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融合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音乐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高中音乐教学不仅可以陶冶高中生的情操,同时还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将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以此加强对高中生的素质教育.笔者针对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剖析,并提出了,希望深化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的认识,做到音乐知识的教学.音乐能力的培养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关键字:高中;音乐教学;德育教育;有效策略;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陶冶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使命意义.而德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思想品德的重要教育.高中阶段,学生们思想单纯.可塑性大,为符合其身心发展要求,需要教育者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的思想.因此,应该对音乐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德育教育有效地融合其中,以此实现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让学生们鉴赏美.理解美.表现美的基础上,充实学生们的精神生活,使其在思想上得以启迪.认识上得以提高.一.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结合现阶段社会以及教育事业的要求,具有目的性地对学生实施的一种思想方面.政治方面以及道德方面的教育,学生通过认知.感悟.亲身体验,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二,基本道德修养教育;第三,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第四,心理健康教育等.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并非是从属关系或者包含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是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注意的是,任课教师需要把握好融合的程度,绝不可以将音乐教学课堂变成德育教育课.在音乐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有其独特的融合方法和手段.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该紧跟背景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创新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方式,以此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缓解高中生学习压力的同时培养高中生的音乐素养和道德修养.二.高中音乐教学融合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高中音乐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学科,在音乐教学中,任课教师不仅仅需要传授高中生有关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还需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加强对高中生人格.道德.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在陶冶高中生情操的基础上,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培养高中生的道德修养.高中音乐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难以取代的,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能够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并且音乐教学本身就具有启迪高中生智慧.促进其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三.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学校并没有全面地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而逐渐将音乐教学边缘化,弱化了音乐教学对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不断深入,高中音乐教学逐渐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但是在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部分任课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融合认识得较为片面,一味地重视德育教育的融合,而忽视了音乐教学的实质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未能够结合音乐教学内容合理地融合德育教育,喧宾夺主,从某个角度来看,音乐教学完全成为了德育教育的课堂.四.(一)以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为重要基础,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在高中音乐教程中的音乐作品,均具有积极的思想和较强的正能量,这也为德育教育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充分结合音乐教学的内容,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以此在陶冶高中生情操的基础上,引发高中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将各地方的民歌与当地风光.民风特点.生产生活方式等联系起来,使学生们对不同区域的音乐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多维度地加强对知识的学习以及发自内心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另外,任课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地区昔日景色的图片或者视频,以此与现阶段的城市景象形成对比,这样学生便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祖国的发展与进步.其中醇厚的中原韵一课,沂蒙山小调这一音乐作品的歌词歌颂赞美了沂蒙山的美丽景色,教师可以将此作为德育教育融合的切入点.首先,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山东齐鲁大地的沂蒙山风光,并配上沂蒙山小调这一音乐,以此促使高中生直观地认识和感受家乡的美丽景色,充分调动高中生视觉与听觉感官,从而有效地激发高中生对家乡的热爱志之情,进而强化高中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高中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已经逐渐发展成熟,看待事物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因此,高中音乐教师不可以将自己的想法直接强加给高中生,而是应该通过音乐教学内容作为切入点,引导高中生亲自去感悟和体会,促使高中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家乡的美好景色,从而激发高中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二)加强音乐实践,渗透德育教育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3.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该结合高中生的这一特点,加强音乐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们自身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地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突破以往音乐教学受课堂的局限,组织高中生走出教学课堂,增强高中生的真实感受,这样不仅有助于强化高中生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养.例如: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歌剧艺术一课时,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这一音乐作品歌颂的是战斗胜利后人们的喜悦心情以及赤卫队员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排演歌剧片段,排练前可以引领学生搜集作品资料,对作品进行充分剖析,在排演过程中对不同角色人物特点的把握,促使高中生切实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聪明才智以及大无畏精神,从而使得高中生对革命先烈产生崇敬之情,以此进一步加深高中生对这一音乐作品的印象.(三)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创作时代,丰富德育教育素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引导高中生去理解和感悟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这样不仅有利于德育教育的融合,同时还有利于高中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在对高中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创作时代,以此加强高中生的情感感悟,并丰富德育教育的素材.例如: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时,让学生在感受京剧美的同时,升华对国粹艺术的民族认同感以及自豪感.除了介绍梅先生在京剧发展过程中的卓越功勋,还要让学生了解他塑造的一系列艺术形象:有反抗压迫的渔家姑娘,有追求爱情自由.敢于和邪恶势力搏斗的坚强女子,更有赤胆忠心的巾帼英雄,等等.还有梅先生在抗战期间,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人演出,这种高尚的品格与大无畏精神都应作为拓展内容,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对时代的深挖介绍,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的融合,同时还有利于加深高中生对作品的理解.结语综上所述,高中音乐学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地将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以此充分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高中生音乐素养的基础上,注重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加强对高中生道德修养的培养,以此为高中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释1曾宪东.简析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渗入德育教学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J].长江丛刊,2018(21):29.2张黎蕊.德育教育,路径实现——高中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新课程(中学),2018(04):247.3任建萍.德如影随形,育润物无声——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究[J].北方音乐,2017(14):196.4李潇婧.谈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德育的有机渗透——以李叔同和他的学堂乐歌一课为例[J].中小学音乐教学,2017(02):13—1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xzjq/4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