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好新闻传播学硕士论文(优秀硕士生导师自述)

我指导的硕士论文有不少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和校级优秀论文,因此被学校评为卓越导师和优秀导师,有一些关于新闻传播学论文的指导经验和心得与老师.同学们分享和交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一.做好探究的前提不少同学向我请教如何写好论文,我认为真正的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你探究成果的自然呈现.也就是说首先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要考虑如何做好一个探究,论文只是一种呈现方式而已.我认为做好探究要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有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探究者的必备.二是要有好心态,做探究是很辛苦的事,我主张快乐学术.1.具有问题意识写论文先要做探究,做探究先要有问题可探究.所以说写论文从看论文开始,做探究从找问题开始.那么,问题从何而来?不是老师给你,而是你自己去思考去寻找.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现:从社会实践中找,理论就是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东西;从传媒发展中找,传媒发展尤其是当今转型面临各种问题;从理论盲区中找,就是前人没有探究过或探究不够的地方;从认识误区中找,通过剖析批判可以发现认识中存在问题;从横向比较中找,可从同类事物的不同中发现问题和规律;从纵向梳理中找,在历史的发展和变迁的拐点上找到问题;从学术争论中找,不同学术观点争鸣可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问题分为真问题与伪问题.大问题与小问题.新问题与老问题.我们要找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真问题就在不断的拷问和追问中获取,就在不断的探讨和争辩中聚焦.做探究要有求异思维和批判意识,不迷信权威,不轻易相信,不盲目接受.当你的问题不停地找到,又不断地得到解答,那么在哪些不能得到满意答案的地方或许就有值得去做探究的选题.2.恰当的选题选题就是一个要通过做探究来回答的有价值的问题,定选题也是一个寻找问题探讨问题的过程.在找选题过程中有些同学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一是把探究对象看作探究问题.常常有同学这样问,这个东西还没有人探究过,可不可以探究?其实他说的往往是探究对象而不是问题,没有人探究它也许说明这里面并没有值得探究的问题.二是不少同学是凭兴趣去做探究,不管有没有真问题,是否值得去探究.学习要取长补短,探究要扬长避短.探究者要根据自身条件.学科时代.拥有资源等因素来确定自己的选题.选题过大是探究生的通病,有的选题可以写一部书,如我国……发展探究.此类选题往往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缺少可行性或可操作性,比如你要做实证探究却缺少实地考察的必备条件.或者你要做某一领域的探究却没有相关学科的理论积淀,临时抱佛脚的话,很难做出成果.对于在职探究生,往往有很强的行业工作思维,很容易把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操作问题拿来作选题,此类选题只能写成业务报告和工作总结.因此,既要立足行业更要超越行业,以客观中立的立场,以学术眼光来寻找其中的理论问题.什么是好的选题?着名数字家华罗庚说过要探究有生命力的数学.我鼓励同学们探究有生命力的新闻传播学,鼓励探究生勇于理论创新,不惧怕难度大的选题.当然根据个体情况力求难度适中.另一方面,探究生要把大课题细化为可以具体操作.保证完成的小,小题大做易写深写透,要避免大而空.因为探究生的学习时间有限,硕士学位论文3万字容量有限,能够将一两个问题说清楚,有新意就很不错了.3.正确的探究方法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不妨按这样的逻辑推进:学科--领域--视角--对象--问题.学科是科学探究的门类,下面可细分为探究领域.探究领域不一定比学科小,如广播电视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探究领域.媒介批评.电视批评是一种探究视角,电视节目可以是一个比较大的探究范畴,我们可以选择某一类型或典型节目为探究对象.探究对象不等于探究的问题,问题往往隐藏在探究对象之中.新媒体和突发事件是最容易让同学们掉入探究的陷阱,因为在做此类探究时,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此类问题已有无数探究,你有可能做重复劳动;另一种是你还没有做好相关理论准备,用老办法来探究新问题.我在探究生论文答辩中就发现,用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经典理论来探究新媒体,大多力所不逮.好的选题,我认为有两个标准,一是真问题,二是有价值的问题.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二者必有其一.那么如何入手?