的产品之一。 本人在华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主要负责电感产品成型工序,包括对冷压和热压设备的操作调试维护,结合理论知识,利用测量仪器,汇集数据,分析问题点,采取措施来解决产品正常运作过程中的异常点。
目录
引言 1
一丶产品概述 2
二、冷压机概要 3
(一)冷压机原理 3
(二)冷压机的调试机构 4
(三)冷压机生产中常见问题点 6
三、热压机概要 7
(一)热压机原理 7
(二)主要的参数调整 9
(三)热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点 9
四、冷、热压实际调试中的误差问题 10
(一)冷压与热压相关联的厚度问题 10
(二)垫片在热压模具中产生的误差问题 10
五、冷、热压机的异常实例分析 11
(一)热压后厚度误差过大 11
(二)热压后本体超宽 13
(三)异常分析总结 14
总结 15
谢辞 16
参考文献 17
引言
冷压与热压是电感制作过程中的最必要的一个工序,因为二者皆是负责电感的成型,冷压是将铁粉与线圈紧密压合在一起,而热压则是凭借着高温,将粉材中的胶类溶解,然后冷却压实的过程。
二者即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原理和操作都比较明了,一摸就会;难点则是对于产品的把控。这两站紧密相连,其所产出将直接涉及到电感的特性(感值、饱和和DCR)。所以在日常实验过程中,特性,则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特性OK,即满足顾客需要,才会进行量产。
冷压是热压之前的一步,冷压所涉及到的大多紧密与热压相连,即产品的好与坏,优与良,都是由热压之后的产品决定。因为热压是成型的最后一步,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冷压的问题不会轻易去处理。即,热压的优先级高于冷压。
热压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只有热压之后的产品才会涉及到特性,冷压是选择性把控质量,而热压则需要全面把控。
本文将结合自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实践经验,并与理论结合具体论述。其涉及到机密一块,将利用本人编撰的数据,加以论述。
一丶产品概述
电感主要用于现代数码产品上面,如手机、电脑,汽车等等,现代电子产品的兴起,使得电子行业利益颇丰,所以电感在这种高利润竞争的环境下,为提高本公司的竞争力,使电子产品性能更加优越,正朝着体积更小、质量更好、感值越高方向发展。 如图11,是电感产品实物图。

图11 电感产品

图12 电感简图
如图12 是电感产品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二、冷压机概要
(一)冷压机原理
冷压机的作用是依序将导线架(即电极)、线圈以及粉材放入固定空间下,施加压力使电感初步成型。如图21所示,是冷压机的实物图。

图21 冷压机

图22 冷压模具
冷压模具如图22所示,铁粉通过冷压机在冷压模具中作用,机台动作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入料:将线圈放在中模上,粉材在经由送粉器送入中模内部;
2.成型步骤:上冲下降,慢慢压入穴窝;
3.中模跳动:中模开始跳动,目的是将穴窝中的粉材均匀分布在线圈周围;
4.收料:跳动停止,上冲上升,取出冷压成品。

图23 冷压模具剖视图
如图23 是冷压模具剖视图,是模拟上冲、下冲以及中模线圈互相作用的原理图。
(二)冷压机的调试机构
1.压力(超压/低压):用内六角扳手将上冲升高/放低,即可调整压力;

图24 电极调整
2.电极调整(偏A/偏B):如图24所示,是电极调整机构,原理是中模被迫下降或上升,即对导线架以下或以上部分产生影响;
3.填粉量调整:如图25所示,是填粉量调整机构,原理是调整下冲位置,与中模的相对位置,二者之间产生的穴深的大小;

图25 填粉量调整
以上三要素相互影响,不仅如此,三要素分别对产品的特性有着紧密关系;例如:压力超过(填粉量不变),则电极偏A,厚度变薄,感值上升;填粉量过多(压力不变),则压力超,电极偏B。
(三)冷压机生产中常见问题点
1.A、B面破皮:即A、B面不平整,检查冲头是否粘有异物,或者是冲头磨损,如是冲头磨损,观察情况是否严重,不严重则镜面抛光,严重则降面,即将表面磨平抛光。
2.送粉不均:即压力不稳,设备作业时的压力都有严格规定,一般误差不超过0.04T,如若起伏过大,则会造成产品厚度偏差过大,影响良率;遇到这种问题,主要是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a.模具消磁:因为我们主要的材料是铁粉,所以在模具未消磁的情况下,很容易铁粉吸附在上面无法落下,造成压力不稳。
b.上模盖与中模之间夹有异物:如图22,由于中模与上模盖之间总是来回运动,故很容易进入杂物,致使上模盖与中模之间产生缝隙,在铁粉下落的过程中,部分进入缝隙中,导致压力不稳。
c.粉材材质问题:粉材是由无数微小颗粒构成,其中最优良的粉材颗粒大小基本一致,而有些粉材由于未保管好,大量小颗粒凝结在一起,形成大颗粒,这种大颗粒在送粉时,很容易造成送粉不均,遇到这种情况,建议换粉。

图26 冷压模具上模盖平面图
3.漏粉:如图26所示,送粉装置依次平移过穴窝,将粉材送入穴内,漏粉则很有可能是送粉装置地面不平,导致与上模盖表面产生缝隙,导致漏粉;当然,也有可能是上模盖高于周围机构表面/低于亦或是有间隙,导致送粉器通过不畅,引起漏粉,解决方式则是把机构不水平部分调成统一水平面,如图26所示,是上模盖俯视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dq/63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