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毕业设计选题(基本原则和方法)
电大毕业设计是对电本科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综合检测,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全面训练和提高.它是电大开放教育学生集中性实践环节的主要形式,是电本科生完成学业必须要跨过的门槛.电大论文写什么,即选题,是写好电大论文的关键之关键.本文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例,谈谈电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的原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则与方法,以期对电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写作有所启示与帮助.一.电大论文选题要有意义.毕业设计的意义包括社会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两个方面.社会现实意义指论文所涉及的问题是社会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有助于解决这些存在的现实问题.如有学生写谈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纠正,虽是老生常谈,但该生能从新的角度进行整理和归纳,结合了自己的体会与认识,能对别人纠正错别字产生启发和帮助,这无疑是有社会现实意义的.有学生写现代汉语中遗留的古汉语现象,对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的古代汉语特有的若干语言现象进行了归纳剖析和整理.例如:请问的请(表敬副词),相帮的相(指代性副词),好歹.兄弟(偏义复词),自信.自卫.自尊.自爱(宾语前置),殉国.殉情(为动用法),等等.又有学生更缩小范围,专谈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对成语中存在的古汉语特有现象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归纳.这些剖析整理对于我们今天准确地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中的古汉语遗留现象是很有帮助的,当然也是有社会现实意义的.也有些论文,看起来对社会现实生活影响不大,但自有其学术价值.如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简析(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28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对吾和我在十三经中的用法进行了穷尽式的量化剖析,得出的结论是:应摒除吾.我是一对变格的看法,它们的差别是词义本身的差别,我强调与其他人称的对立,吾则有属于我的的意味.尽管这个结论是可以继续探讨的,但论文的剖析与提出的观点对推进这一问题最终圆满解决无疑是有较大的学术价值的.当然,如果能够把这两种价值结合起来,选取既有社会现实意义又有学术价值的来写,是最好不过的了.有位学生发现电大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教程对语法剖析的若干问题存在分歧,该生写了电大〈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教程语法剖析比较若干题,提出剖析语法现象应依据语言的结构形式.此类选题,对电大教学直接有裨益,又自有其学术价值.二.电大毕业设计选题要有新意.有新意,即论文中有别人没说过的东西,有属于自己的发现和理解.新意是一篇论文的价值所在,如果一篇论文中全是别人说过的东西,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新意,可以是论述的内容有新意,或者是提出的观点有新意,或者是阐述的角度有新意,或者是用来论述的材料有新意.内容有新意.社会在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涉及新事物的选题肯定是有新意的.例如,网络文刍议.简析网络语言等,都是容易写出新意的.修辞现象词汇化:新词新义产生的重要途径(载训练413页),抓住了社会上涌现的新的词语或词语的新的意义这一重要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探究,从新词词义中发现了修辞现象的词汇化这一重要的规律,从内容到观点都给人全新的感觉与启示.观点有新意.有些文章论述的问题是一个老的问题,但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新意.典型的例子如推敲的推敲.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是贾岛接受了韩愈的意见而从推和敲两字中定夺的.韩愈认为敲为好,理由有二:一是用敲有响有静,响静结合,产生音响美;二是僧一般较有修养,深夜不会乱推别人的门.而推敲的推敲一文对这一推敲的佳例提出异议,认为推好,因为一敲树上的鸟不就飞走了吗,第一句就不成立了.角度有新意.即对同一问题,选择某些特别的角度,仍然可以写出新意.北大温儒敏教授曾举过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他说,曹禺探究已经相当充分,但不等于像曹禺这样的着名作家的课题就不能做了.这些年有些年轻学者和本科生就选择某些特别的角度,仍然将曹禺探究推向前进了.如有的运用精神剖析法剖析曹禺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与创作实践,有的集中剖析雷雨悲天悯人的主题,有的专门探究曹禺戏剧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出走模式及其特殊的意义,有的探讨曹剧的时代艺术,有的专门赏析曹剧诗意特征形成的原因,有的探究几十年来曹剧演出的历史,有的比较剖析曹剧的各种修改版本,等等.这些选题范围不大,但角度新颖,能够在某一点上把曹禺探究引向深入.材料有新意.如果在内容.观点.角度等方面均不能出新,但能选择一些与别人不同的.属于自己的材料作为论据来加以论证,也能产生新意.如有些写教学论文作为毕业设计的同学,论述的识字.阅读.写作等方面的教学方法是别人已有过的,但能选择一些自己在亲身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独特的生动典型实例来加以论证,给人以真实感和某些新鲜感.三.电大论文选题要有特色.特色就是独特的东西,就是与众不同之处,在某种意义上讲,特色也是一种新意.特色包括许多方面,这里说的特色主要是指地方特色.在选题时,如果能选取一些当地的或者与当地有关的文化.文学.