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憩承载量的国家步道规划研究以雪霸国家公园武陵游憩区为例
目录
摘要 5
关键词 5
Abstract 5
Key Words 5
1文献综述 6
1.1 步道历史起源 6
1.2 步道分类标准 6
1.2.1分类依据:海拔高度(台湾) 6
1.2.3分类依据:路程距离(台湾) 7
1.2.4分类依据:使用对象作 (台湾) 8
1.2.5分类依据:困难度(台湾) 8
1.2.6 以经营管理及设施需求作为分类依据(台湾) 10
1.2.7美国国家公园步道分类依据 11
1.2.8欧洲的步道分级标准 12
1.2.9日本自然公园步道分级标准 12
1.3 国家步道系统 13
1.3.1国家步道系统定义(台湾) 13
1.3.2美国国家步道系统 13
1.3.3欧洲步道系统 13
1.4 本研究中步道分级的基本依据——游憩承载量 14
1.4.1游憩承载量的定义及类型 14
1.4.2游憩承载量种类 15
1.4.3游憩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冲击 16
2.项目规划 17
2.1项目概况 17
2.1.1规划范围 17
2.1.2森林、植物资源 17
2.1.3动物资源 18
2.1.4气候 18
2.1.5地形 18
2.1.6地质和土壤 18
2.1.7交通概况 18
2.1.8设施现况 19
2.1.9土地使用现况分析 20
2.1.10现有道路状况 21
2.1.11各路段游客量统计情况分析 23
2.1.12历年进入生态保护区游客人数变动分析 24
2.1.13游客量详细分析-季节变动(2013年度) 24
2.1.14社会心理调查表 24
2.2规划目标 28
2.3规划理念与原则 28
2.3.1以生态保育为先的理念 2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 2.3.2保全与利用兼具的规划原则 29
2.3.3资源、使用者、经营管理三项度的评估指标 29
2.4设计的依据 29
2.4.1相关法令、计划、规划及工程 29
2.4.2游憩承载量分析 30
2.5 规划内容 32
2.5.1管制区步道层级调整 32
2.5.2流量控制 32
2.5.3步道层级规划 33
2.5.4步道职能规划 33
2.5.5健行步道增设 33
2.5.6步道分类 33
2.5.7步道铺装讨论 34
2.5.8步道设施改进计划 34
2.5.9接驳巴士设置计划 34
2.5.10紧急救护系统 35
2.5.11登山学校构想 35
2.5.12门票第三方管理制 36
3.总结 36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图
图1 规划目标 38
图2 规划原则 38
图3 规划流程 39
图4 规划方法 40
图5相关概念补充 42
图6 武陵地区的发展史 42
图7规划范围 43
图8雪山东线步道范围 43
图9武陵四秀步道范围 43
图10非管制步道范围 44
图11场地与景点分布关系 44
图12场地与周边交通岗关系 44
图13土地使用现况 45
图14公共厕所分布 45
图15停车场分布 45
图16住宿设施分布 46
图17宾馆、露营地住宿整理 46
图18山屋、营地住宿整理 46
图19杉林步道现状照片 47
图20赏鸟赏蝶步道现状照片 47
图21茶园步道现状照片 48
图22赏鸟步道现状照片 48
图23武陵路现状照片 49
图24桃山瀑布步道现状照片 49
图25露营区步道现状照片 50
图26高山植物园步道现状照片 50
图27武陵四秀步道现状照片 51
图28雪山东线步道现状照片 52
图29 自然环境现状分析 52
图30地质分布情况 52
图31 游客量统计情况分析图 53
图32历年进入生态保护区游客人数变动分析图 54
图33非管制区游客量季节变动分析(2013年度) 55
图34管制区游客量季节变动分析(2013年度) 55
图35登山客游憩活动调查分析 56
图36登山客环保意识调查 56
图37登山活动同行人数调查分析 57
图38游客性别调查分析 57
图39游客年龄组成调查分析 57
图40游客受教育程度调查分析 58
图41游客个人平均收入调查分析 58
图42游客可支用消费额度调查分析 58
图43游客居住环境调查分析 59
图44 高山导游证持有调查分析 59
图45游客婚姻状况调查分析 59
图46重游意愿调查 59
图47游客目前居住地调查分析 5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jgx/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