下面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案例一:网络电视探究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电视以其互动性.可选择性以及强大的个性化服务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为了能够了解网络电视用户的使用情况,探究影响用户对网络电视选择和使用的因素,将以美国学者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为理论支撑,运用实证探究的方法,描绘网络电视用户的结构特征,建立网络电视用户的行为模型.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网络电视的现状剖析,确立了将网络电视用户的使用行为作为探究对象.重点论述网络电视的受众,从网络电视受众的概念及特征入手,进而归纳出关于网络电视受众的行为特点.总体上,将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样本的个人因素和创新的特征因素,个人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身份属性.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创新本身的特征因素包括节目内容的丰富程度.画面清晰度.视频流畅度.操作界面的难易程度.广告弹出数量.广告持续时间和节目的更新速度.最后对网络电视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点评:这是探究的对象,不是探究的问题,很容易写成业务总结.案例二:如何做好媒体微信公众号此貌似提出了一个探究问题,这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不是一个可以探究的学术问题.首先问题很大,这是许多问题的集合;其次不是一个理论问题,它是探究运营实务,而非探究运营中面对的理论问题.比如传统媒体与公众号是两类不同的媒体,传播方式不同,媒介形态不同,如何转换或融合?我们可以从不同学科视角对这里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切入口要小一些.例如:传播学:从信息传播到关系传播--论媒体公众号的传播变革或以XX公众号为例;社会学:论媒体微信公众号中的双重嵌入;传媒经济学:媒体对接平台的实证探究--以媒体微信公众号为考察对象.除此之外,我还有四点心得与大家分享:(1)学习要取长补短,探究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学科和专业优势来做探究.(2)新闻学是文科里的工科,传播学是文科时的理科.关注现实,超越现实,不断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和理论水平.(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探究在学科的交叉或边缘处较易取得突破,跨学科探究是一种发展趋势.(4)探究需要探讨和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多与导师探讨,多与同学和其他老师交流,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寻师问道.二.如何做好一个探究1.开题与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是探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重要环节.在与导师的深入探讨,与同行(不仅是身边的人,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建立自己的学术圈)的广泛探讨之后,你就可以找出一个选题,但这个选题真的可以做吗?如何能把它做好?此时就需要一个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会的功能就是把关和把脉.在探究生开题报告过程中,导师组提的意见越多越细越好.探究生开题报告通过后,还要根据导师组提出的意见修改完善论文开题.文献综述很重要,它是整个探究的基础,我认为有以下要求:(1)文献综述要有逻辑,一边陈述别人的观点一边剖析,一般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剖析,同时还要交代这几方面的关系.(2)文献综述涉及到重要文献时,要交代基本观点,经常看到学生罗列了一大堆文献,罗列的依据是什么,文献综述的价值是要告诉大家这些文献说明什么.(3)每一部分文献综述,具体文献出处要注明,一般需要脚注,注明文献来源,间接引用需要注明文献来源,直接引用需要注明具体页码,一般两种文献呈现都要适当考虑.(4)文献综述要尽量完整,国内外的文献要适当考虑周全,这样才能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谈问题,思路就不一样了,切勿轻易地说什么还是一个空白.除了强调学术积累和文献综述的重要性,还要有学术视野和学术敏感,它决定你能否找到好的选题并能很好地完成这个探究.开题时不要花太多时间在细枝末节上了,具体内容以后写作的时候还可能要调整,具体到章节就可以了.2.确定探究思路问题是探究的价值基点,概念是探究的逻辑起点.所以首先要找一个真问题.好问题,以及抵达问题的方法路径要合理和科学,这个非常重要.有两点值得注意:(1)关注现实(问题/现象),但必须思考理论问题,而不是套一个理论,经常有同学说自己要找个什么理论,千万别被理论绑架了,是我们对现实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上,只有从理论上才能很好地诠释和概括,所以才要思考理论.