语言现象来进行探究,一般与别人不会雷同,也自有其独特的价值.以浙江台州为例,历史上的不少文人骚客与台州有渊源,或留下足迹和诗篇,如杜甫与台州.李白与天台山.骆宾王与临海.戴复古与黄岩,等等.在现代,有许杰的乡土文学.陆蠡的散文.被鲁迅誉为台州式硬气的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的小说.朱自清写台州的散文,等等.就是在当代,玉环籍的叶文玲自不必说,黄岩郑九蝉和椒江钱国丹的小说.椒江刘长春的散文.临海龚泽华的儿童文学,等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有的毕业设计就以上某一作家作品进行探究.还有的学生就台州方言进行了探究,写出了台州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台州方言的词汇特点.台州方言形容词级的表示法.这些论文虽不一定有多少深度,但对于继承和宏扬当地的文化文学传统,加强当地的文化建设,自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四.电大毕业设计选题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毕业设计写作的最大驱动力.兴趣驱动一个人如饥似渴地去阅读.去追求.去积累.去发现,去享受智慧的乐趣.要把写作论文的过程看作是完成一件艺术作品的过程,作品的每一部分都应该认真地构思.刻画和打磨,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一个人智慧运用的结果,是一个人智慧生存的体现,这样才有可能写出真正优秀的论文.我们要重视兴趣因素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相对而言,各人的兴趣总是有所侧重的.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有人爱好文学,有人喜欢琢磨语言,有人擅长对文学理论的探索与思考.同是爱好文学类的,又有的喜欢古代文学,有的喜欢现当代文学,有的喜欢外国文学.同是爱好现当代文学的,有的对鲁迅感兴趣,有的对茅盾感兴趣,有的对曹禺感兴趣.有位同学受母亲影响,从中学开始就接触张爱玲的小说,读完了张的全部作品,也积累了张爱玲的不少评论资料,在反复阅读中有了自己的体验,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于是在做毕业设计时就写出了较为优秀的论文也谈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主义意识,这篇论文的成功,兴趣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五.电大论文选题要有能力.1.写小.这里说的能力是指驾驭选题的能力,主要是从探究的大小是否适中的角度着眼的.由于时间.条件.水平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于电大本科生毕业设计来说,最好量力而行选择比较具体的小,这样便于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容易收集材料,有利于深入剖析.广征博引,把问题谈深谈透,这就叫小题大做.从我们几届论文指导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来看,这可以说是选题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写小,要学会删题.在论文写作中,删题就是删去一个大中的其他相关问题,逐步缩小选题的范围,最后把全部探究和论证都集中到一点上.例如,下面这串的递减过程就是一个删题过程:鲁迅创作论---论鲁迅小说---论呐喊---论呐喊的艺术特色---论呐喊人物描写艺术,最后得到的才是对电本科生来说比较适合的能够驾驭的.让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选题调整过程.有位同学开始写的论文是谈比喻,谈了比喻的特点.比喻的要素.比喻的类别.比喻的运用等,结果虽面面俱到,但泛泛而谈,每个问题都谈得不深不透,没有超出教科书的内容,论文毫无价值.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删去其他内容,最后把选题限定在比喻的运用一点上,也就改为比喻的运用,结合自己学生的作文实际(该生是位小学教师),列举了比喻运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论述了比喻运用中应注意的若干方面.文章虽没有高深的理论,但内容充实,例证具体生动,颇具说服力.这是选题由大到小的一个成功的范例.再来比较两篇选题一大一小的论文.有位同学写的是浅析李白咏月诗的意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除非是早有准备,否则要在几个月内写成论文,不是抄袭别人的,便是以偏概全,其失败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另一位同学的选题是姜夔的咏梅词的思想和艺术,姜夔的词现存84首,其中咏梅的有28首,遍读这84首,细读这咏梅的28首,这对电大本科生在两三个月内完成应该是力所能及的.结果该同学结合姜夔的生平与思想,剖析概括出了姜夔咏梅词思想内容和艺术上的若干特点,写出了比较成功的论文.一败一成,选题的大小是其中重要的决定因素.2.写自己熟悉的内容.这是有能力的第二层含义.自己熟悉的内容,比较能够驾驭,写起来比较能得心应手.一般来说,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应是自己的工作.电大开放教育本科的学生都是在职业余学习的,因此,我们在论文选题指导时,提倡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来选题,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自己实际工作中去,这样的选题比较容易成功.例如,在报社工作的学生写了新闻语言的情感表达,在电影院工作的学生写了谈大众化语境中的电影文化,在街道文化站工作的学生写了我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在地名办工作的学生写了临海市地名的文化内涵,等等,都写得比较成功.许多当教师的电本科生选择了教学论文,这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我认为是应倡导的,因为这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不过在写教学论文时要强调一点,一定要结合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现出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运用,而不能写成纯粹教学管理和空泛的教学方法的论文.