(2)对策性探究要用数据和方法支撑,拍脑袋谈对策是不行的.不仅要自圆其说,还要有足够的说服力.关于探究思路的具体要求有:(1)要交代探究命题成立的合法性,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探究问题成立,问题性到底在哪儿,不要到最后答辩的时候,老师说你这个问题是一个伪命题.(2)探究思路不是说你要分几部分来论述,然后每一部分探究什么,而是要说明白我为什么从这几个部分来谈,每一部分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这个要交代清楚.(3)探究思路即论文框架设计,在开题时应完成总体设计,在写作过程可以进行局部设计,但最好不要进行大的修改.如果推翻重来也就说明原定思路有问题,开题工作没做好.但也有另一种情况,原来的思路是对的,但写着写着就走歪了,那就是写作的问题了.除了上述的具体要求以外,探究思路还需要有创新性要求,即明确指出你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创新,这个一般要结合前文文献综述中的结论来谈,一般需要一二三明确指出来,哪些方面创新了.3.论文写作探究生论文主要有三类:课程论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课程论文主要是作学术训练,目的是培养探究意识和学术规范;学位论文分描述性与论述性两种,用于探究生的综合训练和学术评价,论述性论文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探究成果;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则是体现最新探究成果,是呈现新观点新发现的理论创新.学术论文是科学探究工作者以理论的形式表述自己科学探究的创新成果,公开发表或宣读.学术论文与一般杂文.理论文章的不同点就在于科学和创新.学位论文是要通过答辩和专家评审并授予相应学位的学术论文.探究生学位论文首先是写给老师看的,要经得起学者的审阅和检验.学位论文的核心在创新,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自己的材料来充分论证自己的创新观点.学位论文完成初稿后,最好冷处理一段时间.一方面交给导师看,提出指导修改意见;一方面利用这段时间考博.找工作.继续读书探究,还可将学位论文拆成小论文发表.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又有新的思考和收获.到最后正式提交论文前,或者在预答辩之后,静下心来认真修改论文,这样才能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将论文修改好,精益求精,不留遗憾,顺利通过答辩并力争取得好成绩.此外,写论文要从看论文开始,要多读论文读好论文,还要会读论文,研读论文的三种方式:学习知识型.批评探讨型.启发探究型.4.学术规范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学术规范的内容涵盖以下三个层面:(1)逻辑层面,主要规范逻辑思维与创造性等方面的内容;论文各章节之间要有一个递进的逻辑关系,形成一条问题链,不要采用教科书的写法,前后章节只是并列关系.(2)方法层面,主要规范探究的路径.边界与方法等;问题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法,而不是反过来.同时要注意问题的边界,把问题探讨限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3)形式层面,主要指文本规范,包括文献索引.引证出处.参考书目.注释体例等.探究要讲学术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是科学性.但任何一种极致离荒谬只一步之遥,任何东西强调过头了也会有问题.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不能代替原创.有的一万多字的论文可以有100条以上的引文.不妨做个试验:将文中的引文全部抽去,还剩下什么?再将转述的话删除,还只剩下什么?三.探究方法和方法论探究方法是新闻传播学探究生的核心竞争力.探究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找到合适自身的方法和路径.这里说的方法有3个层面,狭义的层面是作为剖析工具的探究方法,如内容剖析法;广义的方法包括什么是可以探究的问题,怎样设计一个回答问题的探究计划,用什么方法搜集和剖析资料,怎样从资料中提出对问题的解释,怎样阐明自己的发现并把它表述出来等.最高层次的就是哲学层面的方法论,它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在此我着重谈后两个层面的方法.1.方法论方法论的自觉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从方法论层面来看,探究新闻传播用什么方法呢?科学的结论通常用两种方法来保证其有效性:要么由经验事实(尤其是数据)予以支撑,要么由逻辑推理予以保证.探究方法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剖析,可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受美国实证主义的影响,新闻传播学探究加强实证探究,这是好事,但也会走进另一个极端.我参加一次传播学硕士论文答辩时发现,有的同学的实证探究虽然做了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剖析,但却感觉是做了一个毫无价值的东西.