则与方法,以期对电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写作有所启示与帮助.一.电大论文选题要有意义.毕业设计的意义包括社会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两个方面.社会现实意义指论文所涉及的问题是社会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有助于解决这些存在的现实问题.如有学生写谈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纠正,虽是老生常谈,但该生能从新的角度进行整理和归纳,结合了自己的体会与认识,能对别人纠正错别字产生启发和帮助,这无疑是有社会现实意义的.有学生写现代汉语中遗留的古汉语现象,对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的古代汉语特有的若干语言现象进行了归纳剖析和整理.例如:请问的请(表敬副词),相帮的相(指代性副词),好歹.兄弟(偏义复词),自信.自卫.自尊.自爱(宾语前置),殉国.殉情(为动用法),等等.又有学生更缩小范围,专谈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对成语中存在的古汉语特有现象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归纳.这些剖析整理对于我们今天准确地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中的古汉语遗留现象是很有帮助的,当然也是有社会现实意义的.也有些论文,看起来对社会现实生活影响不大,但自有其学术价值.如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简析(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28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对吾和我在十三经中的用法进行了穷尽式的量化剖析,得出的结论是:应摒除吾.我是一对变格的看法,它们的差别是词义本身的差别,我强调与其他人称的对立,吾则有属于我的的意味.尽管这个结论是可以继续探讨的,但论文的剖析与提出的观点对推进这一问题最终圆满解决无疑是有较大的学术价值的.当然,如果能够把这两种价值结合起来,选取既有社会现实意义又有学术价值的来写,是最好不过的了.有位学生发现电大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教程对语法剖析的若干问题存在分歧,该生写了电大〈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教程语法剖析比较若干题,提出剖析语法现象应依据语言的结构形式.此类选题,对电大教学直接有裨益,又自有其学术价值.二.电大毕业设计选题要有新意.有新意,即论文中有别人没说过的东西,有属于自己的发现和理解.新意是一篇论文的价值所在,如果一篇论文中全是别人说过的东西,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新意,可以是论述的内容有新意,或者是提出的观点有新意,或者是阐述的角度有新意,或者是用来论述的材料有新意.内容有新意.社会在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涉及新事物的选题肯定是有新意的.例如,网络文刍议.简析网络语言等,都是容易写出新意的.修辞现象词汇化:新词新义产生的重要途径(载训练413页),抓住了社会上涌现的新的词语或词语的新的意义这一重要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探究,从新词词义中发现了修辞现象的词汇化这一重要的规律,从内容到观点都给人全新的感觉与启示.观点有新意.有些文章论述的问题是一个老的问题,但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新意.典型的例子如推敲的推敲.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是贾岛接受了韩愈的意见而从推和敲两字中定夺的.韩愈认为敲为好,理由有二:一是用敲有响有静,响静结合,产生音响美;二是僧一般较有修养,深夜不会乱推别人的门.而推敲的推敲一文对这一推敲的佳例提出异议,认为推好,因为一敲树上的鸟不就飞走了吗,第一句就不成立了.角度有新意.即对同一问题,选择某些特别的角度,仍然可以写出新意.北大温儒敏教授曾举过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他说,曹禺探究已经相当充分,但不等于像曹禺这样的着名作家的课题就不能做了.这些年有些年轻学者和本科生就选择某些特别的角度,仍然将曹禺探究推向前进了.如有的运用精神剖析法剖析曹禺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与创作实践,有的集中剖析雷雨悲天悯人的主题,有的专门探究曹禺戏剧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出走模式及其特殊的意义,有的探讨曹剧的时代艺术,有的专门赏析曹剧诗意特征形成的原因,有的探究几十年来曹剧演出的历史,有的比较剖析曹剧的各种修改版本,等等.这些选题范围不大,但角度新颖,能够在某一点上把曹禺探究引向深入.材料有新意.如果在内容.观点.角度等方面均不能出新,但能选择一些与别人不同的.属于自己的材料作为论据来加以论证,也能产生新意.如有些写教学论文作为毕业设计的同学,论述的识字.阅读.写作等方面的教学方法是别人已有过的,但能选择一些自己在亲身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独特的生动典型实例来加以论证,给人以真实感和某些新鲜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xzjq/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