新闻传播学探究的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简单生硬地使用一种探究方法来探讨和剖析某一问题往往是力不从心的.人文科学回答为什么?,社会科学回答是什么?,应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当代学术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基本现实:一是没有哪一个学科,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任何一个重大社会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实现学科进步,越来越多地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也就是说,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依存度在加强.正是这两个现实,是学科之间的对话.交流不但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必须.(1)因此,跨学科探究和系统探究的方法日益显得重要.2.探究方法时常有些同学还在尚未确定选题时就跟我探讨探究方法,试图通过探究方法的优势而确保论文的品质,这是一种为方法而方法的做法.探究方法的选取应该是为探究选题度身定做的.不要过分关心方法,重要的是某探究有没有意思,逻辑是否成立,经验根据是否充分可靠,结论是否有助于社会变革的思考和对策.一般而言,分为实证探究和个案探究.(1)实证探究实证探究主张探究真实的世界,有别于语词构成的概念世界或由信条构成的理论世界.实证探究是可以凭借经验感受和验证的方式,有别于概念界定和演绎的方法,运用特定探究所必备的多学科知识,努力追求功能性和因果性,理解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进而有助于人们审慎但有效地改造世界.实证探究也完全可能做得不好,同样可能毫无学术意义,同样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探究假问题,仅仅是把概念或意识形态争论演绎成所谓实证探究.因此,所谓的实证探究,不是以方法来界定,或者是以概念来界定,而是要看这个问题是不是有意思,是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不要以为实证探究只有定量剖析,它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探究方法.量化探究主要是回答是什么,而质化探究主要回答为什么.当然,质化探究对于样品的选取十分严格,如果能够辅助其他探究方法,可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差与片面.量化探究同样面临挑战,一是假设和取样,二是对数据的解读,对结果的解释.(2)个案探究在国内外学界,问卷调查成为主流探究方法;个案探究方法则备受批评.在各种批评意见中,代表性问题成为个案探究方法遭受最多批评的问题.例如,人们常常发出疑问:对单个个案的探究,能有代表性吗?能有多大的代表性?个案探究的结论怎么能推论到总体?可以说,个案探究的代表性问题是国内外社会学界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其实所谓代表性属于统计调查探究的问题,主要是指在概率意义上样本能否估测总体的特征(谢宇,2006;彭玉生,2011).因为没有涉及大数现象,个案探究无从谈及这一问题,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个案探究的意义就限于其本身,探究者都试图走出个案(2)像统计调查探究一样,个案探究最终呈现的结果也是一项知识,这一知识是否有意义在于它能否增加新的认识,即能否促进知识的增长.知识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知识增长也包括两个方面:扩充对经验事实的认知与提出新的理论见解.个案探究如何能获得对更大范围事实的认知?如何能获得更具一般性的理论概括?即个案探究能否获得超过个案适用范围的知识?这是个案探究始终要面临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超越性问题,也是个案探究的典型意义所在.在社会学/人类学的探究脉络中,三种探究取向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深具影响,它们分别是费孝通的社区探究.格尔茨的深描说和布洛维的扩展个案法.对超越性问题的处理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将个案视为整体中的部分,探寻事实层面上通过部分认识整体的途径;一是着眼于个案探究的理论意义,试图通过个案进行理论启发或检验.探究方法是为探究服务的,没有一种探究方法是可以轻而易举取得效果.思辨推理需要很强的理论功底,实证探究不仅要求数据采集和剖析的严谨,还要有解释力和说服力.往往单一的探究方法难以解决问题,可以采用多种剖析工具相结合的方法,如定量探究加深度访谈,个案探究为主,比较探究为辅.我们要充分认识各种探究方法所能和所不能,了解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才能把它用对用好.此外,除了史学探究之外,文献剖析一般不能算是一种探究方法,它是探究前必须做的文献综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xzjq/338.html

好棒文